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带你了解“雍纠之乱”与“人尽可夫”的典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2 19:12:00 来源:戏说三国

带你了解“雍纠之乱”与“人尽可夫”的典故

雍纠剧照

鲁桓公十五年,郑国发生了著名的历史事件“雍纠之乱”。雍纠之乱导致郑厉公被赶下台,太子忽郑昭公重新成功复辟,继而郑国权力重新洗牌!

这一年,对于郑厉公而言,是作为国君的第五个年头。五年来,郑国可谓是兵连祸结,国势日衰。作为国君,郑厉公受够了宋国的盘剥之苦,更尝到了战败国破的巨大耻辱,但这一切,他都归罪于祭仲的专权误国!祭仲,成了郑厉公下一个斗争的对象!

郑厉公的自负,让他蒙住了眼睛,并将智慧限于眼下,由此放弃了更多更好的选择!雍纠之乱就是由郑厉公自寻烦恼、亲自导演,进而自讨没趣且自食其果的一场闹剧!为了除掉祭仲,夺回权力,郑厉公找到祭仲的女婿雍纠,一起商量如何除掉祭仲。这位雍纠,大概是郑厉公母亲侄儿之类,在郑厉公登上国君宝座后,由宋入郑,做了郑国大夫,并被郑厉公引为亲信的血亲。郑厉公与雍纠寻思的计策不外乎就是在郊外设一场“鸿门宴”,由雍纠请出老丈人出城宴饮,席间摔杯为号,埋伏的刀斧手闻令而动,砍死祭仲。可以想像,郑厉公是多么的期待这个场景!

但是,如何让祭仲能参加这场“鸿门宴”却是大大的难题!因此雍纠需要借助于祭仲的女儿,雍纠的老婆!也许只有女儿、女婿一起去请,祭仲才能勉强出行。为此,雍纠必须去做老婆的工作,并且一定要让自己的老婆按自己事先设计好的话术去诓骗祭仲。但是,历史上大凡师心自用的计谋,往往费心于丝丝入扣的环节,但越是需要丝丝入扣的环节就越是破绽百出。雍纠肯定是去央求老婆,要如何如何地去请老丈人,但正是雍纠精心粉饰的心机,让自己的老婆察觉到了一样的味道!

雍纠来到郑国时间不长,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祭仲也是为了笼络雍纠,才把女儿雍姬许配给雍纠。也该祭仲命大,这位女儿不但聪明,还能在关键时刻救老爸一命。雍姬发现异常后,深感不安,一边是老爸,一边是老公,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去问母亲。雍姬见到母亲,提出了一个疑惑:“父亲和丈夫谁更亲?”,雍姬母亲也不含糊,答道:“是男人都可以做丈夫,而父亲是唯一的,这怎么能比?”这下,更加坚定了雍姬“大义灭亲”的勇气,于是来到祭仲身边,告诉老爸:“雍纠放着家里方便不宴请父亲大人,而是千方百计请您去郊外,我想不明白,所以才告诉老爸”。祭仲一听就明白,这一定是郑厉公不满于自己专权,才与雍纠设计陷阱,让自己去钻!

带你了解“雍纠之乱”与“人尽可夫”的典故

雍姬剧照

这时的祭仲,权倾朝野,当然不是好惹的!但如何杀掉雍纠,才对自己最有利?老谋深算的祭仲对此颇费思量!祭仲寻思,杀雍纠不难,难在杀了雍纠,又如何自安?那郑厉公也不是好惹的。其次,郑厉公如果知道祭仲杀了雍纠,只要在君位一日,祭仲就会面临生命威胁一日。更为糟糕的是,杀了雍纠,该如何向宋国交代?如何向雍氏交代?即使不考虑宋国和雍氏的威胁,在郑国境内,作为一国上卿,郑国百姓会如何看待自己?自己又如何能面对朝野质疑?想到这里,祭仲先是浑身发热,反复斟酌!但毕竟姜还是老的辣,祭仲迟疑之下,便下决心让自己先冷静下来,求得万全之策。

祭仲于是好生安慰女儿!让女儿不动声色,回到自己家中。祭仲告诉女儿,回去告诉雍纠,再过些时日,等到春暖花开,天气和顺,为父一定受邀前往郊外宴饮,如此这般。雍姬回家后,祭仲开始抓紧谋划。

第一招,就是寻找郑厉公的替换人选,对于祭仲,首选还是太子忽。于是派出使者,前往卫国与太子忽联系。祭仲致意太子忽,郑厉公为政暴虐,郑国境内啧有烦言,都希望太子忽回国执政。祭仲作为内应,也希望太子忽能积极联合国内公室成员,一旦有变,共同迎回太子忽继承大位。《春秋》记载,这年五月,郑厉公被赶走,六月十八日,太子忽,也即郑昭公由卫国回国,第二次登上国君宝座。

第二招,就是积极联系反对郑厉公的内部势力,形成统一战线,做好军事准备。为什么这么说,鲁庄公十四年,也就是十七年之后,郑厉公重新杀回郑国,夺了君位。郑厉公成功复辟后,杀了公子阏,逼死叔父原繁,判强鉏刖刑,对参与雍纠之乱的公族进行了一番清洗。由此可见,雍纠之乱,祭仲一定是做足了公族成员的工作,公族成员或者中立,或者参与了赶走郑厉公的军事行动。同时也可以看到,郑厉公战斗能力出众,祭仲非常小心处理,也是情理之中。

第三招,设计杀死雍纠,诱出郑厉公出城,并赶走郑厉公。从《左传》来看,祭仲杀雍纠,“尸诸周氏之汪”。何为周氏之汪?所谓汪,就是死水坑,也就是现在农村中常见的涝坝。而周氏,一定是封地,据称周平王有一子封于今天河南叶县,是周氏的源头之一。如果是这个周氏,说明祭仲与同是姬姓的郑国大夫联合了起来,共同对付郑厉公。雍纠暴死于周氏之汪,也许就是祭仲引蛇出洞的计谋,郑厉公寻衅周氏,不料中了埋伏,只好带上雍纠尸体,战败逃亡。先是去了蔡国,后来占据栎邑,成为再次复辟的大本营。

至此,《左传》为雍纠之乱画了句号,也留下了伏笔。按理,祭仲三次更立郑国君主,尤其杀掉雍纠,赶走郑厉公,与郑厉公结下了天大的仇怨。可是,郑厉公在公元前680年,也即鲁庄公十四年复辟后,祭仲一族如何处置,竟没有一点记录。据《史记》记载,祭仲死于鲁庄公十二年,是不是寿终正寝不得而知。

但是,阅读《左传》,给人一种感觉,祭仲智慧超群,工于心计,见于事先,尤其善为自谋,是权臣,更是投机分子。但正是由于《左传》所述祭仲智计无双,料事如神,尤其雍姬母女对话,事出闺阁,又堪为经典,这让我们或者相信,祭仲一族平安度过了郑国内乱,祭仲子孙或者就是《左传》郑国历史的见证者和传播者。

带你了解“雍纠之乱”与“人尽可夫”的典故

祭仲剧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2 20: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春秋小霸王的郑国为何突然就熄火了
...听过吗,“只要资产大,女儿不愁嫁”。(这便是“人尽可夫”的由来。但经过历来的应用,这个词却成了形容放荡不检点的女人。)于是就告诉了祭仲,祭仲就先把他女婿杀了,并把这事刊登在各
2024-06-11 10:13:00
古代女性在父权与夫权之间的挣扎
...之间,女性想当然的选择父亲。春秋最知名的典故“人尽可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郑国的祭足擅权,郑厉公很讨厌他,就让祭足的女婿雍纠刺杀岳父,一边是君主,一边岳父,雍纠选择了忠君,
2023-12-29 05:17:00
丈夫和父亲必须死一个咋选?大臣妻子一句话解决,自此诞生一成语
...的抉择中,作出了像孟子那样的决定,从而产生了“人尽可夫”的典故。那么,这位女子究竟是谁?她到底做出了怎样的义举,才在史册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不到黄泉,不相见也据说,春秋时期的
2024-08-14 14:05:00
夫君与父亲只能活一个,她做的选择被骂千年,产生一成语流传至今
...女人商量,你真是死得活该。”这个故事就是成语“人尽可夫”的来历。《左传·桓公十五年》记载: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所以说
2025-02-16 16:44:00
父亲丈夫必死一个,女子问母亲怎么选,母亲一句话诞生一千古成语
...在流传过程中,这个词语逐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人尽可夫”,一字之差,意思却相差千里。至于“人尽可夫”是什么意思,自然不必多做解释,相信大家都懂。文章最后,那么问题来了,雍姬的
2024-09-06 11:36:00
郑国衰落:祭仲与郑厉公的权力斗争
...父亲只有一个。你何必还要进行比较呢?”这就是“人尽可夫”的来源。雍姬听了母亲的话,心中有了决定。她不能背叛自己的父亲,也不能让丈夫伤害他。于是,她决定将丈夫的计划告诉父亲。当
2023-11-10 15:28:00
《三国演义》中,孙尚香嫁给刘玄德,她的结局如何?
...育之恩,将来也不会亏待自己。其二,孙尚香效仿“人尽可夫”典故,选择娘家江东,舍弃丈夫刘备。“人尽可夫”在现代是十足的贬义词,本意却是传统孝道的集大成者。这个典故出自《左传·桓
2023-05-30 08:42:00
春秋时期的“人尽可夫”事件:雍姬如何化解家族危机?
“人尽可夫”的主人公是雍姬。雍姬不姓雍而姓姬,祭(zhai)氏。她老爸是周公旦家老八的后裔祭(zhai)足,雍姬的雍就随夫氏,她的老公就是雍纠。“人尽可夫”就是雍姬在老爸和丈夫,
2024-05-02 18:18:00
卫国第16任国君卫惠公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元年(鲁桓公十三年,公元前699年)二月,由于宋国多次向郑国索取财物,郑国实在不能忍受,于是联合并率领纪、鲁两国的军队和卫、齐、宋、燕四国联军交战,此战以四国联军兵败而告终。
2024-07-01 21: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物出道计划 | 水里“冒出来”的战国小钺钺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10-19 19:54:00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