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倚绝壁除孤岩 守护“钢铁巨龙”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3-20 10: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

倚绝壁除孤岩 守护“钢铁巨龙”

危石工区队员在金瓶岩的绝壁上进行作业

倚绝壁除孤岩 守护“钢铁巨龙”

较脆弱的地质条件使落石等灾害威胁着川青铁路

清晨,当川青铁路的列车穿越过漫长的隧道,进入松潘县境内时,苍莽的雪山着实给了乘客们一个巨大的惊喜。与油菜花盛开的成都平原相距不到200公里,此时松潘大地还冰封在一片皑皑白雪中。

壮美的景色背后,也藏着一系列风险。经历过汶川特大地震和一系列次生灾害,川青铁路两旁的地质比较脆弱,落石、滑坡、泥石流都可能威胁这条“钢铁巨龙”。

在川青铁路上,活跃着一支“川青攀岩队”,他们负责在镇江关站危石工区清理山上随时可能掉落的岩石。日前,记者来到他们身边,跟随他们一起为铁路旁的雪山深谷做“体检”。

行走山间,经常需要手脚并用

从镇江关站驱车20分钟左右,镇江关站危石工区工长、藏族小伙明磊一行4人来到了金瓶岩——一处被高山包围而呈“V”字形的谷底。

作为带头人,明磊和张成率先登上了隧道正上方的山腰。在陡峭的山间,两人手脚并用,几乎用“攀”的方式登上了崖壁,全程不到10分钟。山下,隧道的看护人、羌族大姐杨英始终抬头注视着二人。她告诉记者,这里曾是牧场,现有的“路”——即山崖间一块块仅能容纳成年人单脚站立的石间缝隙,是世代生息于此的牦牛和山羊经年累月踏出来的。

正是因为没有固定的路,危石巡查队更能深入山间的每一个角落,寻找可能存在的隐患。

顺着无人机的视角,从高空俯瞰,就不难明白这个“攀岩队”工作的意义:这一座座雄伟的高山上,存在着大大小小的“伤口”。有些地方由于流水的冲刷形成了一条条沟壑,为落石提供了近似“铁轨”一样的通道;有些地方崖壁被风侵蚀,形成了不规则的石刃;而在更多地方,干燥少雨的气候让这里只能长出荆棘、野草和灌木,既保不住水,更固不了土,砂石如同攀附在一层纸面上,随时可能落下。

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寻找、处理险峰间可能存在的落石。

万丈悬崖,职业生涯的第一课

“快看你头顶是什么。”

跟着队伍行走在隧道上方的半山腰,危石工区路基工刘涛提醒记者抬头——一只山鹰在我们头顶盘旋,近乎咫尺。

“它居然又来了,这山上还有十多只呢。”平日里,“攀岩队”的队员们总是在险峰中行走,山鹰反而成为除了队友之外最熟络的伙伴。

刘涛今年27岁,是标准的“95后”,他的队友明磊和铁志伟与他同岁。一行4人中,最大的张成也才28岁。这群不满30岁的铁路工人,在这绝壁上完成了“职场第一课”。

在川西北高原,最危险的岩石不在步行可至之处。在那些“山鹰也无法栖息”的绝壁上,往往埋藏着极大的隐患。崖上松动的岩石,被称作“孤岩”。处理这些隐患,需要危石工绑上安全绳,与绝壁几乎垂直相对,清理破碎岩石。

与队友们不同,刘涛虽然也是土生土长的阿坝人,但从小生活在汶川县城,成为铁路工后,一直在平原工作,对于大山的习性并不了解。今年2月,刚到川青铁路不久,他就接到了一个特殊任务——处理镇江关站对面高山悬崖上的一处孤岩。

绑好安全绳和安全带,随着队友慢慢调整绳索,刘涛开始了他第一次孤岩作业。

脚底是万丈深渊,头顶是最信任的队友。第一次与绝壁面对面,刘涛用力把目光聚焦在落脚点。此时的他还难以承受这样的心理压力。

连续不断地敲击,他用榔头和撬棍将孤岩分解成一块块小石头,然后清除这些隐患。随后,队友们再一点点将绳索拉上,他才终于“脚踏实地”了。“当时腿脚真的禁不住‘打闪闪’,站都快站不起来了。”至此,27岁的他终于在绝壁上完成了第一次孤岩作业。

这些终生难忘的经历,给这群青年危石工上了“职场第一课”。

记者手记

命运齿轮,随川青铁路而转动

在危石工区,皑皑白雪之下反而最为艰险。

来川青铁路工作之前,明磊曾看过不少当地地质条件的报告和文献。“这边主要是由千枚岩、少量的花岗岩和一层薄土组成,越往山顶,覆盖的土就越薄。”由于高原上特殊的地质结构,每年数个月的雪季是工作难度最大、危险系数也最高的时候。

上山、搜山、检查、折返,一趟下来,队员们表现出了超过他们年龄的熟稔。来自高原的他们,童年记忆中总是伴随着一帧帧巨石掠过的画面。

“松潘话叫‘落石头’。”张成是本地人,在他记忆中,从大山深处的松潘县向外,只有一条213国道,这也是松潘对外交通唯一的“生命线”。然而,这条生命线几乎每年都会被落石砸坏。在汶川特大地震时,更是被垮塌的巨石分成了一段段“断头路”。“以前要出去一趟,真的太不容易了!”在山腰休息期间,他向记者感慨道。

川青铁路的开通,让沿线数百万人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去年底,4名阿坝青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回家。“从小到大,国家帮了我们很多,也是时候回来了。”张成和铁志伟家就在附近,铁志伟告诉记者,川青铁路开通后,镇江关从深山小镇摇身一变成了旅客前往九寨沟、黄龙等世界级名胜景区的最大中转站,趟趟列车座无虚席,几乎“周周都是黄金周”。他的家人也吃上了餐饮、民宿的“旅游饭”,粗略估算下,一家人收入涨了三成多。

中午时分,雪化了,川青铁路的春天已经悄然而至。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陈煦阳 魏捷仪 文/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0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川青线上的“峭壁行者”:回家给大山做“体检”
...已异常脆弱,落石、滑坡、泥石流随时威胁着这条“钢铁巨龙”。在川青铁路上,镇江关站危石工区被戏称为“川青攀岩队”。这次,锦观新闻与他们一起,为铁路旁的雪山深谷做了次“体检”。▲
2024-03-20 13:53:00
阿坝州松潘县在蓉签约3个 协议投资额超2亿元
...博会阿坝州投资合作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松潘县与3家企业成功签约,协议投资额2.5亿元。据了解,松潘县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文旅资源优质丰富,利好政策持续释放,一直以来
2023-06-29 09:41:00
碧蓝航线6周年5位铁血新舰娘抢先看 重生俾斯麦解锁了钢铁巨龙
...的给力,尤其是俾斯麦,重生后变成了彩皮还解锁了钢铁巨龙的舰装了。阿黛尔:新的轻型航母,很有特色的设计,看起来和钢铁鲨鱼一样的外观,妹子本身属于那种非常经典的二次元美少女的形象
2023-06-12 23:29:00
...,记者走进河南安阳林州,高空俯瞰红旗渠,宛如一条“巨龙 ”蜿蜒在太行山腰间。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安阳林州市)人民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苦战十个春秋,在沟壑纵横、悬崖绝
2023-12-28 16:19:00
“钢铁巨龙”彰显中国制造“硬核”实力
...机,全称盾构隧道掘进机,又被称为“地下航母”“钢铁巨龙”,一直以来都是隧道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装备。该企业主要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装备研发制造与服务的高端装备制造,将隧道掘进机
2024-02-20 04:03:00
靳党鹏:让图纸成为一台台钢铁巨龙
...盾构机。“看到自己设计的图纸成为一台台体型庞大钢铁巨龙,对职业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他说。2017年开始,为了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机(TBM)创新研发,靳党鹏带领团队到施工现场实
2023-05-01 09:39:00
你好2023 | 钢铁巨龙跨海峡 海上天路沐晨光
...息:镜头中的福建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披着金鳞,向海延伸。这里风大、浪高、流急、岩硬,曾被视为建桥禁区,建设者迎难而上,矢志创新。大桥开通两年,平潭结束不通
2023-01-01 10:00:00
...春运增长37.9%。为了亿万旅客的美好出行,一列列“钢铁巨龙”再次吹响新征程号角,蓄势待发。风雨兼程赶考路,击鼓催征再出发。今年春运是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进入恢复发展期的首个春
2024-01-27 18:57:00
河北省副省长张成中:生物医药产业营收超千亿元 推动新兴产业跑出“加速度”
...些年来,我们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自2022年起,钢铁行业先行试水,启动7个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工艺装备、环境治理水平大幅提升,推广了低碳冶金、洁净钢冶炼等先进技术。”
2024-04-29 15:55: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在风景与磨合中看见真心 珍爱网谈旅行与爱情
旅行常被许多人奉为恋爱的“试金石”。有数据显示,在10对出游的情侣中,有9对会在旅途中发生争执,剩下的一对甚至可能直接在旅途中分手
2025-08-15 08:57:00
夏日的泪 润开家里的结
鲁网8月15日讯(记者 齐征 通讯员 房慧)七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路边的柳树蔫蔫地垂着,连蝉鸣都透着一股被烤焦的沙哑。诊室的门被轻轻推开
2025-08-15 11:04:00
女生撞脸雷军走红网络 当事人:红之前并不知道雷军是谁
大皖新闻讯 近日,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撞脸雷军,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视频中,一个素人女孩绑着马尾辫
2025-08-15 13:28:00
微视频丨汛期施工工地突出抓好“九个必须”
汛期施工工地突出抓好“九个必须”
2025-08-14 15:15:00
广西女孩合肥摆摊月入过万: 有读研梦,靠卖螺蛳粉赚学费
大皖新闻讯 “太好吃了,我下雨天都来吃。”夜幕降临,小雨淅沥,一家名为“柳州地道螺蛳粉”的摊位前挤满了前来购买螺蛳粉的食客
2025-08-14 18:27:00
果然寻亲|广西女孩32年寻亲终归家,母亲和妹妹仍杳无音信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静 刘志坤 实习生 孙悦8月14日,黄凤如回广西贵港覃塘区认亲,找回了自己真正的名字黄海芳,也找回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2025-08-14 20:25:00
绿洲时评丨不要让暑假变成孩子的“第三学期”
大众网评论员 李彦涵暑假,本应是蝉鸣悠长、阳光透亮,孩子自由探索世界的假期。然而,许多孩子却被推入了“第三学期”,补习班与兴趣班塞满日程
2025-08-14 07:35:00
“背靠背+面对面” 执行法官温情化解抚养费纠纷
“你不给钱,凭什么让你看望孩子!“你不让我看孩子,我凭什么给钱!”近日,蛟河市人民法院执行局女法官赵伟琳,巧妙化解一起抚养费纠纷
2025-08-13 12:53:00
驴友十八重溪摔伤 48名志愿者彻夜将其救出
8月10日,一名驴友在闽侯十八重溪腹地摔伤,福建山地救援队出动48名志愿者彻夜将其救出。
2025-08-13 13:45:00
18岁准大学生疑遭诈骗失联 当地警方介入
大皖新闻讯 “11号晚上6点,孩子打电话说被诈骗了,之后就关机失联了,至今未归。”8月13日,四川射洪市杨女士称,她18岁的儿子疑似遭遇诈骗
2025-08-13 14:36:00
“男子因鸡蛋被吃掉抱怨致妻子崩溃摔碗”引发关注 妇联最新回应:未接到女方求助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段四川男子因鸡蛋被侄儿吃掉抱怨致妻子崩溃摔碗的视频在网上流传,持续引发关注。事后,女方开直播称已离开四川
2025-08-13 14:39:00
池州男子十年前意外失忆瘫痪 坚强母亲将其从头再养一遍 医生:简直是奇迹
大皖新闻讯 2015年,一场意外让池州男孩程斌遭受严重脑外伤,在昏迷2个多月后,醒来的程斌丧失了全部记忆并全身瘫痪。此后
2025-08-13 16:58:00
【天眼问法】儿子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被老母亲一纸诉状告上法庭
赡养父母本是法律赋予子女的不可推卸责任,儿子签了赡养协议却赖账,母亲看病钱都要不到。近日,贵阳市息烽县一名老母亲在息烽县人民检察院支持下
2025-08-13 21:13:00
老人受伤住院 顾不上俩幼童 好邻居主动救急
妈妈独自照看两个幼童,本就忙碌,来帮忙的婆婆又不慎摔伤住院,更是分身乏术。得知情况后,同住一栋楼的社区工作人员主动伸出援手
2025-08-13 22:55:00
回响丨义立天地
何为“义”?是流淌在人间街巷的不灭血脉是危难时刻千万双无畏伸出的手如你我一般的平凡人却在危难瞬间用血肉之躯筑起“义立天地”的丰碑点击视频看这份穿越千年光阴的赤诚在今日的山河依然灼
2025-08-12 1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