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从6月下旬开始,在张新华手机里,每天都有大学生志愿者发来消息。“他们打听今年服务团暑期夏令营什么时候开始,有些直接报了名。”作为沂南县湖头镇孤困儿童服务团(以下简称湖头团)团长,7月初,张新华和志愿者们已经为针对全镇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举行的暑期帮扶活动做足准备。
在“心灵小屋”,何树伟与志愿者带孩子做手工。
作业辅导、心理疏导、兴趣学习……再过几天,全镇40多位孤困儿童就会来到志愿服务阵地——“心灵家园”,在志愿者们引领下,迎来丰富多彩的暑假。事实上,这已经是湖头团走过的第六个夏天。
孤困儿童的“新家庭”
“有些孩子的成长环境比较让人担心。”成团之初摸排走访回来,镇妇联主席何树伟哭过一场,她看到,因为生活困难、缺少关心,有些孤困儿童心理状态欠佳,还有些沾染了坏习惯,成了“问题儿童”。
40多名孩子的境遇牵动着湖头团每位志愿者的心。“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有一个温馨的‘家’,格外重要且迫切。”何树伟说。
因此,湖头团采取“一对一”的形式,60多名志愿者与40多名孤困儿童结对,在生活与学习上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地)帮扶。“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及时地观察孩子的身心状况和成长动态,对不好的现象及时进行干预。”张新华说。
何树伟经常将结对的女孩小红(化名)接到家里,与年龄稍大几岁的女儿同吃同住,共同生活。“两个孩子姊妹相称,关系好得很。”何树伟说,小红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性格也开朗了许多。
不可避免地,志愿者们也面对着一些法定监护人的不理解。“很多孩子跟着老人一起生活,出于多方面顾虑,一些家长不愿意让孩子与志愿者结对。”张新华坦言,碰到这种情况,志愿者只能多次登门拜访,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劝说。
孤困儿童参与红色研学。
“好在这么多年过去,我们用行动经受住了偏见,工作开展地顺利多了。”张新华说。
协同育人的“新合力”
要长效护航孤困儿童的成长,还需要科学引导监护人,提升他们的教育理念。
“这些孩子的祖辈,多数年老、体弱、文化层次较低。”张新华说,获得了监护人的信任后,湖头团组织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定期对家长进行人才观、儿童观、教子观宣传教育,引导他们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提高监护家教素养;同时,关注监护人健康问题,如果出现疾病,第一时间协助解决,形成监护人与志愿者协同育人的“合力”。
张新华带领开展孤困儿童帮扶活动。
与此同时,湖头团根据孤困儿童的个人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分类帮扶。针对缺乏关爱的孤困儿童,突出亲情陪伴与精神抚慰;针对生活困难的孤困儿童家庭,突出翻修房屋、添置生活用品等措施;针对有不良行为的孩子,突出心理辅导、红色教育等。“有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张新华说,“志愿者们劲往一处使,目的都是让孤困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志愿服务的“新阵地”
“志愿”二字,并非仅需情怀所能支撑,开展活动时往往还需要资金、场地等多种要素的支持。在湖头团成立之初,志愿服务缺少一个固定的场地,要举行兴趣培训、辅导功课等室内服务,曾愁坏了志愿者们。
张新华带孩子们做游戏。
转机发生在镇政府得知此事后——政府腾空原有餐厅220平方米改建“心灵家园”,提供场地支持,并协调爱心人士、本土企业家筹集爱心捐款15.5万元,完善“心灵家园”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10月,“心灵家园”正式挂牌成立。
“湖头镇高度重视关爱孤困儿童工作,并安排了专人对接湖头团,及时掌握情况,为志愿服务团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镇党委书记刘斌表示。
有了场地依托,不仅可以组织更丰富的集体活动,湖头团的一些优势也得以发挥。
“团里有教师志愿者27名,将近半数,几乎每一位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张新华本职也是一名教师,“现在,我们可以针对孩子不同的年龄、家庭环境、学习成绩、心理状态,制定了详细的分工对接方案,静下心,坐下来,对孩子进行一对一心理疏导。”
“硬件”在完善,人力也在壮大。据介绍,刚开始,有些沂南籍大学生自发来做志愿服务,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山东大学发起了“心泊津渡,梦栖沂蒙”手牵手关爱行动,每年都有不少来自全省各地,甚至省外的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成为志愿活动的“生力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6 17: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