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央广网西宁2月28日消息(记者汪晓青 通讯员周悦翔 卢婷 蔡建庭)2月27日,高原古城青海省西宁市天气阴郁,阵阵寒风拂面而来,在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西宁东车辆段的货车检修库内,却是一派火光冲天的繁忙景象。
一排排货车检修线上,一束束焊花次第绽放,一名名“火枪手”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图为熔接工周峰正在用焊枪切割车钩缓冲装置固定螺栓(央广网发 李彬 摄)
“火枪手”,因常年使用焊枪为铁路货车焊修而被同事们冠以这个称号,他们的实际工种是熔接工。西宁东车辆段共有24名熔接工,其中拥有30多年焊修经验的周峰便是其中的代表。
“高原货车穿行于青藏高原复杂的地理环境,是重要的货物运输工具,使用频率高,每隔一段时间我们都要对它们的‘钢铁之躯’进行修补。”周峰介绍道。
货车检修库内停满了待焊修的铁路货车,全副武装的周峰戴上厚厚的手套,经过检查焊枪、整理焊线、点火试验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后,他端枪一个大步钻入眼前的车底。调整好半蹲的姿势,打开焊枪上的高压纯氧气流开关,将枪嘴对着一处损坏的闸调器圆销烘烤起来。不一会,圆销便在高温高压的氧气火焰中剧烈燃烧融化,形成液体流下,火花落地,迸裂炸开,“烟花”四散。
当日的焊修任务繁重,配合检修人员为闸调器换上新的圆销后,周峰沿着货车继续作业。当看到下侧门处检查员留下的“车底破,焊补”字样时,周峰钻进车底观察了一会,发现破损位置并放上焊条后,随即左手拿起电焊面罩,右手握紧电焊枪手把,将枪嘴慢慢靠近破损位置。霎时间,电弧燃烧,白光闪耀。两千多度的高温下,焊条和钢板交融在一起,破损处迅速被修复。
图为熔接工周峰在工作间隙擦拭脸上的汗滴(央广网发 李彬 摄)
焊花飞舞间,4个多小时的时间很快过去,周峰相继完成了两辆货车的焊修任务。长时间处于闷热的环境中,周峰此时满脸通红,额头、脸颊、鬓角处汗水直冒,后背的衣服也被汗水浸透。“我们作业时,必须穿上厚厚的牛仔服,以防止在作业过程中被飞溅的碎屑烫伤。厚衣服再加上高温作业,每次焊修完就像是洗了遍澡。”周峰一边擦着汗水一边说道。
尽管作业环境艰苦,但高原熔接工们却把焊出整齐细密的焊缝作为自己技艺的极致追求。据周峰介绍,他们的作业就像是在钢铁“绣花”,车辆配件上几毫米的缝隙、巴掌大小的焊件,焊接时必须焊满,不能发生焊瘤、烧穿等问题,而且表面不能出现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熔接工们经常利用工作间隙钻研点焊、满焊、堆焊等技艺,相互切磋学习,共同进步提高。正如青年焊工杨斌所说,通过焊修,能够拯救铁路货车这样的“庞然大物”,觉得自己就像焊修时那一束束火花一样,很闪耀。
作为青藏高原上最大的铁路货车“诊所”,西宁东车辆段担负高原铁路货车运用维修和检修任务,每年要完成7000多辆货车车辆厂修、段修和临修任务。其中,熔接工是工作量最大的工种之一,他们每天要手握焊枪8小时以上,一天下来扯着电焊线来回走1万多步,重复上千次抬手电焊的动作,一年累计消耗近上百公斤的电焊条,并兼顾好与焊修密切相关的切割工作,只为让货车重新焕发生机。
“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想着货车满载货物,安全平稳驰骋在天路,那种自豪感便油然而生。”看到一辆辆修缮一新的货车车体即将上线运行,周峰骄傲地说道。
火光映照脸庞,汗水换来质量。从容面对每一个繁忙的晨昏,高原熔接工们把对“焊就焊精、修就修好”的信念熔化在一根根焊条里,用实际行动践行“干一行、爱一行”的热血誓言,为青藏高原“货畅其流”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8 12: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