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一个另类的皇帝,20年不上朝,为何依然能够牢牢地掌控国家大权?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30 17:05:00 来源:玉兔说历史

“这个皇帝很有意思,他不穿龙袍,不上朝,但朝中所有的事情都知道,还牢牢把握着军权和兵权;我在戏里几乎没坐过龙椅,跟《汉武大帝》太不一样了,这个皇帝很另类。”

这是著名演员陈宝国老师在拍摄《大明王朝1566》后对嘉靖皇帝的评价,应该说,这是很中肯的评价。嘉靖皇帝统治前期,大力革除前朝弊政,效法太祖、成祖,推行“新政”,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致使大明王朝焕发出了短暂的中兴局面。到了中后期,他开始沉湎道教,尤其在“壬寅宫变”之后,就基本上不怎么上朝,并将这种情况保持到生命尽头,长达20年,可就是如此长时间的罢工,他依然能够牢牢地将国家大权掌控在自己手中,究其原因,还是他政治天赋太高、政治手腕太厉害了!

一个另类的皇帝,20年不上朝,为何依然能够牢牢地掌控国家大权?

严格管束宦官,避免宦官乱政

嘉靖皇帝充分吸取了前朝宦官乱政的经验教训,因此,在登基之后,就开始对宦官严加管束,注重抑制司礼监的权力,撤销废除镇守太监制度,彻底铲除宦官干政乱政现象滋生的土壤,有效避免了宦权对皇权的渗透和侵蚀,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强化,在嘉靖长达45年的统治期间,始终都没出现过一位有名气的太监,这和他对宦官的严加管束是密不可分的。这是他能够牢牢掌控大权的政治基础!

一个另类的皇帝,20年不上朝,为何依然能够牢牢地掌控国家大权?

政治天赋极高,驾驭朝政娴熟

嘉靖堪称明朝16帝中最聪明的皇帝,他登基的时候,年仅15岁,但他凭着自己天赋异禀的政治天赋,就能够以一己之力,对抗以权倾天下的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文官集团,致使三朝元老杨廷和黯然离场,取得“大议礼”之争的全面胜利。

一个另类的皇帝,20年不上朝,为何依然能够牢牢地掌控国家大权?

而随着他年岁渐长,帝王之道日渐娴熟、驭人之术日趋炉火垂青,驾驭朝政也就更加得心应手。在他统治期间,虽然有堪称明代第一奸臣的严嵩及其党羽乱政,但严嵩之所以能够横行官场,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严嵩威胁不到他的权力而放任导致的结果,换句话说,当时权倾天下的严嵩依然不过是他眼中的一件木偶、他统治的一件工具而已,一旦他对严氏集团感到厌恶,一纸敕令,就让严党这座看似坚固无比的权力大厦瞬间轰然倒塌,几十年下来,内阁无论是谁当政,无论下面的大臣如何争得头破血流、斗得死去活来,他依然悠然自得地坐山观虎斗,始终都威胁不到他,他要解决一个人,照样还是分分钟的事。由此可以看出,嘉靖皇帝驾驭朝政的水平可谓是炉火垂青、登峰造极。这是他能够牢牢掌控大权的重要保障!

一个另类的皇帝,20年不上朝,为何依然能够牢牢地掌控国家大权?

利用特务机构,牢牢掌控朝政

嘉靖皇帝在其统治的中后期,虽然不上朝,但依然能够对朝中大小事情了如指掌,这是因为他能够充分利用锦衣卫这一神秘的特务机构。嘉靖年间,虽然东厂这个特务机构并不吃香,基本上只有端茶倒水、打杂跑腿的份,但却是锦衣卫的巅峰时期,尤其是明代锦衣卫第一强人陆炳成为指挥使之后,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皇帝发小、救命恩人的身份,将锦衣卫搞得风生水起,势头完全压过了东厂,锦衣卫在他的带领下,昼伏夜出,到处收集打探情报,朝堂内外大小事情,大至国家大事,小至大臣个人生活作风问题,都源源不断地送入他手中,正是在陆炳的帮助下,他虽然不怎么上朝,但依然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着朝堂内外发生的大大小小事情。这是他能够牢牢掌控大权的重要原因。

一个另类的皇帝,20年不上朝,为何依然能够牢牢地掌控国家大权?

嘉靖虽不上朝,但并非不干事

客观来说,嘉靖皇帝虽然不上朝,但并非不干事。据史料记载,他除了异常聪明之外,还异常勤奋,自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他搬到西苑居住之后,虽然白天忙着修道,但对权力的控制依然毫不放松,依然坚持亲自批阅奏折,往往还批阅到深夜甚至凌晨四五点。事实上,作为至高无上权力代表的皇位,多的是觊觎者,如果嘉靖真的彻底放弃对权力的控制、彻底放任自流的话,别说稳坐皇位45年,45天都够呛!真实的情况是:白天别人在上班,他在修道;夜晚别人在老婆孩子热炕头、尽享天伦之乐,他却在上班。这才是他能够牢牢掌控大权的关键所在!

一个另类的皇帝,20年不上朝,为何依然能够牢牢地掌控国家大权?

综上所述:嘉靖皇帝在其统治的45年间,尤其是后20年,他虽然不上朝,但凭借自己极高的政治天赋和政治手腕,依然能够牢牢地将国家大权握在自己手中,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0 1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明嘉靖帝朱厚熜:能把握关键时刻,擅于管控群臣
...不过,他的驾驭、管控臣子的能力却不容小觑。一、紧握大权,不受摆布。朱厚熜既没有汉高祖朱元璋等那样的废寝忘食,日夜操劳;也不像玄孙朱由校等那样受人摆布,大权旁落。这,通过嘉靖初
2023-11-21 15:03:00
明朝奸臣严嵩是怎么上位的
明朝就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朝代,国家的大权很少掌握在皇帝手中,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夺位的朱棣等少数几位皇帝掌握了军队,进而把握了大权,其他时间内,不是被宦官掌握大权,就是被奸臣掌握大
2022-12-30 12:27:00
费尽半生,爬到如此高位,严嵩早已不是那个耿直青年。为了保住权力,他对所有弹劾他的官僚都施以残酷的打击,罢官的、流放的、甚至直接处死。可以说,严嵩的权势超过了他以前的任何一个阁臣。
2024-06-17 06:53:00
揭秘严世蕃的荒唐事
...朝廷宝印,想怎么盖章就怎么盖章;一手控制着朝廷基建大权,想怎么贪污就怎么贪污。 巅峰时期的严世蕃,控制朝廷六部,掌握官员选用升迁,后来索性直接进入内阁,代严嵩行使“票拟”之
2023-10-22 08:56:00
明朝首辅徐阶辅佐皇帝仁爱治国,建立大明盛世
...,奈何生不逢时,恰好遇到奸臣严嵩一党当道,把控朝政大权,使皇帝深受蒙骗,对国家发展产生误解,从而使皇权旁落。徐阶嘉靖四十一年,内阁次辅徐阶暗中指使御史邹应龙上书弹劾严嵩,在他
2023-05-22 04:58:00
...,很多难办的事情,基本都由严嵩出面搞定。严嵩想独揽大权,但是前面有人挡路,这个人就是夏言。严嵩和夏言一共有两次过招,先说第一次。嘉靖皇帝崇尚道教,喜欢带香叶冠,就是一种用叶子
2024-06-03 06:00:00
夏言遭严嵩陷害,成为唯一一个被公开斩首的内阁首辅大臣
...职。夏言返回京师后,重新担任内阁首辅,这让已经独揽大权3年之久的严嵩处境十分的尴尬,夏言再次出任内阁首辅大臣后,严嵩回到了内阁次辅的职务上,使得严嵩大权旁落。与此同时,严嵩的
2023-04-22 17:51:00
...皇帝是著名的“顽劣皇帝”朱厚照。朱厚照不理朝政,把大权交给太监刘瑾,刘瑾搬弄是非,作威作福,弄得整个朝廷乌烟瘴气。严嵩很不喜欢这样的气氛,渐有效仿陶渊明归去之意。1509年,
2024-06-03 06:01:00
嘉靖的帝王之术:25年不上朝却洞悉所有事
...用张璁改革打击旧臣和权贵,限制外戚和宦官,又怕张璁大权独揽,又提拔夏言来制衡,夏言反对自己沉迷道教,他又利用严嵩来除掉夏言,严嵩父子做过头了,他又用徐阶来扳倒严嵩集团。在嘉靖
2023-12-11 15: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