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女性在父权与夫权之间的挣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29 05:17: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中国古代,束缚女性思想行为的教条最严厉的就是三从四德,还有班昭的《女诫》、宋若莘的《女论语》,都是努力教育女子柔顺、服从男权,所谓“在家从父,嫁人从夫,夫死从子”。

古代女性在父权与夫权之间的挣扎

男权又分父权和夫权,女性身处两座大山之下,遭遇到父亲和丈夫决裂或者对立时,就很容易处于两难之间,难以抉择。

纵观历史,可以发现两汉是父权、夫权的分水岭,两汉之前,父权占据上风,能够支配女儿的一切,到两汉之后,明显的夫权超越父权。因此,那些遭遇父亲篡夺丈夫之国的女子们,多数都要忍受思想上背叛夫权的煎熬。

父权至上的时代

因为三从四德在先秦时代并没有形成,在帮助丈夫还是父亲之间,女性想当然的选择父亲。

春秋最知名的典故“人尽可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郑国的祭足擅权,郑厉公很讨厌他,就让祭足的女婿雍纠刺杀岳父,一边是君主,一边岳父,雍纠选择了忠君,决定在郊祀的时候刺杀岳父,但是消息不慎被妻子雍姬知道。

古代女性在父权与夫权之间的挣扎

在丈夫和父亲之间,雍姬很纠结,不知道该怎么办,是给父亲通风报信?还是假装不知道让丈夫杀死父亲呢?

雍姬面对如此两难之地,艰难抉择的她就回去问母亲:父亲和丈夫谁更亲?她的母亲说:人尽可夫,但父亲只有一个啊!怎么能放在一起比较。

是啊!每个人都只有一个父亲,但是丈夫死了还可以再嫁嘛!雍姬下定决心站在父亲这边,就把丈夫的计划告诉了父亲,祭足就杀掉女婿雍纠,郑厉公听说后逃亡国外。

凭着一个例子说父权至上略显单薄,再说一个典故,齐国的辟司徒之妻,在乱军之中,辟司徒的妻子先问国君是否安全,接着问父亲是否安全,对丈夫却没有一句问候,可见,即使丈夫和父亲不是对立的,只要丈夫和父亲同时出现,先秦女性对父亲的关切也远在丈夫之上

辟司徒妻【宋·林同】君父今安在,谆谆免矣乎。可怜齐女子,不问辟司徒。

秦国的怀赢,被父亲嫁给了晋太子圉,太子圉想逃回晋国去,让怀赢跟着他走,怀赢回答“不敢从,亦不敢言”。让她背叛父亲她做不到,但是举报丈夫她也不忍心,两难之间,只好选择中立,既不负父亲,也没有负丈夫。

郑武公想消灭胡国,就把女儿嫁给了胡国国君,最后消灭女婿之国,这里面没人考虑郑女的想法,在春秋初期,做为父亲的郑武公想当然耳的支配着女儿的一切,郑女连抉择与否都没有留下记载。

古代女性在父权与夫权之间的挣扎

从这些典故中明显可以看出来,父权占据上风,不论在家还是出嫁后,女性都由父亲支配。女性们在娘家与婆家不能和平共处的时候,形势逼迫女性进行痛苦的选择时,在女性两难之间起到影响作用的,只能是她们身处时代的伦理观念、社会舆论来决定。

父权大于夫权,人尽可夫就是当时的社会主流思想,所以先秦的女性最终选择站在父亲一方。但女性在做选择的时候,会出现犹豫的情况,也说明了夫权悄悄的影响女性,在以后的社会中,夫权的威力越来越大,最终超越父权去支配女性。

夫权崛起的时代

到汉代,三从思想已经形成,《礼记·郊特牲》云:“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班昭·女诫》“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离”。都是强调女性专心事夫,忠贞专一。

先秦时代的女性遵从父权大于夫权的社会主流,当时父权对女性的控制,又变相的稳固、提高女性在夫家的地位,这样明显对男权不利,因此,开始强调“男女之别”以及女性的贞操观,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使男权对夫权的意识增强,同时使父权势力退缩,毕竟父权也属于男权,你想控制妻子,必然要放弃对女儿的支配权,从这方面来讲,夫权战胜父权也是符合男权发展趋势的。

因此,汉平帝的皇后王氏在父亲王莽篡夺夫家的利益时,才会有心理上的煎熬,觉得自己无颜面对夫家。和王皇后类似的还有后汉的曹皇后节、北周的皇后、隋朝的公主杨丽华,杨吴的太子妃、南唐的永兴公主李氏等等。

古代女性在父权与夫权之间的挣扎

当时的社会主流思想就是夫权最大,视夫为天,生为夫家人死为夫家鬼。因此,曹节才会愤怒的诅咒兄长不会长久,李氏才会听到别人叫她公主就涕留满面。

十六国时后燕的大臣兰汗,弑君自立,闺女兰氏嫁给了皇子慕容盛,兰汗要斩草除根,但是,闺女兰氏以夫为天,爱惨了丈夫,哭求母亲挽救慕容盛,乙夫人心疼女儿,就劝告丈夫兰汗留下女婿的小命,慕容盛全靠妻子才得保性命。

随后,慕容盛诛杀诸兰,连对他有救命之恩的妻子也要杀掉,还是他的母亲丁太后阻止,丁太后说不是兰妃我们都没命了,怎么能够杀她呢?慕容盛才作罢,到底没有立仇人之女为皇后,这恩怨情仇要怎么理得清啊!

古代女性在父权与夫权之间的挣扎

当然,还是有少数依从父权、夫死改嫁的,东魏权臣高欢的长女嫁给魏孝武帝元修做皇后,元修要逃走脱离岳父的掌控,就抛弃高皇后,元修被宇文泰杀后,高皇后就听从亲爹的意思,选择了风度翩翩的美男子元韶改嫁,从皇后到王妃,和先秦的怀赢一样哈!

高欢次女又嫁给东魏孝静帝元善见,随后兄长高洋杀死丈夫元善见篡夺皇位,高皇后被封太原公主,从皇后到公主,又改嫁兄长的宠臣杨愔。

猴格说

不管是父权,还是夫权,都在男权范畴内,并存于女性的生活中,一旦发生矛盾,女性就在父权和夫权夹缝中,面临难于取舍的左右为难境地,从古至今都无法摆脱······

想想阴魂不散的丁女德庞大的市场,就知道我们从来没有远离三从四德。

古代女性在父权与夫权之间的挣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9 08: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国色芳华:要不是玉露惨死五娘被家暴,何惟芳永不知女孩帮助女孩
...深的玉露惨死,她哭诉平等。和县主联合曝光,反抗父权夫权。遇见被家暴的五娘,这个命中注定和她一起女孩帮助女孩的女子,何惟芳仿佛明白人生不止自己好好活着,更要携手姐妹一起向父权时
2025-01-11 21:40:00
《小日子》播出过半,对父权的反抗,成剧作最大亮点,当代白鹿原
...了。而这部电视剧目前最大的亮点便是,如何反抗父权和夫权。反抗父权的部分,又明显大于反抗夫权的部分。当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最近几年来,电视剧市场当中,随着女性市场的到来,大
2024-03-20 10:59:00
“过度带入”大S家事,真是一种大病
...的角色期待。这种代入中,还隐藏着一种封建霸道父权、夫权凝视的视角,不管你大S是不是爱他,也不管他的粗暴、蛮横对你带来多大的伤害,但“他这样是为了你好啊” !大S去世,让人扼腕
2025-02-08 12:18:00
92年的热巴被骂剩女,这回击太爽了
...卵子不够活跃之后,孤零零的战役。出走的娜拉们不愿用夫权反抗父权羊之前写王柳云的中年出走,看到有宝子辣评她是「出走的娜拉」。先简单介绍下,娜拉是易卜生的戏剧《玩偶之家》的女主。
2023-08-17 11:05:00
《新生》死水式婚姻中不甘的一点泡沫
...激激情。如果说陈佳佳是对父权的反抗,那么苏倩则是对夫权的背叛。一个在父权的牢笼中被折断羽翼,被打包成攀附亲家的礼物;一个在婚姻的围城中被磨灭色彩,被修剪成孤独寂寞的“死水”。
2024-05-21 17:26:00
“柳丝梅绽正芳菲——初唐女性生活掠影展”即将在博物馆之眼开幕
...醒,她们不再甘心只做男权社会的附庸,而是冲破父权、夫权的封建宗法束缚,努力追求女性的权利和自由。她们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参与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将女性的智慧与美带
2023-09-19 17:05:00
细看了伊能静的书,才知道她和庾澄庆的糖有毒
...男性,接受的感情教育更像是一种责任和托管,是「接近夫权父权的爱」。他们或许有「人夫的平等的爱」,但真的不多,并且会最终随着孩子的出生和婚姻的长久逐渐被消解掉。而渴望爱人胜过夫
2023-06-01 12:58:00
出走不是童话,是一份改变的勇气
...,将家庭对女性的剥削与压迫展现得淋漓尽致。从父权到夫权,从妻性到母职,都凌驾于女性的自我意识之上,父亲让她顾着三个弟弟“别光想着自己中不中”,不依丈夫指令行事就是“懒” “不
2024-10-12 10:08:00
宋朝的大户人家挑女婿,不看出身看学问
...。 三、宋代士大夫大户人家的婚姻观评价1、家族本位与夫权至上宋代士大夫的婚姻观重视家族利益而轻视个人利益,个人利益绝对服从家庭利益,集体利益,否定个体的独立性。家族的荣辱在
2022-12-21 15: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