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临时儿女”悄然兴起 从业者月入过万?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30 16:46:00 来源:极目新闻

年轻人经常会拿“一个人去医院看病”来评判孤独指数。对于老人来说,独自看病并不少见,很多老人都会因为排队时间长,不熟悉相关流程耽误了很多时间……如果子女不在身边,谁能为老人提供帮助?一种新职业悄然兴起。

所谓“临时儿女”是网络上兴起的新名词,也就是当老人需要独自去医院时,花钱雇来陪同挂号、引导就医、跑腿拿检查报告的陪诊师,这些陪诊师就扮演着“临时儿女”的角色,全程陪护不熟悉看病流程或行动不便的老人们,而他们的细心和靠谱,更为这个行业赢得了尊重。

有不少陪诊师在网上发布自己月入过万的经历,让这一新兴职业引起广大网友关注和讨论。

老人陪诊师,这类新职业悄然兴起

在人社部2020年发布的9个新职业中,“社群健康助理员”榜上有名,“为患者提供预约挂号、缴费、取药、办理住院手续等协助服务”就是其职责之一,这就是陪诊师的主业。

目前陪诊师这个职业在各大城市悄然“兴起”。小到为患者取号、陪同候诊、与医生沟通、交钱拿药,大到跨城市问诊……职业陪诊师几乎可以包揽病人看病的一切准备工作。

青海红十字医院护理部主任潘丽杰说,需要陪诊服务的大多是老年人和腿脚不便的患者,这主要是因为现在医院都采用的是智能化技术,加之老年人对就诊环境和程序不熟悉,这给老年人带来不小的“挑战”,尤其是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和腿脚不便的患者,他们最需要陪诊服务。子女在外地或者工作繁忙无法陪伴的老年人对于陪诊服务的需求也很大。

上海正迈入深度老龄化,户籍老年人口占比36.8%,而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我国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超过1.9亿。老人对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需求旺盛,但子女工作忙碌矛盾较为突出。

在此背景下,“花钱找人陪我看病”已经成了不少人的刚需,陪诊师这个职业在各大城市悄然“兴起”,而且不止在一线城市,全国多地都有陪诊师出现,并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其中。

如今,在手机应用商店搜索“陪诊”,就会出现多个陪诊APP,而大家熟知的大众点评、美团等APP,也有陪诊商家入驻提供陪诊服务。市面上的半天陪诊服务大多定价在200到300元之间,全天300到500元不等。从评价内容来看,不少都是工作繁忙的子女为父母请的陪诊。

“大部分客户都是老人的子女工作忙,老人也不愿意总麻烦子女请假,也有一些是从外地专门过来看病的。”“80后”陪诊师小李说,她白天跑陪诊业务,晚上就翻阅各类心理学、医疗服务类书籍,浏览科普视频等,学习相关知识。

小李对自己的评价是“身手灵活,肯学习,反应快”,她平均每天陪诊2个客户,一年以来,她的脚步几乎遍及上海所有的三甲以及部分二甲医院。

需要陪诊的不止老人

不仅是老人和小孩子,年轻人对于陪诊师的需求也十分旺盛。

独居是许多年轻人的常态,然而根据医院的相关规定,在大部分有创检查和手术之前,都必须有患者和家属共同签字。

“像是很多年轻人要做无痛胃肠镜,这种医院规定一定要有人陪同的,很多年轻人就是自己在大城市打拼,他们也会请陪诊师。”很多职业陪诊师表示,“我们也算是充当他们的临时家属了”。

来自厦门的贺旭,已经做了三四年的陪诊师,“大家总以为老年人需要陪诊的比较多,但其实单身男女青年也是陪诊业务的主要需求者。他们不想让家里人知道,也不想找跟同事帮忙,所以选择我们。”贺旭说,接送客户到医院、预约挂号、排号缴费、诊中陪同、记录医嘱……这些听起来就很繁冗的流程,她早已陪数百位客户做过数百遍。

月入过万并不轻松,九成收入在1万元以下

不少陪诊师在网上分享自己月入过万的经历,很多人以为做“老人陪诊师”是一项轻松的工作,唯一内容就是陪客户看病,无需任何专业背景或工作经验,“零基础也能入行”。

“临时儿女”悄然兴起 从业者月入过万?

图据网络

而在陪诊师小李看来,月入过万其实没有外人想象中的简单轻松,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小李已做职业陪诊师一年了,她表示陪诊师是一个需要专业知识的服务职业,必须熟悉各项就诊服务环节,提前和患者沟通病史,提醒准备物品,规划路线,确定到院时间,还需要关注各大医院最新动态,了解各家医院的专长和相关医保政策,摸清每个科室、检查室、缴费处的位置,学习医疗相关基础知识……

据据南都民调中心发布的《陪诊师职业调查报告(2022)》显示,有陪诊从业经历的受访者中,以女性从业者为主,占比超五成,90后、95后成为陪诊主力,占比近七成。从不同地区来看,受访陪诊师来自其他省会/直辖市的比例较高,占36.04%,其次是来自北上广深,占24.77%。薪资上,87.58%的受访者表示陪诊月收入在1万元以下,其中月收入5001-8000元的占37.04%;仅11.11%表示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

以上海为例,陪诊师岗位可选择公司不超30家,9成招聘起薪低于1万元。比如陪诊师小莉,每接一单大概在200元左右,每月大概能接20单,每月收入仅在4000元左右。除此之外,大部分陪诊师还有着工作时间长、客源不稳定、行业标准不统一、受到歧视等各种困扰。

因此,那些想把陪诊师当做兼职,赚点轻松钱的人,可能要重新考量了。

“陪诊师”职业也亟需规范

不过,由于目前陪诊机构的服务流程、内容等并未进行统一规范,存在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良莠不齐。有的老人找的陪诊师在服务期间玩手机,还跑错科室,陪诊服务结束后还说超时要加钱;有的陪诊师同时约了两位病人,就诊期间一会儿就不见人影了。

目前“陪诊师”还处于“无序”发展状态。“陪诊师”的专业规范、收费标准尚未出现统一要求,上岗门槛较低,服务和质量也得不到保障。而就实际来看,专业的“陪诊师”须具备一定的医疗等专业素养,同时要有一定的医疗资源等,这样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

如果遇到病患突发意外怎么办?发生违约或侵权情况时,双方责任又该如何界定?这些问题也亟需规范。如果不尽早规范,很容易出现异化、变味,比如有些陪诊师沦为新“黄牛”,为一己之私而误导甚至欺骗患者,最后坏了名声、毁了行业。

上海师范大学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教授郝勇表示,要让“陪诊师”这一新兴职业行稳致远,相关职能部门应适时将其纳入新职业分类,完善行业规范和标准,包括设置准入门槛、持证上岗、规范收费标准、建立备案登记制度等,并予以严格管理。只有更规范,才能促进行业更有序、更健康。

此外,郝勇建议“陪诊师”还需通过丰富医学素养、加强医疗知识学习,不断提升陪诊服务质量,做到根据患者病情及时引导和帮助患者“精准诊疗”,从而让“陪诊师”成为“多赢”的诊疗服务新职业。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0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新闻晨报】;年轻人经常会拿“一个人去医院看病”来评判孤独指数。对于老人来说,独自看病并不少见,很多老人都会因为排队时间长,不熟悉相关流程耽误了很多时间……如果子女不在身
2023-08-29 17:16:00
...爸妈,也能帮助老人解决实际问题。给老人当“假儿子”月入过万近日,辽宁大连的一男子组建“保镖团队”在社交媒体上走红。他们身穿黑衣,虎背熊腰,常常拎着礼品出现在养老院、老旧小区或
2025-09-21 08:21:00
...采访了解到,有的岗位招聘属于“挂羊头卖狗肉”;有的从业者凭借专业能力,成为个性化养老方案的定制顾问。专业人士建议,建立相关认证体系,让从业者有章可循、服务有标可依、监管有迹可
2025-04-22 07:43:00
...能、该守哪些规矩,让职业发展有章可循。更重要的是,从业者要卸下功利心,把服务放在首位。在医院里多些耐心搀扶,在诊室里多些细心记录,在沟通时多些暖心话语,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才
2025-07-23 16:02:00
学会三句话月入八千元?“电商捧哏”职业引关注
...时超过12小时。”马圆圆表示,女性和男性“直播中控”从业者在工作内容和工作技巧上并无差别,都是为直播服务。但女性通常更细心,在直播间氛围营造上,常有更多巧思和创意。除了活跃气
2023-12-13 10:01:00
...相关工作规范标准,推动老年人陪诊服务规范发展。养老从业者是后备人选近日,家住上海市杨浦区市光四村的94岁的张阿婆在家中忐忑地等待陪诊师。这是她第一次尝试使用陪诊服务。张阿婆的
2025-02-26 10:59:00
临沂市网约车从“月入过万”到“舍不得开空调”,别再盲目加入了
...,跑得久,就能赚到钱。”姜师傅说。 在和几位网约车从业者的谈话过程中,当聊到几年前的光景时,几乎每位师傅都是神采奕奕地讲述着不同的经历故事。但当聊起现在的处境,他们都表达出相
2023-06-18 23:07:00
“江苏95后男兽医做家政月入60万”冲上热搜
...就业”时代,家政创业成趋势家政行业需求走向高增长,从业者的薪资走高,优质人员的缺口却越来越大。有了58到家在数字化领域的暴涨,“跟细节较劲”也是令徐西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的关键。
2023-09-28 20:05:00
“00后”干家政月入过万,家政不只是大妈大姐的天下
...一样涌入“家政圈”的“00后”越来越多,目前中国家政从业者20岁~30岁占比和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逐年增加,给这一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从初出茅庐的小伙到运营管理者,我感觉自己
2025-01-08 12:0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低温保清洁
10月20日,太原市最低气温降至1°C,环卫工人在滨河西路清扫落叶,保障道路清洁。邓寅明 摄
2025-10-20 21:33:00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举办20周年特别活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刘芳)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近日迎来了20周年特别活动,“市民文化云端大讲堂”也正式启动
2025-10-20 21:54:00
《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研讨会在京举行
2025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
2025-10-20 21:42:00
10月20日,网格员在巡查时遇到一起交通险情。一名女子骑着电动自行车停车时,脚被挡风被绊住,没有及时撑住地,连人带车摔倒
2025-10-20 21:33: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王逸雯 田晶晶)线上手拉手,屏幕传友谊。近日,十堰市东风第七中学与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十六小学,开展了一场跨越千里的“民族团结手拉手”主题队会
2025-10-20 19:48: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一 | 10月25日举办
学术支持单位: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单位: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展览时间
2025-10-20 19:44:00
山东烟台一烤肉店用玉米做燃料引争议 店家回应:不认为是浪费,帮农民打开销路
大皖新闻讯 近日,山东烟台一家烤肉店通过社交平台发视频称,店内使用玉米作为燃料,引发争议。对此,10月20日,店家回应称
2025-10-20 19:29:00
“她的故事”中英创作对谈在武汉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日前,“她的故事”中英创作对谈活动在武汉举行,来自中英双方的创作者与文化学者共同探讨女性叙事
2025-10-20 18:23:00
“噗”地一声,异物弹出!这堂课让孩子练出硬核救命技能
大皖新闻讯 “双手环住腰部,肚脐上方两指,快速向上向内冲击!用力!”10月18日下午,合肥市公共卫生管理中心内,一场生动的急救培训正在进行
2025-10-20 18:54:00
泰山体育:碳纤维体操器械“领航”,世锦赛绽放“中国智造”光芒
备受瞩目的第53届国际体操联合会体操世界锦标赛于10月19日在印尼雅加达正式启幕。作为洛杉矶奥运周期首场体操世锦赛,本届赛事共吸引83个国家及地区的579名运动员参赛
2025-10-20 16:38:00
21天坚守两次击退死神!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抢救心脏骤停患者
近日,在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演了一场惊险的生死竞赛,急诊重症医学部主任刘光河带领医护团队抢救一名突发两次心脏骤停患者,并成功从死神手里夺回患者的生命
2025-10-20 12:13:00
菏泽公益高考规划师张勇:二十年公益护航 助千名学子圆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周千清“真庆幸遇到张老师!他先帮我理清兴趣和职业方向,从海量院校专业里精准筛选适配选项,还把填报规则里的雷区讲得明明白白
2025-10-20 12:14:00
咳嗽,发热?一探究“镜”——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开展儿童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
近日,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团队成功为一名7岁重症肺炎患儿实施了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这是医院儿科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疗领域实现的技术新突破
2025-10-20 12:14:00
6类医疗服务项目调整降价 血液透析患者减轻负担
鲁网10月20日讯 (记者 李文静)10月16日,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完善医保惠民政策 优化便民服务举措”有关情况
2025-10-20 12:17:00
一名旅客乘电梯跌倒 民警迅速按下“停止键”
大皖新闻讯 10月19日,一名旅客在阜阳火车站乘坐扶梯过程中不慎摔倒,阜阳车站派出所执勤民警及时发现并迅速按下停止键。民警和站内工作人员及时上前救助
2025-10-20 12: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