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
抽筋,学名为肌肉痉挛,运动中常发生于小腿、大腿后侧以及脚趾等部位,由肌肉不自主过度收缩引发,一般持续数秒至数十秒,严重时会产生压榨式疼痛,缓解后会短暂残留痛感。为何人在运动中容易抽筋?主要原因可用一个成语解释——筋疲力尽。
“筋”:剧烈运动时,全身处于紧张状态,局部肌肉持续、过快地收缩,导致肌肉得到放松、缓解的时间过短,代谢产物在局部过量增加,肌肉的正常节律收缩与放松难以协调匹配,从而引起抽筋。
“疲”:长时间运动后,肌肉因持续得到锻炼容易产生疲劳,当疲劳达到身体能承受的极限时,局部代谢产物过度堆积,影响肌细胞内的钙离子代谢,导致肌纤维异常收缩,由此诱发抽筋。
“力”:指外力干扰,例如寒冷刺激是抽筋最常见的诱因之一。运动时肌肉会产生热量保持体温,当人体突然进入寒冷环境,比如到冷水中游泳,就会增高肌肉的兴奋性,引起肌肉强烈的收缩和血管痉挛。此外,运动时穿着不合适的衣物或鞋子,也会影响肌肉血液循环,对肌肉造成一定负担,增加抽筋风险。
“尽”:指运动中身体缺乏水分、能量或微量元素。当运动时间过长,运动量过大,身体出汗过多,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如没及时补充,会影响肌肉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引发抽筋。同时,对青少年或老人来说,身体容易缺乏肌肉收缩中重要的钙离子,低钙易使肌肉兴奋而痉挛。
如果在运动中突发抽筋,只要处理得当,一般不会造成伤害,建议针对不同部位正确应对。
手臂抽筋:握紧拳头,交替弯曲与伸开肘部,重复数次直至抽搐与疼痛消失。
大腿抽筋:1.前侧:手扶墙壁或栏杆作为支撑,健侧腿单腿站立,手握抽筋腿的脚踝,向后上方缓慢拉伸大腿,维持10秒~20秒,稍放松再重复牵拉,直至抽筋缓解。若无法站立,可半蹲或侧卧进行。2.后侧:抽筋腿踩在与膝盖高度相当物体上,上身前倾,贴向腿部牵拉,维持3秒~5秒,稍放松再重复牵拉,直至抽筋缓解。也可采用坐姿或仰卧,让支撑腿弯曲,对抽筋腿牵拉。
小腿抽筋:健腿在前,抽筋腿在后,身体略前倾站立,前腿弯曲,后腿脚后跟下压且不离地。手扶墙,头部慢慢靠近墙壁,直到小腿后方肌肉感觉紧张。每次牵拉动作持续15秒~30秒,稍放松再重复牵拉,直至抽筋缓解。或坐在硬地面,将患腿伸向前方,用毛巾套在脚上,往身体方向牵拉毛巾,保持膝关节伸直,感受小腿后方的牵拉感。
脚趾抽筋:健侧腿单腿站立,一手扶墙,一手向后握住抽筋脚的脚趾,用力向上牵拉,每次持续15秒~20秒。或坐下,抽筋脚向前平放,握住抽筋的脚趾向后牵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8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