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临时儿女”悄然兴起,不少从业者月入过万!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29 17:16:00 来源:环球网

本文转自【新闻晨报】;

年轻人经常会拿“一个人去医院看病”来评判孤独指数。对于老人来说,独自看病并不少见,很多老人都会因为排队时间长,不熟悉相关流程耽误了很多时间……如果子女不在身边,谁能为老人提供帮助?一种新职业在沪上悄然兴起。

所谓“临时儿女”是网络上兴起的新名词,也就是当老人需要独自去医院时,花钱雇来陪同挂号、引导就医、跑腿拿检查报告的陪诊师,这些陪诊师就扮演着“临时儿女”的角色,全程陪护不熟悉看病流程或行动不便的老人们,而他们的细心和靠谱,更为这个行业赢得了尊重。

老人陪诊师,

这类新职业悄然兴起

在人社部2020年发布的9个新职业中,“社群健康助理员”榜上有名,“为患者提供预约挂号、缴费、取药、办理住院手续等协助服务”就是其职责之一,这就是陪诊师的主业。

目前陪诊师这个职业在各大城市悄然“兴起”。小到为患者取号、陪同候诊、与医生沟通、交钱拿药,大到跨城市问诊……职业陪诊师几乎可以包揽病人看病的一切准备工作。

不少陪诊师在网上分享自己月入过万的经历,很多人以为做“老人陪诊师”是一项轻松的工作,唯一内容就是陪客户看病,无需任何专业背景或工作经验,“零基础也能入行”。

而在陪诊师“80后”小李看来,月入过万其实没有外人想象中的简单轻松,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小李已做职业陪诊师一年了,她表示陪诊师是一个需要专业知识的服务职业,必须熟悉各项就诊服务环节,提前和患者沟通病史,提醒准备物品,规划路线,确定到院时间,还需要关注各大医院最新动态,还要了解各家医院的专长和相关医保政策,摸清每个科室、检查室、缴费处的位置,学习医疗相关基础知识……

“大部分客户都是老人的子女工作忙,老人也不愿意总麻烦子女请假,也有一些是从外地专门过来看病的。”小李说,她白天跑陪诊业务,晚上就翻阅各类心理学、医疗服务类书籍,浏览科普视频等,学习相关知识。

小李对自己的评价是“身手灵活,肯学习,反应快”,她平均每天陪诊2个客户,一年以来,她的脚步几乎遍及上海所有的三甲以及部分二甲医院。

人口老龄化的,

找个“临时儿女”成刚需

上海正迈入深度老龄化,户籍老年人口占比36.8%,而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我国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超过1.9亿。老人对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需求旺盛,但子女工作忙碌矛盾较为突出。

在此背景下,“花钱找人陪我看病”已经成了不少人的刚需,陪诊师这个职业在各大城市悄然“兴起”,而且不止在一线城市,全国多地都有陪诊师出现,并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其中。

如今在手机应用商店搜索“陪诊”,就会出现多个陪诊APP,而大家熟知的大众点评、美团等APP,也有陪诊商家入驻提供陪诊服务。市面上的半天陪诊服务大多定价在200到300元之间,全天300到500元不等。从评价内容来看,不少都是工作繁忙的子女为父母请的陪诊。

不仅是老人和小孩子,年轻人对于陪诊师的需求也十分旺盛。

独居是许多年轻人的常态,然而根据医院的相关规定,在大部分有创检查和手术之前,都必须有患者和家属共同签字。

“像是很多年轻人要做无痛胃肠镜,这种医院规定一定要有人陪同的,很多年轻人就是自己在大城市打拼,他们也会请陪诊师。”很多职业陪诊师表示,“我们也算是充当他们的临时家属了”。

“陪诊师”职业也亟需规范

不过,由于目前陪诊机构的服务流程、内容等并未进行统一规范,存在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良莠不齐。有的老人找的陪诊师在服务期间玩手机,还跑错科室,陪诊服务结束后还说超时要加钱;有的陪诊师同时约了两位病人,就诊期间一会儿就不见人影了。

目前“陪诊师”还处于“无序”发展状态。“陪诊师”的专业规范、收费标准尚未出现统一要求,上岗门槛较低,服务和质量也得不到保障。而就实际来看,专业的“陪诊师”须具备一定的医疗等专业素养,同时要有一定的医疗资源等,这样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

如果遇到病患突发意外怎么办?发生违约或侵权情况时,双方责任又该如何界定?这些问题也亟需规范。如果不尽早规范,很容易出现异化、变味,比如有些陪诊师沦为新“黄牛”,为一己之私而误导甚至欺骗患者,最后坏了名声、毁了行业。

上海师范大学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教授郝勇表示,要让“陪诊师”这一新兴职业行稳致远,相关职能部门应适时将其纳入新职业分类,完善行业规范和标准,包括设置准入门槛、持证上岗、规范收费标准、建立备案登记制度等,并予以严格管理。只有更规范,才能促进行业更有序、更健康。

此外,郝勇建议“陪诊师”还需通过丰富医学素养、加强医疗知识学习,不断提升陪诊服务质量,做到根据患者病情及时引导和帮助患者“精准诊疗”,从而让“陪诊师”成为“多赢”的诊疗服务新职业。

来源 | 新闻晨报·周到APP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9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临时儿女”悄然兴起 从业者月入过万?
...告(2022)》显示,有陪诊从业经历的受访者中,以女性从业者为主,占比超五成,90后、95后成为陪诊主力,占比近七成
2023-08-30 16:46:00
...爸妈,也能帮助老人解决实际问题。给老人当“假儿子”月入过万近日,辽宁大连的一男子组建“保镖团队”在社交媒体上走红。他们身穿黑衣,虎背熊腰,常常拎着礼品出现在养老院、老旧小区或
2025-09-21 08:21:00
...采访了解到,有的岗位招聘属于“挂羊头卖狗肉”;有的从业者凭借专业能力,成为个性化养老方案的定制顾问。专业人士建议,建立相关认证体系,让从业者有章可循、服务有标可依、监管有迹可
2025-04-22 07:43:00
...能、该守哪些规矩,让职业发展有章可循。更重要的是,从业者要卸下功利心,把服务放在首位。在医院里多些耐心搀扶,在诊室里多些细心记录,在沟通时多些暖心话语,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才
2025-07-23 16:02:00
学会三句话月入八千元?“电商捧哏”职业引关注
...时超过12小时。”马圆圆表示,女性和男性“直播中控”从业者在工作内容和工作技巧上并无差别,都是为直播服务。但女性通常更细心,在直播间氛围营造上,常有更多巧思和创意。除了活跃气
2023-12-13 10:01:00
...相关工作规范标准,推动老年人陪诊服务规范发展。养老从业者是后备人选近日,家住上海市杨浦区市光四村的94岁的张阿婆在家中忐忑地等待陪诊师。这是她第一次尝试使用陪诊服务。张阿婆的
2025-02-26 10:59:00
临沂市网约车从“月入过万”到“舍不得开空调”,别再盲目加入了
...,跑得久,就能赚到钱。”姜师傅说。 在和几位网约车从业者的谈话过程中,当聊到几年前的光景时,几乎每位师傅都是神采奕奕地讲述着不同的经历故事。但当聊起现在的处境,他们都表达出相
2023-06-18 23:07:00
“江苏95后男兽医做家政月入60万”冲上热搜
...就业”时代,家政创业成趋势家政行业需求走向高增长,从业者的薪资走高,优质人员的缺口却越来越大。有了58到家在数字化领域的暴涨,“跟细节较劲”也是令徐西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的关键。
2023-09-28 20:05:00
“00后”干家政月入过万,家政不只是大妈大姐的天下
...一样涌入“家政圈”的“00后”越来越多,目前中国家政从业者20岁~30岁占比和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逐年增加,给这一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从初出茅庐的小伙到运营管理者,我感觉自己
2025-01-08 12:0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迁安市第七实验小学教师高飞艳:把读书变成一件快乐的事
今年3月,高飞艳带团队走进农村薄弱校送教。 受访者供图10月20日,迁安市第七实验小学语文教师高飞艳提前10分钟走进教室
2025-10-23 08:3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见习生 陈煜凯 通讯员 夏一保 )近日,厦门市医疗保障局、厦门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税务局联合发布通知
2025-10-23 08:43:0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为新征程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吹响了奋进号角
2025-10-23 09:16:00
大皖新闻讯 “小区住了十几年,没见着一分公共收益!”“物业说电梯广告没钱赚,可广告月月换新,钱到底去哪了?”这些业主的质疑
2025-10-23 09:33:00
聊城出台条例 供热不达标可退费!
鲁网10月22日讯(记者 泮晓阳)10月22日上午,聊城市人大常委会召开《聊城市供热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
2025-10-23 09:38: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会广 通讯员 王晓琳近日,东明农商银行东明集支行工作人员以高效、暖心的服务,成功帮助一位客户解决了燃眉之急
2025-10-23 09:50:00
近日,“夕阳红”剧组在网络上爆火,35 岁小伙鲍小光带领二十多位平均年龄超七十岁的留守老人,用低成本翻拍影视剧,凭借“最低成本三国”成功出圈
2025-10-23 10:10:00
1.5亿老洋房两度降价、第四次流拍,拍卖公司:后续处置需跟业主沟通再决定
大皖新闻讯 10月23日上午,大皖新闻记者从阿里资产平台看到,上海市愚园路上一栋百年老洋房末次流拍。此房是《安家》《三十而已》等影视剧的取景地
2025-10-23 10:46:00
10月19日,黄女士此前委托朋友捐赠一件白色蕾丝衣物。该衣物因一颗水晶扣缺失购买时曾获优惠,另一颗纽扣是至亲长辈发现袖子扣不上
2025-10-23 10:54:00
景区经济的“舍”与“得”
鲁网10月23日讯(记者 王玉龙)彩叶斑斓的山径上,游客们踏秋而行,云海、飞瀑与层林尽染的景致尽收眼底——这场面并非国庆黄金周的专属
2025-10-23 10:27:00
当红齐天领航2025元宇宙大会:AI与XR驱动下一代元宇宙产业生态平台
10月16日,2025元宇宙大会在北京石景山区首钢一高炉・SoReal科幻乐园33Meta Club隆重启幕。大会由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主办
2025-10-23 10:16:00
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一张图教你学习生物
鲁网10月22日讯为深化学生对高中生物核心知识的理解,培养科学思维与创新表达能力,近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64级高三年级生物组主办的“细胞代谢思维导图大赛”正式收官
2025-10-23 10:24:00
河北新闻网讯(孙也达、崔岭)10月16日,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暨2025国际版权论坛在青岛正式拉开帷幕。作为我国版权领域规模最大
2025-10-23 10:05:00
孩子说话“结结巴巴”,长大会自愈吗?这几个干预方法家长要学
鲁网10月23日讯提起孩子的“结巴”问题,很多家长头疼不已。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康复科语言障碍门诊接诊的“口吃”患儿也不在少数
2025-10-23 09:40:00
能在小切口内“巧手”回春,也能在游戏场景下助力康复训练……“面试”现场,来了群“机器人高材生”□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骨科手术室内
2025-10-23 0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