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李倓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肃宗李亨赐死了自己的第三个儿子,建宁王李倓,这是唐朝皇室斗争中,著名的冤案之一。从历史记载看,李倓的死似乎是受到李亨宠爱的妃子张良娣(后被李亨册封为皇后)的陷害,《新唐书·肃宗废...……更多
李亨继位:唐朝内部叛乱与权力斗争的转折点
...下的势力。更为重要的是,那些跟着李亨的人,都是九死一生,他们也想要个荣华富贵,也想名正言顺地成为新君主的左膀右臂。一方面是因为形势需要,一方面更是因为属下急不可待的眼神,推着你往皇位上走,不做都不行,...……更多
...陵(今陕西省醴泉县东北18里的武将山)。人物评价肃宗一生颇有波折:在初生之日,即险遭不测;幼年、少年时代,又耳闻目睹了皇宫内院的纷争与倾轧;成年之后,他眼见大唐帝国由繁荣昌盛转向衰落。在他个人的政治历程...……更多
唐朝王爷李倓为何被唐肃宗赐死
...压环境中长大。李倓年轻时期的生活没有太多记载,他的一生要从安史之乱说起。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唐玄宗李隆基携眷仓皇逃出长安,逃往巴蜀。在逃亡过程中,李亨试图摆脱李隆基,去他处自立,但又...……更多
李亨苦等十八年称帝,最后却大业未竟,抱恨终天
...又是如何把生米煮成熟饭的呢两篇文章我们讲过,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的上位是非常不容易的,不仅如此,他的守成之志也同样是时运不济,大业未竟,抱恨终天。首先,来之不易的太子之位。直到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多
虎毒不食子?不一定,盘点历史上那些冷血帝王
...谨小慎微,所以先贬为庶人,随即不久同时被杀。唐肃宗李亨又是一个女人想掌权,追求权力的阴谋。也不知道唐朝是不是收了什么诅咒,还是就那么巧合恰好一群残暴无情的人凑到了一起,从李世民开始,这个王朝就充满了无...……更多
李辅国:从卑微宦官到唐朝权臣的崛起之路
...却未曾做出有功于国的实事,自己倒是过完了专权擅政的一生,却留下了千疮百孔的大唐,正是有如此奸害,大唐的盛世才不在的吧。 ……更多
安史之乱中的权力更迭:唐肃宗李亨的崛起与唐玄宗李隆基的退位
公元756年7月9日,人过中年的李亨在心腹近臣的陪同之下,北上灵武,随后在心腹近臣的拥护之下,在灵武城的南门城楼登基称帝,史称“唐肃宗”,而将身处四川的老父亲唐玄宗李隆基推尊为太上皇,并派侍从快马加鞭去往四...……更多
李亨真的是个懦弱胆小的人吗
...死,无奈之下,李隆基根据无嫡立长的原则,让长子忠王李亨继任太子之位。在李亨为忠王之时,他便将兖州韦元珪之女纳为妾,成为太子之后,韦氏便成为了太子妃。后来一位姓张的女子被选中召入东宫,册封为张良娣。虽然...……更多
唐肃宗李亨的妻子张良娣弄权,贤良亲王含冤而死
张良娣是唐肃宗李亨的妻子,邓州向城人,她的祖母窦氏,是唐玄宗母亲昭成皇太后的妹妹。在安史之乱刚刚爆发时,李亨随父亲逃离长安,张良娣当时也跟着丈夫一起出逃,在逃难的路上,张良娣十分地照顾李亨,两个人患...……更多
李亨与安禄山的斗争:唐朝的复兴与危机
唐肃宗李亨(公元711—762年),景云二年9月3日生。初名嗣升,后几经改名∶浚、玙、绍,34岁时改名章。他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三子。母杨氏。他在\"安史之乱\"、\"马嵬驿兵变\"后唐玄宗西逃时,为百姓所留,北上至灵武(今...……更多
李辅国与张皇后本是盟友,为何反目成仇?
...速衰落。面对此种乱局,唐玄宗李隆基避走成都,唐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开始了出兵平定战乱和收复河山的进程。当时唐朝国土上不但面对着安史之乱大军的肆掠,朝廷内部也是政治斗争频繁,以至于在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更多
唐朝奇才李泌的一生:一生历经四帝辅佐三帝,古之能及者寥寥无几
...其太子太傅,赐礼加等,和汾阳王郭子仪同等葬遇。李泌一生历经四帝(玄宗、肃宗、代宗、德宗),辅佐三帝(肃宗、代宗、德宗),顾及一帝(顺宗),古之能及者,寥寥无几。 ……更多
李隆基的悲喜人生:开创盛世与晚景凄凉
...寡欢的李隆基独自一人在太极宫离世,结束了他这传奇的一生,此后不久,李亨也相继离世。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眼中,李隆基少年时候便是天纵之资,后来拨乱反正,更是将唐王朝推到了最为繁华的盛世,李隆基无疑是个有魄力...……更多
高适支持肃宗,李白支持永王最后结局如何
...隆基入川,擢升为谏议大夫。所以,高适虽然是文人,但一生与军旅相伴。李白,其家世不详,一说与大唐皇室同宗。但不管怎样,其少年天才则是肯定的,同时好剑术,喜游侠,二十四岁便开始了“仗剑走天涯”之路。李白并...……更多
唐代宗:当不了历史明君我就当痴情皇帝
...;在唐王朝所有皇帝中,唐代宗可以算是最累的一位了,一生忙碌都是在给爷爷和父亲收拾残局。戎马生涯,战乱时期让他同娇妻分离,寻找皇后十年未果,终日郁郁寡欢,痴情了一生。登基后,面对内忧外患,百废待兴的局面...……更多
...对小姨爱情很深,对她的一家非常照顾。天宝年间,肃宗李亨还是太子时,被宰相李林甫欺负得非常狼狈,为了自保,被迫与自己的发妻太子妃韦氏离了婚。张氏便在此时被选入了太子东宫,成为孺人。史载,张氏“辩惠丰盛”...……更多
...人会因此怀恨在心,他日得志,便会灭了我满门。郭子仪一生谨慎,由此可见一斑。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遇到面容丑陋的人千万不能笑话人家,会遭来杀身之祸。不得不佩服郭子仪认人之准。卢杞和李隆基身边的李林甫一样...……更多
张良娣:唐朝后宫的权力斗争与安史之乱的见证者
...母亲昭成皇太后的妹妹,血缘关系颇为复杂。然而,她的一生却因为安史之乱的爆发而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变故。当安史之乱刚刚爆发时,唐肃宗李亨随父亲逃离长安,而张良娣也选择了与丈夫一同躲避战火。在逃亡的艰辛过程中...……更多
唐玄宗年过76了,儿子唐肃宗为何还送给他100名宫女
...时期之一。然而,玄宗晚年,沉迷于丝竹享乐,开始了他一生中最悲哀和苦难的时光。他曾经深爱的杨贵妃,因为安史之乱而被迫自杀,让他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痛。后来,玄宗继续逃亡,太子李亨却选择带兵杀回长安,并在武...……更多
她贵为皇后,儿子和孙子都是皇帝,自己却没有享过荣华富贵
...太皇太后,为沈珍珠立衣冠冢葬于唐代宗陵墓中。沈珍珠一生颠沛流离,身份高贵却没有享过一天福,最后的结局更是成了千古之谜。 ……更多
唐肃宗为什么不立张皇后的儿子为太子,却立庶子李豫?
...在嫡子之上?01、张皇后是怎么和唐肃宗共患难的唐肃宗李亨当太子的时候,皇后张氏只是一个良娣。李亨的原配太子妃出身京兆韦氏,史称“韦妃”。有一次,太子李亨出游,和韦妃的哥哥韦坚见了一面。随后,韦坚又去见了...……更多
唐朝后期不立皇后是为什么,从什么时期开始不立的?
...民、高宗李治、中宗李显、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肃宗李亨都是有皇后的(高祖李渊的妻子窦氏死在丈夫称帝之前,后来李渊就没立皇后,而是追封妻子为后)。而李豫原名叫李俶,是肃宗李亨的庶长子,宫人吴氏所生(4年...……更多
2022-12-17 17:38皇后,时期
揭秘李隆基:晚年被太监欺负,一代帝王的悲歌
...,在阴暗潮湿、破败不堪的太极宫中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一生功过,身边的环境就是最好的写照。 ……更多
李辅国杀张皇后唐肃宗为何不阻止呢
被杀的是张皇后,她在李亨还是太子时被选为良娣,因此又被称为张良娣(以下我们就一直称呼她“张良娣”)。(张良娣剧照)张良娣出身于世宦大家,容貌艳丽,身材丰腴,且极为伶俐善言,因此得唐肃宗李亨专宠。然而太监李...……更多
2022-12-24 14:47:00唐肃宗,张皇
她很有政治野心,还特别不孝顺,最后被废为庶人处以极刑
张皇后,是唐朝皇帝唐肃宗李亨的皇后。她是个极有政治野心的女人,而且还是个很不孝顺的女人。为什么要这么说她呢?说她有政治野心,那么她的政治野心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张皇后特别向往前代的武则天、韦皇后,急于...……更多
李泌是如何在动荡的年代里展现非凡智慧和胆识的
...?如果你对此有所疑虑,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泌的传奇一生,看看这位被誉为\"誓当王者友\"的一代奇人,是如何在动荡的年代里展现非凡智慧和胆识的。奇童现世在开元十六年(728年)的一个春日,六岁的李泌被召入长安城。这...……更多
李隆基:一位帝王的悔与憾
...人对权力的渴求超过生命本身?一位执着于皇位的帝王,一生挣扎在权力的旋涡无法自拔。李隆基,这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君主,与他那些为争夺皇位与自己的骨肉亲人反目成仇的经历,至今仍让人震惊和扼腕。...……更多
永王之乱:李白卷入政治漩涡的开始
...的安史之乱中,长安失陷,玄宗李隆基出逃蜀中,而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大唐帝国就这样迎来了政令最为混乱的时候——躲到四川的老皇帝,还有在灵武的新皇帝,他们的命令前前后后发来,各自都有矛盾冲突,大唐的天下此...……更多
究竟是怎样的女子,值得先后四位皇帝举全国之力去搜寻
...么会封崔氏为正妃?因为在那时,正是李俶的老爸,太子李亨最艰难的一年。这一年里,太子妃、太子良娣一族被冤杀、流放,可想而知东宫情况有多凄惨,东宫地位多么地岌岌可危。崔氏作为太子长子的广平王李俶,这时无论...……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如果扶苏当上皇帝,秦国的命运将会如何
秦国的灭亡,很大程度源于胡亥和赵高等人的“作死”,但如果立扶苏成功继位,真的可以使秦国避免短期内灭亡吗?我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2024-06-22 11:51:00
秦始皇如果不统一六国,秦国还会不会早亡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国2000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可以说对于中国古代的贡献是很大的
2024-06-22 11:50:00
朱元璋求见范蠡后人,为何要他当女婿
明朝是我国史上为数不多的由农民出身的人实行大一统的朝代。明朝的开国皇帝身份卑微,却拥有非凡的胆识。他很会判断实势,还善于用人
2024-06-22 11:48:00
如果商鞅在其他国家进行变法能成功吗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在秦国进行变法,之后的事情我们都知道。秦国因为这次变法国立极大地增强,之后不断的兼并其他国家,最终统一六国
2024-06-22 11:51:00
自从1127年北宋灭亡之后,张邦昌曾今在金人的威胁下做了一个月的假皇帝,虽然说当皇帝能够要风得风,但是他本身是不愿意的
2024-06-22 12:01:00
为何秦国能够从边陲小国、弱国,发展到能够一举荡平天下
在公元前二二一年,秦王嬴政经过艰苦卓绝的灭国战争,终于灭掉六国,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皇帝,史称秦始皇。将周室衰微以来,天下群雄割据
2024-06-22 11:52:00
魏征和李世民这一对臣子,相处的模式非常有趣,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相爱相杀,但是李世民又离不开魏征。作为凌烟阁的24功臣之一
2024-06-22 11:56:00
除了识人有误之外,魏征还犯了一个让李世民难以忍受的错误。作为谏臣,魏征常常会指出李世民的错误行为。李世民对于魏征的直谏
2024-06-22 11:57:00
在张邦昌将政权交给赵构之后,赵构原本丝毫都没有责怪他抢了自己的皇帝位置的事情,甚至还让他官复原职,让他继续在朝为官。不过虽然赵构觉得这件事情并没什么
2024-06-22 12:02:00
但是他唯独做错了一件事,李承乾患有足疾,在东宫静养的时候,亲小人,远君子,这让李世民很不放心。于是他招来了杜正伦,希望他能够循循善诱
2024-06-22 11:56:00
梁朝对元颢的支持力度是有限的,仅派出七千人的精锐就可以说明这一点,但陈庆之渡河后却真的势如破竹,出乎意料的将元颢顺利送回了洛阳
2024-06-22 11:59:00
在清朝雍正、乾隆、嘉庆时期,江苏铜山(今徐州丰县)有一个著名的李氏家族,这个家族人丁兴旺,在苏北很有影响力。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
2024-06-22 12:02:00
魏征不光是李世民的谏臣,同时也有识人的能力,魏征在世的时候,曾向李世民推举了两个人,一个是杜正伦,另一个则是侯君集,魏征曾对李世民说过
2024-06-22 11:56:00
在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中,南北朝是存在感相对比较薄弱的一个阶段,因为没有像《三国演义》这样的古典名著的传播与推广,人们对南北朝的历史人物和主要事件都比较陌生
2024-06-22 11:59:00
自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政权持续衰微,吐蕃于是趁机攻掠河西诸州,而唐朝对此已是鞭长莫及。唐朝末期,沙州张义潮散尽家财、建归义军
2024-06-22 12: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