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带毒的蚊子引发这“热带病”,南方网友加班加点看科普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8-03 05:41:00 来源:VISTA看天下

原标题|基孔肯雅热暴发,到底有多难受

作者|莫奈

发热、关节肿痛,当这些症状出现的时候,人们还不太在意;随后,关节痛的情况弥漫全身,身上还开始出了一些皮疹——这时候人们就意识到,应该不只是普通的流感或者发热类疾病。

这些基孔肯雅热的典型症状,正在被越来越多人熟知。7月份,南方多个城市都被这个名字绕口的急性传染病刷屏,不断有网友分享他们得了基孔肯雅热的经历和感受,让人们对这种此前知之甚少的“热带病”有了新的认识、敬畏和防范。

带毒的蚊子引发这“热带病”,南方网友加班加点看科普

基孔肯雅热重症发生的高风险人群

实际上,基孔肯雅热虽然传播速度快,但是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而且能在一到两星期后自行恢复。更值得重视的,是基孔肯雅热有可能带来的后遗症,以及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类似的病毒将不再罕见。

01

带毒的蚊子

基孔肯雅热最开始进入公众的视线,源于7月8日,佛山顺德区监测发现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病例,患者从斯里兰卡务工返乡。随后,更多的本土病例出现。

截至7月26日24时,广东省累计有4824例病例,其中,已治愈出院和解除医学观察的有3224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

发热、关节痛、皮疹,这是基孔肯雅热的三个典型症状。从发病情况来看,它跟普通的感冒确实有些相似,不过基孔肯雅热所伴随的皮肤和关节痛的信号会更明显。

该病毒的传播,源于一种体型瘦长的蚊子——伊蚊,包括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它们的身上有着一格格的白色斑点,前者也叫花斑蚊。

带毒的蚊子引发这“热带病”,南方网友加班加点看科普

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图源:云南疾控

其中,埃及伊蚊是跟人更亲近的“家蚊”,它们主要栖息在避风、阴暗的地方,像卧室的床底、墙角、碗柜背后等等,就连悬挂着的汗渍衣服都会藏着其身影。

蚊子虽然脆弱,一旦温度改变就会很快消失,但是他们的繁殖能力强,尤其是伊蚊,一周左右的时间就能繁殖下一代,而且24小时都处于活跃状态,这让它们“作恶”时间大大增长。

蚊子带上基孔肯雅病毒(CHIKV)以后,就变得凶狠多了。

首先,病毒会在蚊子体内增殖,随后,在蚊子叮人以后,人也被感染了,基孔肯雅病毒在人体内又会大量繁殖发育,等病毒达到一定量时,释放到循环系统,器官逐渐有了反应。

带毒的蚊子引发这“热带病”,南方网友加班加点看科普

病毒达到一定量时,释放到循环系统,器官逐渐有了反应/图源:华山感染

大约一到两天后,人体可感的症状逐渐出现,也就出现了上述的发热、出疹或者关节痛的不适。一般来说,病毒在人体出现症状的10—12天内就会消退,最长不会超过一个月的时间。

所以,人和人之间的正常接触并不会传染该病毒,但是蚊子会通过叮咬进行传播。

尽管,这是基孔肯雅第一次大范围被国内大众熟知,但在医学界,它早就被监测和认识到了。1952年,基孔肯雅热在非洲首次被发现,马孔德语Chikungunya的意思是“痛得将身体弯起来”,形容得病的患者会痛得将身体蜷曲。

然而,这个病毒是怎么漂洋过海,逐渐传播开来的?

根据华山医院感染科的文章,2005年左右,在印度洋西部的留尼汪岛上,基孔肯雅热来了一场惊人的大暴发。全岛近三分之一的人感染,这次疫情中,病毒发生了一个重要突变,从主要靠“埃及伊蚊”传播变得更容易通过“白纹伊蚊”传播。这个改变一下子扩大了传播范围,从此病毒不再是非洲、亚洲的小众疾病,而是全球都能传播的传染病。

带毒的蚊子引发这“热带病”,南方网友加班加点看科普

基孔肯雅病毒传播周期

因此,一般而言,基孔肯雅热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但近年来,流行范围有扩大的趋势。

即使是在中国,基孔肯雅病毒此前也并不陌生。

2008年,中国首次发现输入性的基孔肯雅热病例,2010年10月,南方就曾出现小范围的社区疫情。

02

感染与防治

今年以来,广东的天气普遍多雨、炎热,知乎医学科普博主李旸告诉南风窗,下雨过后,由于当地普遍潮湿,积水很难散去,给蚊子带来了天然的繁殖场所。顺德区疾控中心的调查也发现,70%的病例居住地周边500米内存在未及时清理的积水容器,如废弃轮胎、花盆托盘等,为蚊虫孳生提供了温床。

蚊子的活动有相对活跃的高峰期,资料显示,日出前后和日落前是白纹伊蚊叮咬的高峰时段。所以,有不少社区发布通报,希望居民能相约在同一时间段一起点燃蚊香,目的就是希望能在高峰期将蚊子“赶尽杀绝”。

而相对好的消息是,目前顺德报告的病例均为轻症。尽管病例还在增长阶段,但是在社会防控力度增加的情况下,基孔肯雅热也逐渐为公众所了解,预防力度也在增加。

带毒的蚊子引发这“热带病”,南方网友加班加点看科普

基孔肯雅热防控孳生地“五清五倒”/图源:佛山疾控

此外,同样是由蚊子带来的病毒,登革热也会被与基孔肯雅热进行比较,那么,两者的不同在哪里?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风湿科医生聂顺利告诉南风窗,登革热的流行区域会相对更多一些,以他所在的武汉市为例,长期会接诊到登革热的病人,但基孔肯雅热的病例则很少接触;同时,感染登革热的情况通常会更严重,因为患者会出现出血的情况,程度严重的话还有血浆渗漏的风险。

此外,“双重感染”的情况也值得重视。也就是说,一个人同时、或在很短的时间内先后感染了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急性情况下,基孔肯雅热的危险性不如登革热大,但如果两者都存在,那情况就更严重了。”

带毒的蚊子引发这“热带病”,南方网友加班加点看科普

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典型症状/图源:广州日报

值得一提的是,聂顺利认为,实际上,基孔肯雅热并不吓人,可防可治。但遗憾的是,以前足够正视和了解该病的医生并不多。临床上,基孔肯雅热被误诊的情况比较普遍。他提到,在这次新闻出来之前,平时关注基孔肯雅热的医生不多,“如果医生都不知道这个病,就没办法去诊断它。”

在急性发作期以外,基孔肯雅热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带来的后遗症。

03

“后遗症”更值得关注

基孔肯雅热特别的地方在于,它停留在血液里的时间不长,一般是10天左右就会被清理掉。但是,病毒还会在关节里“作怪”。

聂顺利告诉南风窗,人们需要关注基孔肯雅热带来的慢性关节炎后遗症。“由病毒引起的慢性关节炎并不多,基孔肯雅热是其中一个。根据目前的统计,发生的概率在40%~80%,学者认为它跟基因、年龄等因素有关,但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原则上讲主要还是跟年龄有关。”

基孔肯雅病毒不仅在关节里停留的时间长,而且会改变滑膜、肌腱等组织,带来长时间的关节炎症。所以,有些病人有着风湿关节炎的症状,但是类风湿因子却是呈现阴性的结果,就有可能是以前感染的病毒留下的后遗症。“对风湿科医生来说,由基孔肯雅热引起的慢性关节炎,需要跟抗体阴性的类风湿关节炎进行相互鉴别,不然会引起混淆。”

带毒的蚊子引发这“热带病”,南方网友加班加点看科普

基孔肯雅病毒不仅在关节里停留的时间长,而且会改变滑膜、肌腱等组织,带来长时间的关节炎症/截图自:广州日报

医学界关于基孔肯雅热的了解逐渐增多,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其实也因为外部环境的流行强度变高。

今年以来,留尼汪岛再度暴发基孔肯雅疫情,这个地方人口有87万,至今有5.44万人确诊,其中28人死亡。这一轮疫情,还蔓延至南美洲、欧洲等地。

此外,印度、孟加拉国也纷纷出现了基孔肯雅热传播的情况。流行的范围越广,人们在旅行、出外务工时受到感染的机会也就增加。

7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警告,基孔肯雅热病毒正在全球多地扩散,已有119个国家报告病例,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

带毒的蚊子引发这“热带病”,南方网友加班加点看科普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警告,基孔肯雅热病毒正在全球多地扩散

另一个“帮凶”,是气候变暖,加速了蚊媒病毒的传播。寨卡病毒、登革热病毒、基孔肯雅热都是蚊媒病毒,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从海拔和纬度上看,蚊媒病毒的传播范围都在增加。

一般认为,寨卡和登革热病毒在日平均气温30℃左右传播最快,现在,能达到这些气温的地区在增多。

中国绿发会的一篇科普文章提到,随着气候变暖,以前人们认知里的凉爽地区也会出现蚊虫,巴西南部城市就是典型的例子。根据预测,到2050年,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的病毒传播季节将延长两三个月,另一座城市累西腓将延长两个月。

这一次输入中国南方的基孔肯雅热病毒类型,是一种印度洋流行株,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印度洋型特别容易被伊蚊传播,传播效率特别高,很多因素叠加起来,导致我们这次疫情超过了历史上几次小的暴发流行”。

病毒如此猖狂,医学界也想了各种办法攻克病毒。

2023年,法国药企Valneva研发了一款名为Ixchiq疫苗,获得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使用,这是全球首款基孔肯雅病毒疫苗。获准临床使用的人群为18岁及以上、感染风险较高人士,但是,在实际使用阶段,一些老年人出现了不良反应,引起了全球公共卫生部门的警惕与注意,现在,疫苗还没进入广泛应用阶段。

带毒的蚊子引发这“热带病”,南方网友加班加点看科普

法国药企Valneva研发的Ixchiq疫苗

目前为止,多数烈性蚊媒病毒均无有效疫苗和针对性治疗药物。基肯孔雅热没有专门的特效药,只能在发病后进行对症治疗,缓解病痛。

蚊子给人类带来的困扰,可以想象还会持续。

李旸告诉南风窗,消灭积水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比如,人们习惯把闲置的花盆、水桶放在室外,其实可以反扣在地上,避免带来无法消散的积水。

“无积水就无蚊虫,无蚊虫就无基孔肯雅热”,在预防基孔肯雅热的小册子上,写着这么一句话。

文中配图部分来源于网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身上突然不明原因痒一下、又红又肿:不是蚊子咬的
...丨Denovo 科普作者审核丨孙定炜 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热带病与慢性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策划|丁崝责编丨一诺责任编辑:落木文章内容举报
2024-08-12 19:15:00
科普过寄生虫的我,因为吃鱼生进医院了
...海也只有一个地方可以,就是位于瑞金医院隔壁的中科院热带病研究所,圈子里人简称上海所,另一个可以检查的地方在北京,是国家所。(注:目前还是有一些科研机构可以检测的,只是很少为人
2024-01-22 11:13:00
【世界被忽视热带病日】团结、行动、消除热带病
2024年1月30日是第5个“世界被忽视热带病日”,宣传主题为“团结、行动、消除”。什么是被忽视的热带病?被忽视的热带病(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
2024-01-31 11:49:00
第七届消除热带病监测响应体系研讨会在沪举办
...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姜泓冰6月17至19日,为推进全球消除热带病进程,促进热带病监测响应体系建设与合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联合研究中心)联合世界
2024-06-21 14:06:00
...。登革热是热带及亚热带国家和地区常见的传染病,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痛等,重症病例会出现出血、休克、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我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
2023-02-20 05:28:00
关注“世界被忽视热带病日”(专家话健康)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程盼盼被忽视的热带病(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NTDs)是一种古老的致贫疾病
2024-01-29 10:25:00
世界卫生组织15日宣布,将坏疽性口炎正式列入被忽视的热带病名单,这在应对世界上被低估的一项卫生挑战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坏疽性口炎是一种严重的口腔和面部坏疽性疾病,主要影响极端贫困
2023-12-17 02:48:00
多国消除热带病获重要进展
...瓦努阿图和乌干达等8个国家去年均消除了一种被忽视的热带病。这使得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取得类似成绩的国家数量达到近50个
2023-02-17 06:25:00
...贸环境,正在公共卫生领域引发混乱。谭德塞以被忽视的热带病为例警告说,这类疾病影响逾10亿人,对最贫穷和最边缘化社区危害尤为严重,而在应对这类疾病方面取得的进展面临倒退风险。世
2025-05-02 13:4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河堤路送油、小区里寻车、路口还失物——蓝田公安国庆假期“暖心日志”
国庆黄金周,当千家万户沉浸在出游赏景、阖家团圆的喜悦中时,蓝田县公安局全体民辅警始终坚守岗位一线:从清晨的街头巡逻,到深夜的点位驻守
2025-10-08 14:34:00
大皖新闻讯 日前,“晓华理发店已没了爆火时的人潮”的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第一,话题阅读量达到2.8亿,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2025-10-08 15:49:00
大皖新闻讯 10月7日晚8时许,国庆返程高峰仍在持续。安徽交控集团宣城中心广德收费站出口车道出现异常一幕:一辆小轿车以极低速度缓缓驶入车道
2025-10-08 15:51:00
摄制丨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记者王育民郭宝强 万里山河披锦绣,九州同庆贺华诞。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刻,有一种选择叫“我在岗”
2025-10-08 17:54:00
河北新闻网讯(赵继坤)10月8日,从河北高速集团指挥调度中心获悉,14时至21时将迎来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波返程小高峰,首都环线高速密云方向
2025-10-08 18:29:00
国庆假日,楼上装修噪音引发矛盾,社区网格员放弃假日出行,上门劝导。10月8日,迎泽街道双塔西街二社区成功调解一起邻里纠纷
2025-10-08 18:32:00
动身前,让AI一键生成行程规划和攻略;游玩中,边逛边听AI的景点讲解;逛完后,用AI制作精美的旅行Vlog……双节假期
2025-10-08 18:32:00
68岁老人扭伤了腿,无法起身,情急之下向网格员求助。国庆假期,网格员带娃去二龙山游玩,途中接到电话立刻折返,与物业人员合力将老人送到医院
2025-10-08 18:32:00
一张冒充燃气公司的通知,让江阳小区居民王师傅花费数百元购买了新型燃气设备。网格员在走访中敏锐察觉异常,及时介入,协助核实情况并报警
2025-10-08 18:33:00
国庆假期,我市一对新人结婚时,在酒席上摆了“敬老席”,免费宴请小区7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场婚宴办得浪漫且热闹,还增添了浓浓的邻里情
2025-10-08 18:33:00
“太原之行太棒了,下次还会来!”10月8日在太原机场候机楼内,广西游客柳思晓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附带几张景点打卡的照片
2025-10-08 18:33:00
连续阴雨天,担心校服干不了,10月7日,居民王女士给孩子清洗校服后,将其搭在“小太阳”取暖器上烘干,没想到衣服被烤焦,差点引发火灾
2025-10-08 18:33:00
老人有高血压,未按时服药,很快出现不适症状。这样的情况,网格员多次遇到。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和泽苑社区与社区卫生服务站举办的知识讲座上
2025-10-08 18:33:00
长假期间,居民高女士陪护生病住院的母亲,独自在家的高龄父亲却电话联系不到,分身无术的她求助社区。天朗美域社区网格员每日入户帮忙照顾
2025-10-08 18:33:00
节日我在岗丨市水库管理处:加强巡查监测 保障水库安全运行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周贤林)受连日降雨影响,十堰市水库管理处管辖的7座水库水位明显上升。节日期间管理处职工节日期间坚守一线保障水库安全运行
2025-10-08 2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