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倚绝壁除孤岩 守护“钢铁巨龙”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3-20 10: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

倚绝壁除孤岩 守护“钢铁巨龙”

危石工区队员在金瓶岩的绝壁上进行作业

倚绝壁除孤岩 守护“钢铁巨龙”

较脆弱的地质条件使落石等灾害威胁着川青铁路

清晨,当川青铁路的列车穿越过漫长的隧道,进入松潘县境内时,苍莽的雪山着实给了乘客们一个巨大的惊喜。与油菜花盛开的成都平原相距不到200公里,此时松潘大地还冰封在一片皑皑白雪中。

壮美的景色背后,也藏着一系列风险。经历过汶川特大地震和一系列次生灾害,川青铁路两旁的地质比较脆弱,落石、滑坡、泥石流都可能威胁这条“钢铁巨龙”。

在川青铁路上,活跃着一支“川青攀岩队”,他们负责在镇江关站危石工区清理山上随时可能掉落的岩石。日前,记者来到他们身边,跟随他们一起为铁路旁的雪山深谷做“体检”。

行走山间,经常需要手脚并用

从镇江关站驱车20分钟左右,镇江关站危石工区工长、藏族小伙明磊一行4人来到了金瓶岩——一处被高山包围而呈“V”字形的谷底。

作为带头人,明磊和张成率先登上了隧道正上方的山腰。在陡峭的山间,两人手脚并用,几乎用“攀”的方式登上了崖壁,全程不到10分钟。山下,隧道的看护人、羌族大姐杨英始终抬头注视着二人。她告诉记者,这里曾是牧场,现有的“路”——即山崖间一块块仅能容纳成年人单脚站立的石间缝隙,是世代生息于此的牦牛和山羊经年累月踏出来的。

正是因为没有固定的路,危石巡查队更能深入山间的每一个角落,寻找可能存在的隐患。

顺着无人机的视角,从高空俯瞰,就不难明白这个“攀岩队”工作的意义:这一座座雄伟的高山上,存在着大大小小的“伤口”。有些地方由于流水的冲刷形成了一条条沟壑,为落石提供了近似“铁轨”一样的通道;有些地方崖壁被风侵蚀,形成了不规则的石刃;而在更多地方,干燥少雨的气候让这里只能长出荆棘、野草和灌木,既保不住水,更固不了土,砂石如同攀附在一层纸面上,随时可能落下。

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寻找、处理险峰间可能存在的落石。

万丈悬崖,职业生涯的第一课

“快看你头顶是什么。”

跟着队伍行走在隧道上方的半山腰,危石工区路基工刘涛提醒记者抬头——一只山鹰在我们头顶盘旋,近乎咫尺。

“它居然又来了,这山上还有十多只呢。”平日里,“攀岩队”的队员们总是在险峰中行走,山鹰反而成为除了队友之外最熟络的伙伴。

刘涛今年27岁,是标准的“95后”,他的队友明磊和铁志伟与他同岁。一行4人中,最大的张成也才28岁。这群不满30岁的铁路工人,在这绝壁上完成了“职场第一课”。

在川西北高原,最危险的岩石不在步行可至之处。在那些“山鹰也无法栖息”的绝壁上,往往埋藏着极大的隐患。崖上松动的岩石,被称作“孤岩”。处理这些隐患,需要危石工绑上安全绳,与绝壁几乎垂直相对,清理破碎岩石。

与队友们不同,刘涛虽然也是土生土长的阿坝人,但从小生活在汶川县城,成为铁路工后,一直在平原工作,对于大山的习性并不了解。今年2月,刚到川青铁路不久,他就接到了一个特殊任务——处理镇江关站对面高山悬崖上的一处孤岩。

绑好安全绳和安全带,随着队友慢慢调整绳索,刘涛开始了他第一次孤岩作业。

脚底是万丈深渊,头顶是最信任的队友。第一次与绝壁面对面,刘涛用力把目光聚焦在落脚点。此时的他还难以承受这样的心理压力。

连续不断地敲击,他用榔头和撬棍将孤岩分解成一块块小石头,然后清除这些隐患。随后,队友们再一点点将绳索拉上,他才终于“脚踏实地”了。“当时腿脚真的禁不住‘打闪闪’,站都快站不起来了。”至此,27岁的他终于在绝壁上完成了第一次孤岩作业。

这些终生难忘的经历,给这群青年危石工上了“职场第一课”。

记者手记

命运齿轮,随川青铁路而转动

在危石工区,皑皑白雪之下反而最为艰险。

来川青铁路工作之前,明磊曾看过不少当地地质条件的报告和文献。“这边主要是由千枚岩、少量的花岗岩和一层薄土组成,越往山顶,覆盖的土就越薄。”由于高原上特殊的地质结构,每年数个月的雪季是工作难度最大、危险系数也最高的时候。

上山、搜山、检查、折返,一趟下来,队员们表现出了超过他们年龄的熟稔。来自高原的他们,童年记忆中总是伴随着一帧帧巨石掠过的画面。

“松潘话叫‘落石头’。”张成是本地人,在他记忆中,从大山深处的松潘县向外,只有一条213国道,这也是松潘对外交通唯一的“生命线”。然而,这条生命线几乎每年都会被落石砸坏。在汶川特大地震时,更是被垮塌的巨石分成了一段段“断头路”。“以前要出去一趟,真的太不容易了!”在山腰休息期间,他向记者感慨道。

川青铁路的开通,让沿线数百万人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去年底,4名阿坝青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回家。“从小到大,国家帮了我们很多,也是时候回来了。”张成和铁志伟家就在附近,铁志伟告诉记者,川青铁路开通后,镇江关从深山小镇摇身一变成了旅客前往九寨沟、黄龙等世界级名胜景区的最大中转站,趟趟列车座无虚席,几乎“周周都是黄金周”。他的家人也吃上了餐饮、民宿的“旅游饭”,粗略估算下,一家人收入涨了三成多。

中午时分,雪化了,川青铁路的春天已经悄然而至。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陈煦阳 魏捷仪 文/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0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川青线上的“峭壁行者”:回家给大山做“体检”
...已异常脆弱,落石、滑坡、泥石流随时威胁着这条“钢铁巨龙”。在川青铁路上,镇江关站危石工区被戏称为“川青攀岩队”。这次,锦观新闻与他们一起,为铁路旁的雪山深谷做了次“体检”。▲
2024-03-20 13:53:00
阿坝州松潘县在蓉签约3个 协议投资额超2亿元
...博会阿坝州投资合作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松潘县与3家企业成功签约,协议投资额2.5亿元。据了解,松潘县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文旅资源优质丰富,利好政策持续释放,一直以来
2023-06-29 09:41:00
花江峡谷大桥:一桥飞架 天堑通途
一桥飞架绝壁通途花江峡谷大桥似一条钢铁巨龙横跨峡谷天堑将昔日2小时的艰难跋涉化为2分钟的云端驰骋花江峡谷大桥全长2890米,桥面距江面高差达625米,是世界第一高桥。(AI作品)
2025-09-23 19:19:00
碧蓝航线6周年5位铁血新舰娘抢先看 重生俾斯麦解锁了钢铁巨龙
...的给力,尤其是俾斯麦,重生后变成了彩皮还解锁了钢铁巨龙的舰装了。阿黛尔:新的轻型航母,很有特色的设计,看起来和钢铁鲨鱼一样的外观,妹子本身属于那种非常经典的二次元美少女的形象
2023-06-12 23:29:00
...,记者走进河南安阳林州,高空俯瞰红旗渠,宛如一条“巨龙 ”蜿蜒在太行山腰间。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安阳林州市)人民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苦战十个春秋,在沟壑纵横、悬崖绝
2023-12-28 16:19:00
...开阔,为游客提供了360度观景体验。通车后,这座“钢铁巨龙”将不再只是一座桥,更是一片土地上无数被点亮的梦想。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汪林静编辑 喻辉二审 杨韬三审 周文君
2025-09-28 05:02:00
“钢铁巨龙”彰显中国制造“硬核”实力
...机,全称盾构隧道掘进机,又被称为“地下航母”“钢铁巨龙”,一直以来都是隧道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装备。该企业主要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装备研发制造与服务的高端装备制造,将隧道掘进机
2024-02-20 04:03:00
靳党鹏:让图纸成为一台台钢铁巨龙
...盾构机。“看到自己设计的图纸成为一台台体型庞大钢铁巨龙,对职业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他说。2017年开始,为了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机(TBM)创新研发,靳党鹏带领团队到施工现场实
2023-05-01 09:39:00
你好2023 | 钢铁巨龙跨海峡 海上天路沐晨光
...息:镜头中的福建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披着金鳞,向海延伸。这里风大、浪高、流急、岩硬,曾被视为建桥禁区,建设者迎难而上,矢志创新。大桥开通两年,平潭结束不通
2023-01-01 10:00: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鸡排哥”回应被赵露思模仿:既惊喜又暖心,我将亲手为你炸最脆的鸡排
大皖新闻讯 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以独特的经营方式和为顾客提供独特情绪价值迅速全网走红。10月7日中午,“鸡排哥”发视频与演员赵露思“隔空互动”引发关注
2025-10-07 17:02:00
记录儿子美好生活的账号“郭力嘉爸爸” 为何获得370万点赞
“大儿子,喝口水,今天球打得咋样?”10月7日上午,在长春澎湃运动公园的羽毛球馆里,郭永胜笑着迎向挥汗如雨的儿子,一边爽朗地大笑
2025-10-07 20:22:00
微视频|喜迎中秋,家圆月圆人更圆,一起来容东吃月饼吧
AI遇上容东,喜迎中秋,家圆月圆人更圆,一起来容东吃月饼吧
2025-10-06 10:03:00
婚礼上男花童突然给女花童单膝下跪 男童父亲回应:孩子临时救场,事先没有安排
大皖新闻讯 10月3日,在贵州毕节金沙县岚头镇举办的一场婚礼上,发生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幕。视频显示,就在新郎新娘婚礼进行到互戴婚戒的关键时刻
2025-10-05 19:10:00
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家庭游成为两节旅游亮点
连日来,市区的公园、景点、商场等场所,都迎来了不小的人流量。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两代人或三代人举家出游的情况明显增多。人们在休闲放松的同时
2025-10-05 07:30:00
有些热爱,是刻进DNA里的 大叔一辈子热爱 嬢嬢跨城追赛 锦屏县际篮球赛假期“出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龙本枝二审 王迟三审 陈诗宗
2025-10-03 17:51: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忽有故人心上过,忆起那年中秋桂花香
文|琦垚秋日的上午,去市里办完事,见街对面是一片古老的胡同区。老树、灰瓦、四合院,明亮干净的阳光下,愈发显得静谧安适。看看时间尚早
2025-10-02 07:39: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老家房顶的那轮明月,是我心爱的“小月亮”
文|琦垚无涯的天幕上悬挂着一轮晕黄的月亮,遥遥的、淡淡的,像一枚钝钝的古铜币。从这枚古币里泻下来的光辉掺和着微弱的、模糊的路灯光
2025-10-01 17:28:00
农行东平东原支行:三张银行卡背后的“养老诈骗”拦截战
鲁网10月1日讯“姑娘,帮我们仨都开张能大额转账的卡!”清晨,农行东平东原支行刚拉开营业的序幕,三位老年客户便一同踏入厅堂
2025-10-01 20:36:00
济南红绘再传喜讯:精准诊疗助高龄女性突破不孕困局!
2023年9月,45岁的王女士顺利诞下一名健康女婴,圆了多年求子梦。这段跨越数年的备孕历程,既有屡次失望的苦涩,也有最终柳暗花明的温暖
2025-09-30 14:57:00
假期乐哈哈 安全不放假
假期来啦!开心之余,您可别忘记:安全是快乐的前提。
2025-09-30 17:15:00
“习惯性逃避”正在毁掉感情 珍爱网红娘提醒:勇敢沟通才是爱
在快节奏的当下,年轻人对爱情的期待不减,但在恋爱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一种被忽视的现象——“习惯性逃避”。出现矛盾时,你等着Ta解释
2025-09-30 17:22:00
纵览视频丨身高不够举高高来凑,夜游现场娃儿眼睛瞪得像铜铃
9月29日晚,吴桥杂技节巡演现场,为让孩子能看清表演,许多家长将孩子举过头顶或扛在肩头。这一充满温情的画面,成为了杂技节巡演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摄制:王怡文、刘玉婧)
2025-09-30 00:10:00
陈家人的传家宝:一枚74年前的“抗美援朝”月饼模子
新一年中秋节马上到了,89岁的陈巧玲老人坐在桌前,手里摩挲着珍藏的木质月饼模子,模子中央“抗美援朝”四个小字与五角星图案清晰可见
2025-09-28 1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