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康熙在扳倒鳌拜以后做了哪些事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11 10:0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康熙在扳倒鳌拜以后,对鳌拜的处罚,有很多让人不太理解的地方。

为了搞清楚康熙是怎么处理鳌拜的,我们先来看两段史料。

第一段史料《清史稿·圣祖本纪》记载:“庚申,王大臣议鳌拜狱上,列陈大罪三十,请族诛。诏曰:‘鳌拜愚悖无知,诚合夷族。特念效力年久,迭立战功,贷其死,籍没拘禁。’其弟穆里玛、塞本得,从子讷莫,其党大学士班布尔善,尚书阿思哈、噶褚哈、济世,侍郎泰璧图,学士吴格塞皆诛死。馀坐谴黜。其弟巴哈宿卫淳谨,卓布泰有军功,免从坐。嗣敬谨亲王兰布降镇国公。褫遏必隆太师、一等公。”

另一段史料《清史列传·鳌拜传》记载:“但念鳌拜在累朝效力年久,且皇考曾经倚任,朕不忍加诛。姑从宽革职、籍没,仍行拘禁。那摩佛亦免死,革职拘禁。”

从这两段史料我们可以看出,康熙杀掉了鳌拜的两个弟弟(穆里玛、塞本得)和一个侄儿(讷莫),杀掉了鳌拜的一众党徒(班布尔善、阿思哈、噶褚哈、济世、泰璧图、吴格塞)。其余党徒和亲属分别受到“谴黜”及降职等处罚。

康熙在扳倒鳌拜以后做了哪些事情

不过,康熙却并没有杀鳌拜和他的儿子那摩佛(《清史稿》有的地方记载的是“纳穆福”),只是抄了他们的家,把他们拘禁起来。

按说,鳌拜是主犯,康熙最应该杀的人,就是鳌拜。但是,康熙却并没有杀掉鳌拜,反而只是把他拘禁起来了。而鳌拜的两个弟弟和一个侄儿,还有其他亲属,以及鳌拜的一众党徒,却遭到了严厉的处罚。

在鳌拜的一众党徒中,班布尔善是被处罚的最严厉的。《清史稿》记载:“(班布尔善)谄事鳌拜。及事败,王大臣劾奏班布尔善大罪二十一,坐绞。”

康熙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处理意见呢?

我们先不忙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再继续看看,康熙是怎么对待鳌拜的后代的。

《清史稿》对鳌拜的儿子有记载:“鳌拜死禁所,乃释纳穆福。”也就是说,鳌拜在禁所去世后,康熙就把鳌拜的儿子纳穆福(那摩佛)给释放了。

纳穆福被释放后,是怎么去世的,《清史稿》上并没有记载。不过,《清史稿》记载了康熙对待鳌拜孙子(应该就是纳穆福的儿子)达福的情况:“五十二年,上念其旧劳,追赐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以其从孙苏赫袭。苏赫卒,仍以鳌拜孙达福袭。”

就是说,在康熙五十二年的时候,康熙不但赦免了鳌拜的过错,还赐给他一等男爵(“阿思哈尼哈番”就是“男爵”的意思)的封号,先是由他的侄孙苏赫继承。苏赫死后,再由鳌拜的孙子达福继承。

可见,康熙对待鳌拜的后代,还是比较不错的。

到了雍正的时候,对鳌拜就更好了。《清史稿》记载:“世宗立,赐祭葬,复一等公,予世袭,加封号曰超武。乾隆四十五年,高宗宣谕群臣,追覆鳌拜功罪,命停袭公爵,仍袭一等男。”

康熙在扳倒鳌拜以后做了哪些事情

雍正恢复了鳌拜一等公的爵位。当然了,这个爵位,肯定会由鳌拜的后代来承袭。不过,乾隆的时候,又把鳌拜的一等公爵给他夺了,仍然让他恢复之前的一等男爵,由其子孙承袭。

乾隆夺了鳌拜的爵位,其实并不是有意要打击鳌拜的子孙,也不是鳌拜的子孙犯了错误。而是因为乾隆一向喜欢否定他爹雍正的所作所为,所以才会那么做。

总之,此后鳌拜的子孙,应该是享受到了鳌拜的福荫的。

我们再来说说,康熙为什么要严厉处罚鳌拜的党徒,却反而善待鳌拜及其子孙。

这是因为鳌拜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罪错。他的所有错误,都不过是因为康熙到了应该亲政的年纪了,他还舍不得把权力交出来。所以康熙很生气。而鳌拜的那些党徒们,性质则是不一样的。他们作为朝廷大臣,本来应该亲附康熙,但是他们却只亲附鳌拜。这一点,让康熙认为他们是不忠诚的表现。

作为皇帝,最在乎的,就是大臣是不是忠诚于自己。鳌拜不把权力交出来,是因为他太想帮康熙干那些事情了,并不是不忠诚的表现。而鳌拜的党徒们却明显地表现出不忠诚。所以,康熙要给予鳌拜党徒们严厉处罚,反而善待鳌拜,同时也善待鳌拜的后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1 11: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正大地对垒,康熙即使能获胜,恐怕也不会那么轻松。《清史稿·圣祖本纪》记载:上久悉鳌拜专横乱政,特虑其多力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是日,鰲拜入见,即令侍卫等
2024-06-25 18:16:00
康熙帝擒住鳌拜后,为何没有杀死他?
...五十二年,康熙帝还加封了鳌拜的子孙。参考资料:1.《清史稿》;2.《清圣祖实录》;3.《康熙帝传》
2023-08-29 13:27:00
...如今必须立先帝之子。多尔衮还欲多言,被鳌拜喝退。《清史稿·索尼传》记载:诸王大臣列坐东西庑,索尼及巴图鲁鳌拜首言立皇子,睿亲王令暂退。其实,鳌拜、索尼等人当时是想拥立豪格为帝
2024-06-25 18:16:00
乾隆在位六十年,为何称刘统勋为真宰相,乾隆:只因他终身不失正
...赶紧指挥轿夫平稳官轿,已免惊扰到官轿中的刘统勋。《清史稿刘统勋传》:三十八年十一月,卒。是日夜漏尽,入朝,至东华门外,舆微侧,启帷则已瞑。官轿平稳之后,侍从拉开官轿的轿帘察看
2023-09-02 09:56:00
明军收复失地,皇太极也是赢家
...阿敏溃逃,皇太极找到了收拾阿敏的理由。参考书目:《清史稿》
2023-08-22 06:19:00
自古皇家多无情,康熙的厚道有点特别
...,这也为日后他和康熙的兄弟情深打下了坚固的基础。《清史稿》记载:裕宪亲王福全,世祖第二子。幼时,世祖问志,对:“愿为贤王。”世祖异之。康熙六年,封,命与议政。当年,顺治帝对于
2024-12-09 16:42:00
《清史稿》的编撰者水平如何?
...任的态度,给来不及再正式编校的这版《清史》定名为《清史稿》,尽快交付刊印。当年9月3日,清史馆馆长赵尔巽逝世。《清史稿》当时印刷了1100多套,被编修者金梁卷走了400套,躲
2023-08-02 21:25:00
嘉庆扳倒和珅的时候,为什么不追究和珅党羽?
...的不担心这一点。那么,嘉庆当时是怎么做的呢?根据《清史稿》等史料的记载,当时嘉庆做了这几件事情。其一,对和珅的党羽不进行追究。《清史稿》记载,嘉庆扳倒和珅的第二天,就发布上谕
2023-08-17 06:56:00
李卫从芝麻官到正一品,他是怎么做到的?
...按总督例赐予祭葬,并赐其谥号“敏达”,以示尊崇。《清史稿·李卫传》:三年,病作,乞解任,遣御医诊视。卒,赐祭葬,谥敏达。我们都知道李卫在康熙年间出仕为官,当时仅仅只是一个靠捐
2023-10-11 15: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