•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我国学者揭开1.4万年前南极冰盖退缩之谜!
...・通讯》上发表。南极冰盖在末次冰消期,约1.8万年至1.1万年前,曾发生过几次快速退缩的过程。这个过程为什么会发生?科学家又是如何知道1万多年前,南极冰盖的状态的?面向过去的研究,又为什么能够指导未来?为什么...……更多
章鱼DNA揭示:南极冰盖或将崩溃
...不同地点图奎特章鱼的DNA分析表明,这两个种群在大约12万年前就混合并交换了DNA。这是地球历史上的最后一个间冰期,当时的温度与今天相似。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只有当西南极冰盖不横亘在中间,以及整个大陆相对开放的...……更多
南极进入“冰川时代”前是什么样子?英国科研团队:曾是有山川河流的家园
...人员指出,这个神秘冰下世界的历史似乎可以追溯到1400万年前,甚至可能超过3400万年前,在南极洲进入极度冰冻状态之时。至此,相信不少人会好奇这片神秘地带有没有生命存在过,在被冻结前会不会也是一个气候宜人的地方...……更多
极地科考未来如何继续“破冰”
...500米的冰层,目前在南极钻取的最古老冰芯或可追溯到500万年前。极地冰盖由逐年的降雪积压而成,就像时间胶囊一样,封存着以百万年计的大气样本和微生物及植物孢粉样本,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而在参与地球活动这方面,...……更多
焦点访谈:极地考察 探索无极
...索无极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今天(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填补了中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习近平总书记致信表示热烈祝贺,指出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4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极地...……更多
科技力,世界瞩目!我国已成为国际南极研究不可或缺的力量
...的科学研究成果。40年来,我国基本上创立了独立自主的南极考察研究科学体系。前不久,在中国南极长城站站区,来自俄罗斯别林斯高晋站的科考队员前来交流访问。他们参观了长城站实验室,对冷冻高速离心机、水下机器人...……更多
中国完成南极冰盖“环”国际合作计划航空调查
...鹰601”固定翼飞机顺利在中山冰雪机场降落,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成功完成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南极冰盖“环”行动组(SCAR RINGS)国际合作任务,填补了东南极我国中山站至比利时伊丽莎白公主站之间冰盖沿岸的关键数据...……更多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国际合作“环”计划航空调查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获悉,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日前圆满完成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南极冰盖国际合作“环”计划航空调查任务。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冰雪与气候变化研究所研究员崔祥斌介绍,在中国...……更多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上海4月10日电题:在南极“冰盖之巅”仰望苍穹新华社记者张建松、孙青取得丰硕考察成果的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10日凯旋。记者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获悉,在这次考察中,考察队员在我国南极昆仑站...……更多
震撼!在南极“冰盖之巅”仰望苍穹
本文转自:新华社取得丰硕考察成果的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10日凯旋。记者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获悉,在这次考察中,考察队员在我国南极昆仑站成功安装并运行一台近红外望远镜。在南极“冰盖之巅”,这台“不怕酷寒、不...……更多
南极大陆频现极端气温,18.3℃高温曾创纪录,人类真的危险了
...其它岛屿地带、大洋彼岸,人力最早的足迹可以追溯到3.5万年前,澳大利亚的土著就是那时候过去的。有人居住的地方气候都比较适宜,南极洲没有人类居住,最大的原因是和其它大陆距离遥远,另一个原因就是十分寒冷。南极...……更多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理工大清洁能源系统在南极发出第一度电拟实现不间断零碳供电 本报讯 12月18日,从太原理工大学传来好消息,太原理工大学孙宏斌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风—光—氢—储—荷”清洁能源微系统,12月14日下...……更多
...20日报道 法国《解放报》网站8月13日刊登了题为《为什么南极洲冰盖融化关系到我们所有人》的文章,作者是阿奈·莫兰。内容编译如下:由于气候紊乱,南极大陆经历了迅速甚至不可逆转的剧变。尽管荒无人烟,且人们日常生...……更多
“雪龙”号凯旋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有何收获?
...号停靠在青岛奥帆基地码头。新华社发2月6日拍摄的中国南极秦岭站。新华社发 在雄浑悠长的汽笛声中,参加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的“雪龙”和“雪龙2”号船,于2023年11月1日从上海启程,踏上为期5个多月的科考征程。2024年4月1...……更多
南极冰盖下发现古河流地貌
来源:科技日报据新一期《自然·通讯》报道,南极洲东部冰盖下发现了古代河流侵蚀地貌。大陆尺度的冰消退已有至少1400万年没有触及到新近发现的这一地貌,但随着预计的气候变暖,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改变。这些发现增...……更多
...23日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不管世界减少多少碳排放,南极洲一处很大的关键区域基本上也注定会“不可避免地”融化。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英国南极考察处的海洋学家凯特琳·诺滕说,虽然全部融化需要数百年时间,并慢...……更多
...考留下的“勋章”。今年3月,张楠刚刚结束2023—2024年度南极科考任务回到国内。这是他第6次带队参与中国南极科学考察。“因为要在南极夏季作业,所以每次都是10月底出发,次年3—4月返回,一待就是近半年。”张楠说。“...……更多
海冰锐减 北极经历120多年来最暖夏季
...深色地表形态,吸收更多太阳热量,加剧当地气候变化。南极冰盖融化可能在全球产生连锁反应 在地球的另一端,南极冰盖也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最新报告称,南极冰盖在2011年至2020年间流失的冰量比2001年...……更多
...自主研发的极地深冰下基岩无钻杆取芯钻探装备,穿透东南极545米冰盖,成功获取冰芯及冰下基岩。吉林大学科研人员张楠、宫达、刘昀忱是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成员,圆满完成科考任务后三人于近日返回长春。上述成果...……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教职工党支部——敢为人先逐梦极地科考(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本报记者 丁雅诵《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8日 第 07 版)经历了5个多月的低温、烈日与大风...……更多
...安芷生院士团队联合国内外多位专家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南极冰盖生长和相关的海冰扩张在触发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中的关键作用,为深入理解中更新世以来北半球冰盖的快速扩张提供了重要机制。全球变暖背景下,北半球冰盖和...……更多
8000年前的南极冰核告诉我们:当时发生了失控的事情
根据一项新研究显示,科学家通过研究一块来自南极大陆西部的近700米长的冰核发现,大约8000年前,南极西部冰盖短时间内发生了急剧缩小。这提供了当时南极洲冰川迅速流失导致海平面飙升的首个直接证据。冰核是地球大气...……更多
最新报告:地球三极冰盖冰川物质过去20年损失量超7.68万亿吨
...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冰川物质呈现损失状态,2001-2020年,南极冰盖、格陵兰冰盖(北极)和青藏高原冰川物质损失量分别为26390亿吨、47390亿吨和3060亿吨,相应的损失率分别为1320亿吨/年、2370亿吨/年和150亿吨/年。1月5日,全球生态...……更多
新华全媒+|我国将在南极钻探麒麟冰下湖
...华网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获悉,我国将在南极钻探一个冰下湖,正在开展的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中,内陆考察队员已成功进行实地探路。据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冰雪与气候变化研究所研究员姜苏介绍,这个冰下...……更多
...通过新气候建模模拟显示,在未来高排放场景下,至2150年,南极和格陵兰冰盖预计会使全球海平面升高约1.4米。如果全球气温上升超过工业化前水平1.8°C,预计将出现不可逆的南极海冰损失并急剧加速海平面上升。该论文称,本次研究...……更多
...:新华社新华社堪培拉5月29日电(记者岳东兴)澳大利亚南极科学卓越中心日前发布公报说,该机构参与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受全球变暖影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南极洲部分地区周围的深海洋流已减缓30%,这导致全球深海氧气...……更多
中国南极“第5站”要来了!
11月1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征,踏上为期5个多月的科考征程。本次考察最突出的亮点是建设罗斯海新站。新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第3个常年考察站,是我国在南极的第5个考察站,也是首个面...……更多
为什么要建新科考站?将会怎么建?一文了解
来源:极目新闻南极新科考站效果图。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供图11月1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从上海启航,计划于2024年4月返回,历时5个多月。本次考察将重点实施3船(“雪龙”号、“雪龙2”号...……更多
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成功测定全年空天观测
...消息,据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官方消息,日前,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昆仑站首次开展了近红外天文观测及近地空间环境全时段监测,成功测定了昆仑站全天空的近红外天光背景等关键数据,为昆仑站开展全年空天观测...……更多
南极的新发现:科学家发现神秘“巨物”,直径达56公里!
在南极洲那片寒冷而神秘的大陆上,科学家们最近发现了一件令人惊奇的事物:一个巨大而神秘的物体,直径竟然达到了56公里!这个发现不仅引发了全球科学界的震动,也引起了人们对于南极这片冰雪世界更多未知秘密的浓厚...……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10月31日下午,海淀区相关领导看望慰问见义勇为人员王宇、黄树焘,对他们在危急时刻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的高尚品德表示崇高敬意
2024-10-31 21:42:00
这两天,一段老鼠在餐厅后厨的蒸笼上啃包子的视频,再次触动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心,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视频是隔着玻璃拍的
2024-10-31 21:42:00
文/六神磊磊、烟雨一今天文章的素材来自新书《历史的照妖镜》,一则很深刻的关于打工人给领导背黑锅的故事。公元260年,三国时代的魏国发生了一件大事——皇帝造反了
2024-10-31 21:42:00
中新社上海10月31日电 (高志苗)“今年进博会,我们不仅要展示新的产品,还要与产学研同仁,包括上下游合作伙伴进行互动
2024-10-31 21:55:00
中新网北京10月31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企业出海已经从单一的产品出海,转变为产业出海、供应链出海、品牌出海以及文化出海等多元化出海模式
2024-10-31 21:56:00
中新网广州10月31日电(王华 李艳)广州市政府官网31日发布《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关于优化调整巡游出租汽车运价的通知》(简称《通知》)
2024-10-31 21:56:00
中新网北京10月31日电 (记者 高凯)今年是被誉为“京剧第一科班”的富连成社创办120周年,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纪念富连成社创办120周年座谈会
2024-10-31 21:56:00
中新网北京10月31日电 (记者 刘育英)“2024 Web3.0创新大赛”启动会30日召开,此次大赛聚焦关键技术应用落地
2024-10-31 21:56:00
全民创作文化故事!“宝藏含山”原创剧本征集活动开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探秘凌家滩,聆听远古文明的回音;漫步蓼花洲,品味岁月沉淀下的运漕古镇;寻梦褒禅山
2024-10-31 22:04:00
多事之秋,似乎是人到中年最真实的写照,这是人生中极具不确定性的一段历程,每个普通的个体都站在命运的转折点上。如果说在事业与子女问题上
2024-10-31 22:12:00
养老机构要评星啦!最高的五星+全青岛不超5家!
10月30日起,《青岛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办法》施行。根据《办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等级评定依据相关标准组织开展
2024-10-31 22:15:00
原告在人行道行走,其间突然转身回走,后面正常行走的被告来不及躲闪二人相撞。后经检查,原告右股骨胫创伤性骨折,双方就赔偿数额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2024-10-31 22:18:00
中新社约翰内斯堡10月31日电 据非洲开发银行官网报道,该机构近日批准两项贷款,注资南部非洲绿色能源建设。一项为在赞比亚建设的一座25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站
2024-10-31 22:26:00
中新社北京10月31日电 题:再忆京剧“第一科班”——纪念富连成社创办120周年座谈会举办中新社记者 高凯今年是京剧“第一科班”富连成社成立120周年
2024-10-31 22:26:00
海口一涵洞内发现一名出生不久男婴 警方介入调查
南海网10月31日消息(记者 王康景)10月31日,有群众报料称,10月30日晚,海口市龙桥镇逢考村附近,有村民发现了一名出生不久的婴儿
2024-10-31 2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