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13日消息(记者 雷妍)“人体排毒时间表”曾刷爆朋友圈。晚上9点到11点要保证身体处于安静状态,帮助淋巴系统排毒;晚上11点至次日凌晨1点是肝脏排毒时间,一定要处于熟睡状态……
“这一说法源自中医理论,但被扭曲夸大了。”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程良斌告诉央广网记者,“时间表”出自中医子午流注理论,是将一天24小时划分为12个时辰,与人体十二脏腑的气血运行结合。给出了人体子时胆经当令、丑时肝经当令、寅时肺经当令、卯时大肠经当令、辰时胃经当令、巳时脾经当令、午时心经当令、未时小肠经当令、申时膀肤经当令的运行规律。
不少现代科学研究也给出了相似的理论,认为人在一天中的活动,如工作、学习、饮食、睡眠等,都是由自身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即生物钟来主宰的。
所以,从不管是中医理论还是现代医学理论,都有所谓的“人体时间表”。程良斌强调,但这不代表人体器官的排毒表也是千篇一律的。由于个人体质、后天生活习惯、地域等不同,每个人的‘时间表’并不完全相同,所谓的排毒时间自然也不尽相同。
“就好像有些人早上记忆力好,而另一些人则是晚上记忆力好。”专家举例并提示,子午流注理论的核心是“天人合一”,即顺应自然调理五脏六腑,这个顺应并非是严格遵守时间,而是要符合、适应大自然和个人的作息规律。这样,身体的器官才能有条不紊的工作,身体才能健健康康不出问题。
另外,程良斌解释,“排毒”中的毒,并不是现代医学中的“毒”,即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细菌、病毒、摄入人体的污染物等。中医“毒”的概念更加广泛。包括体内湿、热、痰、火、食等积聚成的“毒”,机体外的“风、寒、暑、湿、燥、火”六大“病邪”外袭人体所成的毒。这里的“排毒”,更多的是指是通调整作息,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主动地将各种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转化或分解,排出体外,排毒包括排汗、排尿、大便、咳嗽、喷嚏等方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3 2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