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从“治”到“质”, 凶险型乳腺癌患者正走向临床治愈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6-29 07:08:00 来源:杭州网

杭州日报讯 乳腺癌常被称为“粉红杀手”,发病率已位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首位。与之“交锋”几十年,省肿瘤医院院长助理、乳腺内科主任医师王晓稼明显感觉到,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且日益年轻化,40岁以下甚至20—30岁左右的乳腺癌患者已不再罕见。

“以前,常有一些忧心忡忡的女性患者到医院问,她得的是不是肿瘤?如果是,就回家去。” 王晓稼说,20多年前,乳腺癌治疗药物选择少、可及性差,患者总是将对疾病的恐惧,对婚姻、生育、职场甚至掉头发的担忧,一股脑儿抛给专家。

如果说确诊乳腺癌,已是命运对生活的重击,那么失去乳房,则是压垮心灵的最后一根稻草。得了乳腺癌,还能保乳吗?淋巴结多处转移,还有生机吗?随着医学飞速发展,王晓稼用一个个临床奇迹打破生存“魔咒”。

回首几十年来国内乳腺癌诊疗水平发展,如今,这一女性高发癌种的治疗策略已实现“治”到“质”的飞跃,更多凶险型乳腺癌患者正走向治愈之路。

8年间,乳腺癌发病率增长了39.55% 从良性病变到乳腺癌进程可能长达20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女性乳腺癌新增人数已首次超过肺癌,发病率已位居全球恶性肿瘤首位。今年4月,浙江省发布了《2022浙江省肿瘤登记年报》,8年间,乳腺癌发病率增长了39.55%。

“这些数据不断提示我们,乳腺癌的防治非常重要。在我国,乳腺癌相较其他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稍低,但就单个癌种来说,它的发病率近年来正快速升高。”王晓稼分析,原因与女性的生活、饮食习惯改变等相关。女性承担的社会、家庭任务越来越多,心理压力大,加上熬夜,饮食高脂肪、高蛋白等,都会引发内分泌失调,造成雌激素水平偏高等,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女性生育年龄推迟及哺乳时间减少。

门诊中,常有人咨询王晓稼:母亲得了乳腺癌,会不会遗传给女儿?“实际上,乳腺癌的遗传因素并不高,大概只占15%。但携带BRCA 1和BRCA 2两种遗传基因突变的女性,其中60%到80%最终会发展为乳腺癌,她的子代可能要比母代提前十年发病,因此可以提前进行干预。”王晓稼解释。

体检中,有人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就急着入院寻求手术。“女性在一生中发生乳腺增生的概率是80%到90%,纤维瘤的患者也不少,但两者癌变的概率极低。”王晓稼说,乳腺癌的发生并非一蹴而就,从乳腺良性增生到乳腺癌,进程可能长达20年。因此,乳腺癌筛查这件事应该持续终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一般来说,女性发现乳腺肿块,通过乳腺B超、钼靶、磁共振等检查就能进行鉴别,如果排除恶性可能,后期定期复查即可。“乳腺B超检查单上常能看到一项BI-RADS分级,通常0—3级为正常,4级存在不同程度的癌变概率,依据癌变概率由低到高分成A、B、C三等。4A级恶性的概率不到10%,4B级恶性的可能有10%—49%,4C级恶性的可能为50%—95%,必要时需要进行活检或手术。5级以上则基本确诊为乳腺癌。”

25枚淋巴结转移实现生存逆转 乳腺癌根治方式告别“一刀切”

乳腺癌与雌激素密切相关,如今妊娠期和哺乳期乳腺癌也越来越多见。

“育龄女性本身就容易患上乳腺癌,加上怀孕、哺乳期可能长达一年半到两年,其间身体激素水平大幅改变,可能促使乳腺癌快速生长,建议生育前要做个乳腺检查,对一些良性增生进行判别。”在为妊娠期乳腺癌患者制定科学方案时,王晓稼一般建议怀孕3个月以内的准妈妈终止妊娠,对怀孕3个月以上且胎儿生长发育基本形成的准妈妈,则会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边治疗边完成生育。

乳腺癌分为许多亚型,让医生和患者感到棘手的,是那些“预后很差,早期易复发,复发后很难治愈”的凶险型乳腺癌,比如HER2阳性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呈阳性,约占乳腺癌总体的20%—30%,凶险程度高)、三阴性乳腺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均为阴性,约占15%—20%,侵袭性强且预后差,缺乏非常有效的靶向药物)等。

王晓稼说,几十年来,医学界已研发出20多种靶向药物,它们可以像“导弹”一样精准锁定并打击癌细胞,帮助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复发后控制病情,甚至实现临床治愈获得长期生存。此外,医学界也在密切研究三阴性乳腺癌,今年已有新的免疫疗法获批,或许能为患者带去曙光。

“从我观察来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是多态的,有时我们预判患者情况很差,最终她可能生活得很好。”王晓稼说,曾有一名女性患者,七八年前确诊三阴性乳腺癌并做了手术,清扫的36枚淋巴结中发现25枚转移,按照模型预测,她的生存期不会超过一年,但她术后通过放化疗、免疫治疗等,至今没有复发。因此即便是凶险型乳腺癌,只要坚持规范治疗,也可能走向临床治愈。

随着我国乳腺癌的诊疗步入慢病化管理时代,医生为患者诊疗也从“治病”转向“治人”,根治方式不再“一刀切”。为了帮助患者保乳,获得更高的生存质量,王晓稼前期也带领团队做了研究:“只要切除病灶后有足够的安全边缘,后期加上放疗,患者的局部复发率非常低,与乳腺全切的预后差不多。目前,省内各医院保乳手术已成为常规动作。”

在王晓稼接诊的乳腺癌患者中,不少人已存活5年甚至10年以上。曾经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还不到普通乳腺癌患者的一半,现在已屡屡刷新纪录,部分晚期患者的十年生存率甚至超过30%,这在其他癌症患者中很少见。

“乳腺专科是目前外科领域里细分且普及面更广的病种之一。我们一些地市级医院甚至县级医院都开出了乳腺专科,患者在全省各地基本都能得到规范及同质化的治疗。”作为一名医者,王晓稼也希望通过巡讲、科普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百姓家门口,让更多基层患者看到治愈希望。

影像学检查是早诊“利器” 45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做一次钼靶

日常生活中,不少女性每月定期进行乳腺自检,但仅靠这种方式容易漏诊。

“即便是有经验的门诊医生,也很难通过触诊发现早期乳腺癌。当女性发现乳头凹陷、溢液或是乳房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甚至有肿块凸起和溃疡,已是恶性肿瘤的经典征象,往往分期也不会早。”王晓稼认为,只有借助医学影像学检查定期随访,才能够帮助观察乳腺肿块的演变情况,判断是否有恶性倾向。

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在45—55岁之间,30岁以下患者少见,约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1%,但这个年龄段的女性乳腺增生比例较高。王晓稼建议18岁以上女性就要开始关注乳腺,30岁以上应该有规律地参加体检,一旦在乳腺B超中发现增生或结节,最好间隔3个月到半年复查一次,必要时进行磁共振或钼靶检查。45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做一次乳腺钼靶。

“亚洲女性乳腺相对致密,钼靶或磁共振检查相对更准确,但乳腺B超更方便,我们推荐将它作为最基本的筛查手段。”王晓稼说,许多人查出乳腺结节后担心恶化,主要看三个方面:结节存在的时长、大小、增长速度。

一旦查出结节,需要立即鉴别,如果正常,一般每半年复查一次即可,有家族遗传史的要缩短复查时间。

较大的结节过3个月复查,特别是关注BI-RADS分级变化,若依然为良性基本无大碍,必要时切除处理。

增长速度快的结节,间隔3个月复查一次,并根据情况进行穿刺或活检进一步诊断。

大咖辟谣

谣言1 乳腺癌只有女性才会得。

王晓稼:乳腺癌并非女性“专利”,所有人都会得乳腺癌,99%为女性患者,男性患者比例仅占乳腺癌患者的1%,发病因素都与雌激素相关。女性的雌激素水平高,因此发病率高;男性虽然雌激素水平较低,但当年纪较大时,雄激素分泌减少,雌激素水平就会升高,也会发生乳腺癌。此外一些肝功能不好、雌激素代谢不足的患者,乳腺癌发病率也会增加。需要提醒的是,男性的乳腺组织很少,出现肿块更容易被摸到,但也容易被忽视,男性乳腺癌容易侵犯胸壁,手术根治的效果相对女性差一些,因此男同胞们发现乳腺结节一定要警惕,最好入院做个检查。

谣言2 乳腺结节不切除就会变成乳腺癌。

王晓稼:乳腺增生期很长,真正变成乳腺癌是非常少见的。但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癌变,所以还是要重视,做到定期随访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就要进行处理。

谣言3 咖啡、豆浆、激素替代治疗、隆胸等会增加乳腺癌风险。

王晓稼:饮食虽与乳腺癌相关,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豆浆并不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反而可以预防。其他食物如果长期大量服用,可能会影响内分泌,一般认为适量服用都没有问题。个体情况不同,乳腺癌并非单一因素导致,如果日常不重视生活习惯,那么各种因素叠加可能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生活中,我们不能因为担心患上乳腺癌而远离咖啡等,如果喝咖啡让你心情愉悦,我想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也会下降。

谣言4 乳房自检没有异常,肯定不会得乳腺癌。

王晓稼: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女性自我检查的准确率并不高,不能帮助预防乳腺癌的发生,但自查自检有时能帮助女性发现某些异常,促使她们及早就医。建议女性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比如乳腺彩超检查、乳腺钼靶等,只有经过专业医生的检查,才能判定身体是否存在高危风险或是患上乳腺癌。

谣言5 得过乳腺癌的女性不能再生育。

王晓稼:得过乳腺癌的女性也有生育的权利,但有一定风险,因为怀孕会导致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巨大变化,影响乳腺组织。对于年轻的乳腺癌患者,在进行综合治疗结束后,或是经过医生评估,认为生育不影响治疗的,基本都可以受孕。但如果患者需要进行化疗、放疗、靶向治疗或内分泌治疗,则暂时不适合受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9 12:45:4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哪种乳腺癌最凶险?听乳腺癌专家怎么说
10月,粉红丝带月,也是乳腺癌患者关爱月。10月14日,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共诊·共绘‘她’精彩”公益活动在江苏省人民医
2023-10-17 18:15:00
乳腺癌创新药德曲妥珠单抗落地海南 开出国内上市首张处方
...旭)6月28日,海南省肿瘤医院引进一款针对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创新药——德曲妥珠单抗(优赫得)。该院乳腺肿瘤中心副主任刘侠开出了该药在国内上市后的首张临床治疗处方。乳腺癌
2023-06-29 19:29:00
它是威胁女性健康的“粉红杀手”
...要重视 往往发现晚、预后差杭州日报讯 在所有肿瘤中,乳腺癌堪称威胁女性健康的“粉红杀手”。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乳腺癌在2020年首次超过肺癌,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肿瘤
2025-07-30 06:55:00
徐兵河院士:乳腺癌进入“慢病”时代,需加强“两全”管理
...北京4月17日电(刘映)作为全球常见且高发的恶性肿瘤,乳腺癌可谓女性的“头号杀手”。随着我国癌症防治水平的不断提升,乳腺癌防治取得了哪些进展?今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中国
2023-04-17 15:13:00
60岁大伯胸部莫名变大,一查竟是乳腺癌 男性患者虽是“百里挑一”,但生存率低于女性
“男人也会得乳腺癌!”时至今日,依然有不少人觉得这是句玩笑话,认为乳腺疾病是女性专属。其实不然,男人真的会得乳腺肿瘤,并且凶险程度通常比女性患者更甚。浙江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马波主任
2024-04-13 07:43:00
女子两癌筛查9个月后查出乳腺癌晚期终不治,卫健局介入
...琴(化名)2021年5月在当地的新民官庄卫生院做了两癌(乳腺癌、宫颈癌)筛查,不到九个月后在山东省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检测出乳腺癌IV期临床晚期,最终于2022年5月6日因该病
2023-06-09 08:51:00
关注诊疗全程净获益 守护乳腺癌患者自在人生
本文转自:人民网随着诊疗手段的丰富和进步,我国乳腺癌诊疗取得了长足发展。近日,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瑾,铿锵玫瑰战友团创始人杜庆洁,辉瑞中国区副总裁、肿瘤事业部总
2024-10-31 17:06:00
赵兵:创新药物及诊疗方式为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自:人民网“随着更多新型药物和诊疗方式的应用,晚期乳腺癌患者得到了更长的生存和更好的生活质量。”近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内科主任、主任医师赵兵做客人民健康“对话希望
2023-07-14 14:37:00
搜狐医药 | 关注被忽视的不良反应!首个中国自主研发乳腺癌PROs量表发布
出品 | 搜狐健康作者 | 吴施楠编辑 | 袁月对于部分晚期乳腺癌患者来讲,活得更有质量可能是当下更为迫切的愿望。然而在“以病为中心”的时代,评估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效果时,医生往
2023-10-10 17:0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减盐周:兰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倡导“人人行动 全民控盐”
2025年9月15日-21日是第7个“9·15”中国减盐周,兰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呼吁大家在购买食品时正确认读营养标签
2025-09-18 14:23:00
为什么说女性从“四七”之年起,要格外注重养精补肾?
都说女人过了35岁后,会出现断崖式衰老:皮肤状态开始悄悄下滑,精力也不如从前熬夜后能快速满血复活,甚至偶尔会感到腰膝酸软
2025-09-18 14:30:00
守味传承30年,爆单日产2万斤|罗庄区俞尚·糕师傅清真月饼中秋备产忙
大众网记者 卞旭 临沂报道中秋未至,味先浓。9月16日,在罗庄区盛庄街道花埠圈村俞尚·糕师傅清真食品的净化车间内,空气中早已弥漫着香甜的油香与馥郁的坚果香气
2025-09-18 14:30:00
驻龄宝新品上市:多维度抗衰修护体系获业界权威盛赞
2025年9月,著名细胞生物学家、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资深教授王耀发与朗斯国际联合推出的抗衰老新品“驻龄宝”正式亮相
2025-09-18 15:02:00
种植体品牌综合评估:种植牙品牌如何选择?
种植牙作为缺牙患者修复的首选方案,是否能种植成功与种植体品牌的选择密切相关。面对市场上众多品牌,患者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
2025-09-18 15:06:00
泰安市中医医院针灸三科“浮针派福”义诊活动即将开始
鲁网9月18日讯四季之约,福友齐聚。每年的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的第三个周六上午举办春夏秋冬四季“浮针派福”义诊活动
2025-09-18 16:16:00
乌当区老年大学“AI课程”惊喜连连
“老师,下节课什么时候上?我今天没抢到位置,站在门口听了半节课!”贵阳市乌当区老年大学开学前两周,“老年教育AI专题培训班”成了学员们最“抢手”的课堂
2025-09-18 16:16:00
乌当区老年大学夜校苗族民歌公益班开课
夜幕刚降,贵阳市乌当区老年大学多功能大厅就飘起清亮的苗歌声,每周五晚上7时至9时的“非遗苗歌夜校”,成了校园里最暖的“夜间风景线”
2025-09-18 16:17:00
远大医药钇90登上国际舞台
在肝癌早期,肿瘤尚小时,因肝细胞无感觉神经,往往仅表现为腹胀、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极易被忽视;一旦进展到中晚期,肿瘤体积过大
2025-09-18 16:18:00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双眼皮术式?厦门美莱双眼皮享福利补贴
双眼皮手术作为医美领域较为成熟的项目之一,早已不是简单的“单眼皮变双眼皮”的技术叠加,而是融合了医学解剖学、美学设计与个性化定制的精细艺术
2025-09-18 16:50:00
青春期也会遭遇雄激素性脱发?大麦脱发医院国贸门诊部王姣姣:早识别早干预是关键
“妈,我的头发怎么掉得越来越多了?” 高中学生钱帅(化名)拿着沾满头发的梳子,一脸焦虑地跑到妈妈面前。面临着高考的压力
2025-09-18 16:51:00
济南耳鼻喉医院:突然听不见?警惕“突发性耳聋”!黄金救治时间只有72小时
济南耳鼻喉医院专家提醒:“早上起来突然一只耳朵听不见了,像塞了棉花,还嗡嗡响……”如果你或身边人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警惕——这可能是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
2025-09-18 16:51:00
倍守康健康管理公司总经理殷鸿业受邀参观科特迪瓦大使馆并达成战略合作 品牌国际化进程再添里程碑
2025年9月14日,倍守康(山东)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倍守康”)总经理殷鸿业先生,应科特迪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邀请
2025-09-18 16:53:00
北京家恩德运医院用医学点亮一位“无言”母亲的生育梦想
有一种母爱,无需言语,却能在绝境筑希望。芦女士(化名)因出生缺氧无法清晰表达,母亲成了她的 “声音”;遭两次宫外孕、双侧输卵管切除
2025-09-18 16:54:00
单县:“理论+实操”为羊肉汤产业注入新活力
大众网记者 张宁 单县报道9月17日,由单县总工会主办、单县头一锅餐饮公司承办的羊肉汤技能培训班举办,此次培训活动以提升职业技能
2025-09-18 18: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