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春节心血管死亡率暴增,专家:做好7件事,心血管发病推迟10年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2-16 18:56:00 来源:康之道

69岁的秦大爷大年三十刚吃完年夜饭,突然感到胸部剧痛,一头栽倒在餐桌上。

家人连忙把他送到最近的医院,身体一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

医生长吁一口气:幸亏你们送救及时,主动脉夹层堪称“血管炸弹”,发病凶险,一旦心脏内的血管壁破裂,患者短时间内会因大出血而死亡。

医生又说,除夕夜当天,像秦大爷这样的基层患者就有5例,急性心梗患者有4例,医护人员争分夺秒地抢救,都把春节过成了“劳动节”。

心血管疾病向来是出了名的春节病,尤其是主动脉夹层这样的“心脏危重症”,有明显的季节规律,节假日发病率明显增加,常在聚会、喝酒或劳累熬夜后突然发病。

全国各地的医院,春节接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都会比平时多上几成。对于这样一颗“不定时炸弹”,应该怎么避免它的爆发呢?

春节心血管死亡率暴增,专家:做好7件事,心血管发病推迟10年

一、春节发病的主动脉夹层患者,都有3个特征

春节期间,我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上都会有不同的变化,因此也是心血管病高发期。而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时,都有3个特征:

1、BMI体重超标

BMI是世界公认的一种评定肥胖程度的分级方法,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对中国人群的超重和肥胖症采取一个更低的定义标准,计算公式为:BMI=体重÷身高²(体重单位:千克;身高单位:米)。

目前有很多人士认为中国人BMI超过24,即为超重。

2、先天性心脏病和遗传疾病人群

特别是马方综合征的患者更容易患病,马方综合征又称为马凡综合征,患病特征为四肢、手指、脚趾细长不匀称,身高明显超出常人,伴有心血管系统异常,特别是合并的心脏瓣膜异常和主动脉瘤。

3、高血压患病人群

这是我国最为普遍的基础病,不少老年人甚至年轻人都有高血压症状,“高血压形成以后,血流对动脉壁冲击力量加大,形成夹层的风险明显增加”。

而春节期间心血管疾病高发主要是因为天气温差大、患者生活无节制:

1、天气温差大

今年的春节假期虽然在立春节气后,但是气温依然偏低,也是冬季向春季转换的时节。而冬春季节骤寒骤暖,昼夜温差大,寒冷容易引起血管收缩和痉挛,因此易引起体内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因此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2、无节制的生活

春节期间应酬多,生活规律与春节前的工作繁忙规律又不同,容易导致作息时间紊乱,过节期间饮食变化相较于平时较大,容易暴饮暴食、过度兴奋。

再加上有些人群爱吸烟喝酒,这些生活习惯都会使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增加诱发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的风险。

春节心血管死亡率暴增,专家:做好7件事,心血管发病推迟10年

二、春节6种任性行为,容易招来心血管病

1、吃得过饱

过节一家人欢乐团聚,桌上摆满美味的菜肴,一不小心吃得太饱,是心血管患者发病的原因之一。特别是高蛋白、高脂肪食物难以消化,会使腹部膨胀不适,膈肌位置升高,从而限制了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加重心脏负担。

而在消化食物时,全身血液较多地集中在胃肠道,使冠状动脉供血更显得不足,容易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甚至急性心肌梗塞而危及生命。

2、抽烟喝酒

中国人讲究“无酒不成席”,春节聚会时也有许多吸烟者把房间弄得“烟雾缭绕”,

烟、酒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罪魁祸首。据统计,吸烟者患冠心病的风险约是非吸烟者的2.2倍,每天只吸一支烟也会使男性冠心病风险增加74%,女性冠心病风险增加119%,而吸烟者中风的风险则是非吸烟者的1.5倍。二手烟暴露,哪怕只是较短的时间,也会导致心脏病急性发作。

因此,小编在此建议吸烟者尽量不与吸烟者同处一个空间时吸烟、建议非吸烟者尽量躲开吸烟区域。

而酒精会引起大脑兴奋,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还可能会诱使心律失常;对心脑血管疾病者则会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或急性心肌梗死。

春节心血管死亡率暴增,专家:做好7件事,心血管发病推迟10年

3、熬夜通宵

春节期间难免会一起聚会娱乐,有时熬夜去吃夜宵、放烟花、唱K等等,作息时间完全被打乱,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有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这也使得熬夜人群患各类突发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大大增加,严重的会导致猝死。

4、心情起伏大

春节期间,人们可能上一秒还在欢乐大笑、下一秒就为亲戚问东问西而感到心情烦乱,刚刚还在为打牌赢了而兴高采烈,下一秒又因为输了一局而不甘心,这种一涨一落的心情很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有医生指出,情绪是引发或加重心脏病的重要因素。

春节心血管死亡率暴增,专家:做好7件事,心血管发病推迟10年

5、剧烈、过量运动

有的人害怕过节期间吃得太好导致肥胖,会去运动,更有甚者为了快点瘦下来而进行剧烈、过量运动,但这也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因为过量的运动会使热能大量消耗,乳酸等代谢物在血液中堆积,大运动量还会造成心律不齐,影响肝脏功能,导致筋骨和肌肉酸软,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要适量运动,让身体有个时间去优化。

6、随意停药

有的老人听信“过节服药会给新的一年带来不好的运气”的谣言,就会停药过年。

殊不知,这样是很危险的。高血压患者突然停服药物,往往会使血压剧烈波动,甚至造成脑卒中。

医生表示,春节期间由于各种社交活动增加及睡眠减少,血压极易出现波动,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很可能出现头痛、眩晕及眼花等不适,这个时候可不能停药,更不能因春节作息时间改变而影响到日常用药。并且建议谨遵医嘱,好好用药。

春节心血管死亡率暴增,专家:做好7件事,心血管发病推迟10年

三、专家:做好7点,心血管发病推迟10年!

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心血管的发病时间,是可以推迟的!

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汪芳表示,相关指南和研究分析指出,若积极做好“一级预防”工作,就能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时间推迟十年。

“一级预防”的核心,就是把疾病扼杀在萌芽之中。如果进展成疾病,治疗所付出的人力、物力将会成倍增加,而效果未必有多好。

2023年《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基层版》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给出了具体建议:

1、合理膳食

在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全因死亡中,饮食习惯上占比超过三成,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比如吃得单一、高油高盐高糖都是不健康的饮食。

建议大家不仅在春节期间,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吃新鲜果蔬、豆类、优质蛋白、优质碳水等等,少吃高胆固醇食物,避免摄入人造黄油和奶油等反式脂肪。

提高判断油的能力,避免买到用橄榄油、菜籽油等不饱和脂肪代替猪油、黄油、棕榈油等饱和脂肪,还要将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

2、适量运动

适量适度的运动可以锻炼心肺功能,增强骨骼肌肉的韧性,提高免疫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大家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者75分钟高强度身体活动,若有特殊情况,也可以多走动、多伸腰,让身体处于健康的激活中。注意不要过量运动。

3、远离烟酒

抽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有数据表明,戒烟1年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及再次发病比例可下降50%;戒烟15年后,冠心病和心衰患者的死亡风险与从不吸烟者相似。可见,吸烟对人体伤害极大,不吸烟者也应当尽可能远离吸烟区域,避免吸入二手烟,遗留三手烟。

有研究显示,随着饮酒量增加,房颤、心梗、心衰风险都会升高。在此建议大家可以适量喝酒或者小酌一杯,尽量不过量喝酒。

春节心血管死亡率暴增,专家:做好7件事,心血管发病推迟10年

4、规律睡眠

长期熬夜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升高,加重动脉粥样硬化。

在中年猝死病例中,相当一部分与熬夜有关。而不规律的休息时间也会导致身体调节紊乱,因此规律睡眠是最基础也是最保障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好帮手”,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每天保持7~8小时的充足睡眠能够让自己更有精神气,还能预防各种疾病。

5、放松心态

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有助于身心健康。而抑郁、焦虑、暴怒等情绪和心理状态,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6、管好“三高”

“三高”是指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

医生建议,将降压治疗最佳目标设定为130/80毫米汞柱以下,基本目标为140/90毫米汞柱以下。

对于血脂,建议日常增加果蔬、谷薯类及鱼类摄入。药物方面,临床常用的降脂药包括他汀等,他汀治疗不达标时,可联合使用依折麦布、PCSK9抑制剂。

对于血糖,有研究证实,遵循健康饮食模式(如地中海饮食、得舒饮食)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及相关死亡的风险显著降低。

春节心血管死亡率暴增,专家:做好7件事,心血管发病推迟10年

7、科学用药

《指南》建议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剂量为每天75~100毫克。心血管疾病高危且合并至少1项风险增强因素(靶器官损害、血清生物标志物升高、肥胖等),但无高出血风险的40~70岁患者,可以考虑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进行预防。中低危、年龄小于40岁或大于70岁、高出血风险的患者,不建议采用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6 2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北大医院心内科首席专家霍勇:建立预防、救治、康复一体化的新型心血管防治体系
由心血管健康联盟、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苏州工业园区心馨心血管健康研究基金会主办的2023心血管健康大会近日在北京召开。7000多位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心血管内
2023-11-27 11:35:00
大寒时节 专家和你谈谈“心”
...计,大寒时节是一年之中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最高时期。心血管病是全球最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每年造成近1860万人死亡,占全球死亡人数的1/3。心血管病防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社会问
2023-01-20 10:55:00
少吃这些食物,显著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风险
...压,心脏病,糖尿病是临床三大最常见的基础疾病,其中心血管疾病就包含了两种,且据不完全统计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要远高于癌症的死亡率,由此可见心血管疾病的危害之大!据近几年的相关研
2023-02-03 20:44:00
运动防病 女优于男
...较小,经常锻炼的女性也比经常锻炼的男性早逝或患致命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低得多。基于40多万名27~61岁美国成年人的数据,美国雪松-西奈医疗中心和清华大学联合进行了前瞻性分析。结
2024-03-29 11:43:00
吃够这6种食物的人更健康长寿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饮食是影响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据一项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的研究显示,吃够6种健康食物(水果、蔬菜、坚果、豆类、鱼类和奶制品),有助于促进心血管
2023-07-31 05:55:00
抵御健康的头号杀手 “三高”共管做在前 杭城已经入秋,这两天明显感觉天气转凉。而换季时节往往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堪称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每5例疾病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商报讯 杭城已经入秋,这两天明显感觉天气转凉。而换季时节往往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堪称威
2023-10-10 08:47:00
“16+8”断食 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16+8”断食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新研究引发争议,本报记者向营养专家求证答案本报记者 易蓉一天24小时中,在8小时内随便吃,另外16个小时禁食、可以饮水,
2024-04-17 15:45:00
质量、创新、跨越,第六届华中心血管病大会今日在郑州启幕
7月8日,第六届华中心血管病大会在郑州拉开帷幕。本届大会由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河南省
2023-07-08 17:58:00
一天一个鸡蛋健康吗?多吃不行吗?一文了解下
...会增加死亡风险今年湘雅二院内分泌科的研究团队发表在心血管领域顶级期刊《循环》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了鸡蛋摄入量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的关系。研究人员对48万多人进行了长时间的
2023-02-09 21:4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南非醉茄排行榜公布!推荐六大认证品牌
“加班深夜难入睡、清晨被焦虑唤醒”“高压致情绪失控、免疫力下降”,这些已成为当代人的常见困境。新加坡人力部数据显示,52%的劳动力正承受工作相关压力
2025-10-27 17:04:00
调理肠胃的益生菌哪个好?2025 年肠胃益生菌 TOP6 榜单出炉:临床验证 + 专利成分双保障
据《2024 中国全民肠道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超 72% 居民存在肠道功能异常 ——18-30 岁年轻人便秘、腹胀发生率达 66%
2025-10-27 16:20:00
资福医疗以数智之力赋能健康管理新征程
黄河方潮起,中原正锦绣。医学长河奔涌向前,健康管理领域的每一次突破,皆始于思想的交锋共振,成于技术的破壁创新。10月24日至26日
2025-10-27 11:44:00
氨糖软骨素钙片哪个牌子吸收好?2025十大放心品牌测评!关节养护协同性全解析
《2025 中国中老年人骨骼关节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 60 岁以上人群中,82% 同时存在 “关节不适(疼痛、僵硬)” 与 “骨骼问题(骨质疏松
2025-10-27 11:47:00
千里同途!盈康一生携手青岛妇儿医院,为雪域童心架起“生命之桥”
近日,三名来自西藏日喀则的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顺利完成了微创介入手术。这场跨越4000公里的爱心接力
2025-10-27 11:51:00
2025年氨糖软骨素避坑指南:六大品牌成分虚标鉴别、口碑打假、认证筛查!科学养骨看懂不亏!
我国超 5 亿中老年人、运动人群受关节问题困扰,氨糖软骨素年销量超过百亿,但第三方检测显示47% 产品存在氨糖 / 软骨素含量虚标(实测值不足宣称的 60%)
2025-10-27 12:25:00
9月“科学”领域流言榜来了 哪个你还深信不疑?
防蓝光手机膜能有效保护眼睛?喝牛奶会增加肝癌风险?过期药没变质就能吃?……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近日发布的2025年9月“科学”流言榜
2025-10-27 09:09:00
能泡茶、能做面!郦邑贡菊解锁健康新花样丨中意中国 一草一世界
大河网讯 夏日里吸一口加了柠檬片的冰饮,清爽之余竟藏着化痰止咳的药效;路边随手可摘的蒲公英,煮水喝就能缓解 “上火” 冒出的痘痘
2025-10-25 11:48:00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成功开展内镜下肠道菌群移植技术
近日,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一病区成功开展内镜下肠道菌群移植技术,为一名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患者进行了粪菌移植。患者
2025-10-25 13:30:00
如何识别和防治脑梗死?“快”字是核心,三道防线很关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10月24日,烟台市卫生健康委召开烟台市“传播健康知识享受健康生活”“鲁医健康说”系列健康知识新闻发布会
2025-10-25 14:04:00
基于五维评估体系的2025年儿童赖氨酸测评:科学甄选TOP3优质儿童赖氨酸产品榜单发布
在儿童生长发育领域,赖氨酸作为人体无法自主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其科学补充已成为促进儿童身高增长的核心策略。《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明确指出
2025-10-25 14:32:00
重阳佳节话健康:菏泽华厦眼科王雷主任解析老年疑难眼底病变
通讯员 任兆潘重九踏秋,孝亲敬老,关注老年眼健康。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随着年龄增长,极易受到各类眼病侵袭,尤其是疑难眼底病变
2025-10-25 14:37:00
叶黄素品牌如何选择?2025年叶黄素测评榜Top6,真实数据说话
在电子屏幕占据日常 80% 用眼时间的当下,眼疲劳、干涩甚至视力退化已成为各年龄段的普遍困扰。作为视网膜黄斑区的 “保护因子”
2025-10-25 16:17:00
中老年人氨糖品牌如何选择?2025五大热门品牌测评榜单发布
《2024 中国中老年人关节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 “68.7% 的 50 岁以上人群每周至少出现 1 次关节疼痛,56
2025-10-25 16:18:00
内调口服抗衰!2025女性美容保健品NMN前十好评榜公布
35岁,对女性而言是身体机能的关键转折点,此后可能面临断崖式衰老。即便用HR赫莲娜、SK-II、海蓝之谜、兰蔻、雅诗兰黛等高端护肤品
2025-10-25 1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