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黔南日报
本报记者 刘雪红
11月8日,平塘县大塘镇洋方村周家坡组一个叫扑地洞的天然大溶洞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排排木架子,架子上堆放着粗壮的菌棒,一蔟蔟灰褐色的菌菇破棒而出,每一朵都肥厚鲜嫩。
“每公斤6元,别有洞添公司包销。有了这个天然溶洞,一年四季都能产菇了。”种植户杨秀武说,这个天然溶洞共有3000多平方米,拥有多个天然通风口,不需要安装换气装置,全年温度恒定在15—22℃之间,非常适合平菇生长。产出的平菇口感嫩滑、有脆性。
洋方村党支部书记刘万科介绍,洋方村共有4个天然溶洞,其中3个已种上了食用菌,分别属于两个种植主体。一个溶洞每年给村集体1万元的费用。废菌棒回收进村里的有机肥加工厂,加工成有机肥后回填进茶园,实现良性循环。3个溶洞覆盖5个组的群众,1小时10元的工资,老百姓竞相进洞务工,村里按组按户排班。
据介绍,天然溶洞种植食用菌比建大棚种植食用菌有着明显的四大优势。
一是天然溶洞一年四季都能产菇,特别是夏秋季节出菇,能填补市场空白,而大棚种植只能在冬春季节产菇;二是品质好,因为溶洞冬暖夏凉,病虫害少,生育期延长,所以菌菇鲜嫩爽口,肥厚香脆,口感非常好;三是产量高,溶洞里的菌棒体积和重量都比大棚种植的菌棒大得多,每棒能产2至4公斤菇不等,而大棚种植每棒只能产1.5至2.5公斤菇,加上溶洞能周年生产,产量大大提高;四是投入少,溶洞种植节约了大棚建设费、土地流转费,有天然通风口的溶洞还能省掉换气动力设备的费用。
洋方村甲骂组麻窑洞洞穴面积1.2万平方米,于今年2月建成食用菌种植基地,洞内设施齐全,加装有冷库和换气动力装置,可一次性投放40万棒菌棒。今年第一批共采摘50万公斤,产值300万元,主要销往上海、浙江、广东、广西、四川、重庆等地,每公斤售价6至10元不等,产品供不应求。目前已开始投放第二批菌棒。
麻窑洞为贵州别有洞添农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营,该公司入驻后,洋方村3个溶洞食用菌种植实现了菌棒、技术、销售三统一。
公司总经理王旭介绍,别有洞添公司是国内专业做食用菌销售的企业,今年夏天在网上看到平塘有平菇销售的信息后前来收购,发现这里利用天然溶洞种植的食用菌品质非常好,且实现周年生产,“正好之前经营的公司因为技术不成熟,有意转让,于是我们就接手了。”
目前该公司在大塘镇建成日产1万棒菌棒的加工厂,正在对天然溶洞进行设施建设,下一步计划再开发10万平方米的天然溶洞,种植黄金菇、猴头菇、绣球菇等品种,并在大塘新建加工和包装生产线,生产设备已进场安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0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