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吐蕃为何一直和强大的唐朝僵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02 21:5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强盛的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骄傲回忆,万国来朝的局面在如今回忆起来依旧是心潮澎湃,而且唐朝也是对外战争很是频繁的一个朝代,从唐王朝建立之初就开始了对外用兵。

吐蕃为何一直和强大的唐朝僵持

公元620年到公元630年唐朝与突厥发动战争,东,突厥灭亡,公元642到公元657年两国再次交战,西突厥灭亡,此后唐朝与边界上的各个国家都交过手,比如契丹、吐谷浑、高句丽还有吐蕃。

而吐蕃作为唐朝的劲敌屡屡进犯唐朝,而唐朝与吐蕃交战也是胜多败少,吐蕃位于现在的西藏地区,和唐朝是交界的,冲突是在所难免的一件事,但是看到地图以后人们会问一句,为什么吐蕃要向东扩张找唐朝的麻烦而不是向南进发去攻占肥沃的印度次大陆呢?

吐蕃为何一直和强大的唐朝僵持

一吐蕃与唐朝接壤

吐蕃是由松赞干布建立的新兴国家,本来在西藏地区分布着众多的小部落和小的国家,松赞干布继位以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首先他为了巩固政权,诛杀了毒死自己父王的凶手,并且在公元633年迁都拉萨建立吐蕃。而且他还向唐朝学习开始建立从上到下的一整套政治体制,他鼓励人们发展生产,统一度量衡,根据于田和天竺文字创造了吐蕃文。这样的一系列的举措促使吐蕃的国力日渐繁盛,所以两个大国碰在了一起,难免不产生摩擦。

二吐蕃与印度相隔

由于欧亚大陆板块和印澳板块的碰撞使得喜马拉雅山的附近隆起了巨大的山脉,吐蕃和印度就被这座山脉给隔开了,喜马拉雅山上终年积雪,气温非常的低,即便是现在全副武装的情况之下也要做好十足的心理准备,何况在当时条件要比现在落后的多,而且战争是需要大量部队投入作战的,这么多的人翻越喜马拉雅山也不现实。

吐蕃为何一直和强大的唐朝僵持

三唐朝富庶,人口众多

在古代,人口就是第一生产力,男人作为劳动的主力,统治者当然是希望越多越好了,毕竟中国直到清朝的时候人口才斗增至4亿人,在此之前顶峰之时也只有9000多万人,距离一亿还是差了些,那么在高原之上的吐蕃人口的稀少就可想而知了,而且中原地区的丝绸、茶叶也是吐蕃所需要的,抢的话永远都是一种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所以吐蕃一直与唐朝处于一种死磕状态。

四当时的印度很穷

印度直到被英国殖民以后才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但是印度境内依旧是四分五裂的,大小城邦不计其数,语言都有上千种,虽然印度土地肥沃,但是却没有得到良好的开发,如果要将当地的人组织起来进行生产,这样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而且耗时也长。还不如去唐朝捡现成的来的划算。

吐蕃为何一直和强大的唐朝僵持

五印度的气候很燥热

印度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小部分地区在亚热带,全年气候都非常之炎热,所以印度的野生动物非常之多,而且虽然恒河的长度比长江要短一些,只有2700千米,在印度境内的有2071千米,但是其水流量要比长江大上许多,在这样的气候之下,生长在高原的吐蕃人肯定是不能够适应的,其闷热多虫的地理环境就会让吐蕃人患上各种的疾病,而且还治不好,如果一旦形成瘟疫那就是一场灾难了。

唐与吐蕃的争斗从松赞干布立国开始一直持续了两百多年,吐蕃和唐是打了和,和了打。唐朝派出公主和亲也不起什么大的作用,摊上这么个邻居,唐朝也很是头疼,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吐蕃趁着唐朝内乱之际侵占了许多的唐朝国土,不过侵占容易,但是治理起来却是一个大问题,后来吐蕃发生内乱,直接连国也给亡了。从元朝开始,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就不存在什么争斗的问题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2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何吐蕃要持续二百多年攻打强大的大唐?
...敬的求亲吗?大唐也是心甘情愿的将文成公主嫁出去吗?松赞干布是吐蕃王朝的创建者,他就是文成公主进藏和亲的人。传说松赞干布聪明伶俐,多才多艺,为人沉稳,而且具有极高的军事才能,从
2023-01-28 19:19:00
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中国和波斯的互动
...到吐蕃,就离不开唐太宗的女婿、吐蕃王国的实际立国者松赞干布。大隋义宁元年(公元617年),松赞干布出生于降巴木决岭王宫,他的父亲朗日松赞,是吐蕃王朝第32代赞普。在松赞干布出
2023-10-26 15:35:00
为何说吐蕃王朝最强盛时期的君主不是松赞干布呢
...实力最强大,统治疆域最辽阔的时期,不是我们所熟知的松赞干布统治时期,而是赤松德赞统治时期。正是在其统治时期,吐蕃力抗大唐帝国、回纥帝国、阿拉伯帝国这三大帝国不仅没有落入下风,
2023-03-15 22:29:00
文成公主:大唐与吐蕃的和平使者
公元650年,松赞干布病逝,文成公主被逼迫要求殉葬。唐高宗李治得知此事后大发雷霆,认为这是对大唐的挑衅,他当场下令,要求吐蕃立刻将文成公主送回大唐。古人为了利益,与人交好,最喜欢
2024-02-23 12:32:00
为什么吐蕃王朝能够成为西藏文明的开端?
...于西藏历史了解的并不清楚,正常意义上,我们通常会将松赞干布称作吐蕃的第一位统治者,但是国家的建立并非一日之功,在松赞干布之前青藏高原上必然也有着一套类似于国家的统治机构,即便
2023-04-21 16:44:00
松赞干布娶文成公主前有妻子,为何文成公主的地位还如此高?
...唐朝时期,中原皇帝为了促进与吐蕃之间的关系,答应了松赞干布的请求,把文成公主送去与他和亲。自从文成公主到了吐蕃以后,中原与吐蕃之间的关系简直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文成公主还把
2023-06-15 12:57:00
吐蕃为何很快没落,无法长久繁荣
...在的时间足够的长,从公元638年(唐贞观十二年)八月间,松赞干布统治下的吐蕃王朝第一次在松州(今松潘)城下和唐朝比划过一次后,直到公元842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被刺身亡,吐
2023-07-08 21:17:00
吐蕃曾三次攻陷长安吗
...,吐蕃第一次攻陷长安是在公元628年。当时,吐蕃军队由松赞干布率领,向唐朝发动了进攻。唐军虽然奋勇抵抗,但是最终还是被吐蕃军队攻破了长安城,导致唐朝的首都被迫迁往洛阳。其次,
2023-07-19 21:35:00
吐蕃王朝为何在唐代时,出现一个短暂的兴盛时期
...任赞普也没有在史书上留下太多笔墨。一直到唐代盛世,松赞干布的出现让草原山的大部分部落臣服于他,而青藏高原也终于迎来了真正原因上的吐蕃王朝,那么松赞干布为什么能解决这个困扰各部
2024-04-20 17: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