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秘朱厚照的'应州之战':一场被文官歪曲的胜利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6 20:17:00 来源:戏说三国

从古至今,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战役,大小规模都有,5000年历史,发生过的战争可能没有人能完全统计的清楚。在这多么战役中,也有一些很奇葩的战争,下面就来给大家说一个史书上记载的诡异战争。

揭秘朱厚照的'应州之战':一场被文官歪曲的胜利

明朝第十任皇帝朱厚照自幼便有一个雄梦,那就是骑着战马四处征兵作战,然后扩展疆域,效仿祖先,做出一番雄伟大业。明朝正德十二年,在江彬的帮助下,朱厚照偷偷溜出皇宫,顺利来到宣府。看到大明边境河山,朱厚照雄心万丈,励志要像先祖一样,取得辉煌战果。为此,朱厚照特地给自己封了“威武大将军”,还定下了军衔和俸禄,巧合的是,小王子率领5万蒙古骑兵来袭。

揭秘朱厚照的'应州之战':一场被文官歪曲的胜利

之后,不顾众大臣的反对,带着五六万明军杀到边关,史称“应州之战”。据记载,蒙古军投入了近5万士兵,双方战斗十分激烈,前后交战近百余次。期间,武宗与普通士兵同吃同住,甚至还亲手杀敌一人,极大地鼓舞了明军士气。

揭秘朱厚照的'应州之战':一场被文官歪曲的胜利

最后,蒙古军战败逃走,明军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场战役史书上称为应州大捷,然而这场战斗的伤亡却十分诡异,《明武宗实录》记载:“蒙古军队阵亡十六人,明军阵亡五十二人”,双方十万人互砍半天只有68人阵亡,明显是扯淡。暗指明军战败了,但蒙古在此战过后数十年不敢进犯明朝边境。

揭秘朱厚照的'应州之战':一场被文官歪曲的胜利

而种种迹象表明了有人在抹黑“应州之战”,朱厚照因为平日里和文官关系极差,文官不愿意皇帝掌握军权再加上此次出城又是偷偷摸摸的,于是在朱厚照死后文官就对他进行了歪曲抹黑,才出现了这样诡异的结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7 0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朱厚照与蒙古小王子一战的未解之谜
...点,肯定是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当时明武宗要亲征,结果文官集团集体都表示反对。因此恼羞成怒的朱厚照,拒绝携带任何一个文官上战场。所以说这些记录完全可能是撰写《明实录》的文官成员瞎
2023-06-25 10:20:00
正德皇帝朱厚照的一生,为什么会被明清两朝的文官一起抹黑?
...见深,在明史中就成了个有恋母情结的怪咖。不过明朝的文官,自己也修了一部叫《明实录》,通常《明史》中缺失的内容,《明实录》中就会有补充,像成化历史在《明史》中只字未提,但《明实
2024-09-02 11:29:00
明武宗朱厚照与应州之战:一场离奇的胜利
...这都是有辱后世智商的,这明显就是在抹黑皇帝的功绩。文官为什么要抹黑朱厚照呢?只能说,第一怪朱厚照之前太不靠谱了,又曾经宠幸刘瑾和江彬这样的佞臣,文官们对这个皇帝早就是厌恶至极
2023-10-17 04:55:00
明朝最奇特的战争,十万大军激战九小时,伤亡却只有68人
...从明武宗朱厚照出征前发生的事情说起。一、朱厚照不顾文官反对,独自前往边关交战说起此次的应州之战,除了明武宗朱厚照外,还离不开一个重要人物,他就是蒙古“中兴之主”,《明史》中称
2023-01-06 17:45:00
他是明朝被抹黑的最厉害的皇帝,其实他智商过人十分聪明
...敢深入”,这小王子的名声也太徒有虚表了吧。至于为何文官们抹黑朱同学,把本是一场大捷的战役,描述成这么一场可有可无的战役来看,这件事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朱同学得罪了文官集团。朱
2023-01-29 16:52:00
明朝三位靠着战功封伯的文官都是谁?
...的历史时,发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明朝获得爵位的文官有十个人,可是靠战功封爵的只有三个,而且他们都姓王,因此王世贞认为,“皆王姓,威名皆盛于诸伯,大奇大奇”。那么,这三位靠
2023-08-27 14:55:00
...帝国的劲旅。由于这一计划过于庞大和骇人听闻,遭到了文官集团的极力反对,未被采纳。但张居正批准戚继光把在浙江时所练的士兵二万人调到蓟州,这一举措在兵无常帅、帅无常兵的明朝仍是罕
2024-06-26 17:02:00
汪直:明朝的传奇权宦与他的西厂岁月
...根错节,很难撼动。而汪直对杨晔下手,实际上是对明朝文官集团的挑衅,而这桩案件,也正式触碰到了文官集团的利益,因此,文官集团开始了他们的反击。五月份时,以内阁首辅商辂为首的群臣
2023-11-19 00:38:00
皇帝为什么一定要处死忠臣于谦
...正常运转。于是,在藩王势力消退后,出现了武将集团、文官集团和太监势力的三方对峙状态。武将与军队在当时是地位最低的政治势力只是由于朱元璋时代就开始的防范武将策略,文官集团在这三
2023-01-03 21: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5-10-24 08:17:00
涤尽尘心悟画禅 ——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先生柳咏絮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西玉山,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对中国画往圣先贤
2025-10-24 08:59:00
国际友人到访无棣古城 李之仪诗词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近日,来自俄罗斯、尼泊尔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到访山东省无棣县,参观了闻名遐迩的无棣古城及其中的李之仪文化馆
2025-10-23 21:51:00
【大风影像】藏在秦岭北麓的元代建筑——化羊庙
化羊庙始建于宋,坐南面北,明宣德元年(1426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曾多次重修,原建筑自头天门始,倚山逐步上升
2025-10-23 22:23:00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大皖新闻讯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22.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直插云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在秋日厚重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2025-10-23 23:01:00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
重阳节是秋季除中秋节以外的又一个重大节日,在山西大多数地方称“过重阳节”,岢岚县等少数县称“游重阳节”。从旧志记载看,过重阳节时
2025-10-22 18:55:00
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
2025-10-22 18:56:00
北宋皇陵“上新”,陵区高粱“走红”
大河网讯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巩义宋陵,再度走红。永泰陵、永裕陵陵区内的高粱,用渐浓的殷红色、低垂的穗子,与神道两侧的石像生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千年对话
2025-10-22 15:52:00
3600年城址不移:在郑州,与“最早的大邑商”深情对话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1950年的秋天,考古学家韩维周在郑州二里岗偶然发现了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这不经意的俯首一拾,犹如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
2025-10-22 16:23:00
武当太极文化研究添重磅新证 清代《张氏履历》现世!揭秘张三丰后裔踪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2025年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即将启幕,“太极祖庭”武当山再度聚焦全球目光。10月21日,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外披露
2025-10-22 08:58:00
一件华服见证庐山百年对外交流情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祺)10月17日晚,江西庐山牯岭镇卫斯理别墅灯火通明,一场温馨的移民融入活动在此举行。现场,庐山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陈晖收到了一份漂洋过海而来的特殊礼物——一件百年手工中式女装
2025-10-22 06: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