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警惕校外培训消费陷阱!广东韶关发布消费警示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2-12-13 10:47:00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期,广东省韶关市12345热线接到多起涉教育培训领域消费纠纷投诉,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资质问题以及部分培训机构违规收费、退费难、“卷款”跑路等现象,市市场监管局、市消委会提醒广大家长和学生,在选择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警惕各类校外培训消费陷阱。

选择合法合规的校外培训机构

根据《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有关规定,学龄前儿童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阶段的营利性学科类校外培训属违规,广大消费者不要参加违规的学科类校外培训班,避免遭受损失。

要注意查看校外培训机构的证照资质,目前校外培训市场鱼龙混杂,在选择培训机构时要认准资质,尽量选择合法办学、口碑较好、长期从事培训工作的机构。

关注信誉和师资

在选择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时,要关注培训机构的信誉情况。消费者可登录教育部门官网,查看相关校外培训机构的信誉信息等,从中选择正规登记注册的培训机构报名。

此外,消费者还应实地查看培训班的师资力量、课程安排、授课方式、教学环境、硬件设备等情况,并可通过与其他家长、学生咨询,试听课程等方法,选定培训机构。

谨慎签订培训协议

消费者在选择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时,不要轻信夸大其词的宣传。在签订协议时要认真阅读条款,明确培训范围、费用、退费程序、培训时间、培训地点、教学环境以及师资情况等问题,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并详细规定违约责任,并要求在协议中体现。

签订合同时,要警惕各类“优惠陷阱”“退款陷阱”,不要相信“包过”“命题人授课”“通过率百分百”“包教包会”等过度宣传、虚假宣传,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

避免一次性高额缴费

消费者在选择校外培训机构时,尽量选择短期付款方式,避免一次性高额缴费,要仔细查看分期付款合同,严防分期变贷款,谨慎选择或不选择“培训贷”等信贷产品,要拒绝培训机构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或者60课时的收费,避免遇到培训机构倒闭或者卷钱跑路的情况,造成经济损失。

索要凭证积极维权

消费者在培训机构缴纳培训费后,要及时索要正规发票,发票上要加盖与培训机构名称一致的印章,合同和凭证在培训期内要妥善保管。

市市场监管局、市消委会倡议:

校外培训机构经营者应诚信经营,不得以诱导、欺骗等方式销售产品和服务,要尊重消费者知情权,不得擅自更改教学内容,不得故意拖延退费或设置不合理扣费项目等,妥善处理消费纠纷。

同时,市市场监管局、市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发生校外教育培训类消费纠纷时,请及时与商家进行协商,协商不成时请拨打12345投诉举报电话或向当地消费者组织寻求帮助,还可通过申请仲裁或采取司法途径解决。

(供稿:广东省韶关市市场监管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3 17:1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 通讯员 刘晓霞1月15日,从烟台市消费者协会获悉,临近年底,消费市场的购物大促将迎来热潮,面对网上花式多样的促销手段,烟台市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
2025-01-15 19:31:00
...23日,成都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成都旅游协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增强维权意识,问价看价的同时还要询问或查看计价单位,避免落入个别商家的报价标价陷阱。据悉,近期有部
2024-04-23 19:14:00
大众网记者 屈晨晨 通讯员 刘晓霞 烟台报道临近年底,消费市场的购物大促将迎来热潮,面对网上花式多样的促销手段,为了防止大家被骗,烟台市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小心“花式促销”
2025-01-03 16:21:00
...,有效规避消费风险和消费纠纷,西安市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重视食品安全 厉行节约之风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与浪费问题不容小觑。一是购买食物时要注意食品来源渠道、生产日期、保质
2024-12-30 20:32:00
...范意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烟台市消费者协会发布十大消费警示,涉及预付式消费、老年人消费、医疗美容、定金订金、网络传销等方面,提醒广大消费者规避消费风险。消费警示一:预付式消费
2024-08-16 18:24:00
...恶劣的社会影响。对此,4月28日,河南省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青年学生消费者理性考虑超前消费,审慎选择贷款机构,避免陷入不良“校园贷”陷阱。首先要树立正确消费观念,
2023-04-29 08:56:00
...始了花样繁多的促销活动。10月27日,淄博市消保委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理性购物,科学消费,谨防购物陷阱。直播购物有风险,切勿冲动消费“直播购物”“网红带货”已成为时下流行
2023-10-28 09:58:00
科学理性消费 警惕消费陷阱
本文转自:亳州晚报市监部门发布消费提示科学理性消费 警惕消费陷阱本报讯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将至,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谯城区市场监管局发布消
2024-03-13 10:52:00
非法贷款中介蠢蠢欲动 银行警示陷阱
“节后银行降息,贷款利率低至2%”“消费贷、经营贷均可办理,最长五年”……贷款中介再次蠢蠢欲动。10月8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为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多家银行
2023-10-08 23:4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