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司马家篡位之路:从曹魏到晋朝的过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20 19:42:00 来源:戏说三国

说来讽刺,就算是曹髦最后带着几百侍卫拼死一搏,都是注定没有结果的“送死”,而曹髦也因此被称为“曹家人最后的血性”。

司马家旺曹,但也克曹,在魏晋之际,这很明显。

司马家的大功臣乃是司马懿,他被曹操压制,而后又被曹丕、曹叡压制,要说造反,司马懿在这三个人的时代,顶多只能当个炮灰,可是曹叡之后的血亲断代,幼帝曹芳给了司马懿机会,在干掉了简直“低能”一般的对手曹爽后,司马家篡夺江山指日可待。

在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二人扛起了“篡位”的大任,本来吧,司马师要比弟弟优秀太多了,司马昭后来都经常自愧不如,但谁知道司马师命薄,在经历了几次重要的战争后,司马师算是把自己祭献给了即将诞生的“晋朝”。

司马师之后,便是那个路人皆知他心的司马昭,司马昭接过哥哥的任务,和当年曹操一样,在篡位之前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但他也学曹操,就是不登基,也没有让皇帝禅让,只是一直摄政着。

曹魏的坠落在于曹叡的断代,魏明帝曹叡登基的时候,已经是不小的年岁了,对于曹丕留下的班底,有着很好的掌握,他在位期间,几乎不可能发生权臣篡位之事,就连司马懿,也只是在四大权臣中排第四。

可惜曹叡无亲子,早早便把曹芳接进宫中作为养子,但这只是其一,另外一点致命的弊端就是,曹芳年纪太小,直到曹丕去世,曹芳才年仅八岁(严格来说,八岁不到),就是因为曹叡选嗣太晚,导致这个时间点,曹魏失去了主心骨。

司马懿是幸运的,他通过“命长”来熬,成为了曹芳的顾命大臣,与他一起的还有曹真的儿子曹爽。

司马家篡位之路:从曹魏到晋朝的过渡

在一开始,曹爽是压制司马懿的,但也许是压制过度了,司马懿有了异心,他开始装病,装可怜,来麻痹曹爽,这个时候司马懿的心里不仅仅是要除掉曹爽,他还想一举篡夺曹魏的果实。

于是有了高平陵之变,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司马师父子二人在都城的三千死士露出锋芒,顿时惊得世人不知所以,任谁也想不到,司马家竟如毒蛇一般,匍匐已久,和曹操那种光明正大夺权相比,司马家的风采让人难以恭维。

可这并不妨碍司马家掌权,除掉了曹爽后,朝堂无人可制司马懿,司马懿虽然老了,但司马师却青出于蓝胜于蓝,于是在司马懿最后的阶段里,司马家很好地掌控了一切的朝堂权力,这个时候起,司马家再次将朝堂中人换血,几乎都成为了司马家的人。

司马师时期,曹魏已经有一半改写为了“司马魏”。

与此同时,曹芳也渐渐长大了,可他已经错过了拯救曹魏最好的时期,留给他的,是堪称不可逆转的困局,嘉平五年,李丰和张缉的起事被司马师镇压,顺势而为,司马师以曹芳在位无德为理由,让曹芳退位为王。

也是这个时候起,迎来了曹髦的时代,这是一个有血性的傀儡的时代。

曹髦乃是曹丕之孙,因为曹叡没有留下嫡子,于是曹髦算是主脉。

司马家篡位之路:从曹魏到晋朝的过渡

一开始,选择曹髦,原因就是曹髦的年纪不大,也仅是十几岁罢了,而且曹髦乃是曹霖的庶子,让一个庶子继位,才有着地位上的对冲,如此一来,才起到制衡曹髦的目的。

不过司马师没想到的是,这个曹髦,竟然后来表现出差点翻盘的实力。

正元皇帝曹髦,是个文化份子,心性过关,懂得隐忍。

十几岁进京,即便知道是登基为帝,但却内心明白曹魏势如水火,需要装傻充愣,于是面对一众大臣,曹髦想尽办法拉拢,时间久了,曹髦也有了一定的效果。

刚刚好也是这个时候,司马家的“大BOSS”司马师因病去世,半道上就断气了。

司马家失去了司马师,这对曹髦来说,是个天大的机会,司马昭固然强大,但相比司马师,司马昭还不至于让人绝望。

而司马昭也继承了司马家的一切,相比父亲和兄长,他要再多走一步,他可以不登基,但一定要做铺垫。

趁着曹髦势力单薄,司马昭依旧在拓展着司马家的影响力。

其实另一边的曹髦,表面在“装傻充愣”、“大方薄智”,实际上在心里,在私底下,曹髦却有了不同的准备,甚至他都在司马家千金买马骨的诱惑下,培养出了自己的心腹,不管如何,这个十几岁的少年,其实已经做得很好了。

司马家篡位之路:从曹魏到晋朝的过渡

可惜被曹髦的时间不多,甘露三年,司马昭步步紧逼,他看出了曹髦的表里不一,于是他走上了曹操的老路,他逼着曹髦给他设立封国,并且加九锡,这个时候,司马昭的地位很高了,明眼人都知道,司马昭就是当年之王莽、曹操之流。

不过这一次司马昭却很聪明,他首先拒绝了,决定暂时不那么彻底架空曹髦,他要做的,就是趁曹髦还年轻,犯下不可挽回的大错,然后他再一并解决之。

即便是多番面见,曹髦也没有对司马昭下手的机会,这是他的无奈,身边几乎无人可用,都被司马昭的势力过滤成了筛子,这整一个曹魏就是大家陪曹家人继续敷衍下去的游戏,曹髦内心很绝望。

两年后,也就是甘露五年,曹髦觉得再不靠自己这些年积累起来的力量拼的一击,那么曹家真的就没有希望了。

司马家不动如山,权势滔天,连皇帝都不可撼动,但曹髦不信邪,他要废掉司马昭,于是给司马昭第二次“加九锡”而后又被拒绝之际,曹髦表示,既然你不想当,那么下次就不给你了。

此举让司马昭一阵愕然,因为拒绝三次才接受,这是自古以来的“礼”,譬如曹丕,就是在献帝三次禅让后才登基,改朝换代,这已经成为了常规,司马昭本来也想走这条路线,但谁知道,曹髦忍不住摊牌了,即便有心理准备,司马昭都没想到曹髦会如此极端。

不久之后,曹髦还阻止了他的心腹们要架空司马昭,著名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正是反映了当时司马昭的嚣张,司马家的可怕,虽然明面上是曹魏,但整个大魏国说是姓司马,也没有人不信了。

事情发展到了这里,曹髦的内心已经无法再隐忍了,一切的隐忍,都是建立在旗鼓相当或者是还有希望追平的基础上的。

但是曹髦太年轻了,曹芳这一个断代,令曹魏的忠臣几乎被司马家收割,不得不承认,曹髦一个亲王庶子,无力回天了。

阳谋不行、阴谋也不行,曹髦放弃了一切智斗的机会,干脆做出了最终的无奈选择,正面和司马昭对决,这个正面对决就是,曹髦领着自己的几百心腹和亲军,一同把司马昭的人头拿下,这是最没有办法的办法。

所以最终的局面,才回到了前面所说的,曹髦百般尝试无果,最后还是带着信得过的几百军士强攻司马昭。

但即便是如此,曹髦都失败了,曹髦或许是被出卖了,或许是实力根本不够,司马昭他没杀着,反而被司马昭找来的替死鬼成济杀死了。

对于曹髦而言,这未必不是一种解脱,曹家的翻盘太难了,他不行,也不是他这个年龄和底蕴能做到的事情。曹髦死后,司马昭更加肆无忌惮,虽然他没有称帝,但司马家两代三人完成了最终的过渡。

司马家篡位之路:从曹魏到晋朝的过渡

于是晋朝取代了魏,以多年前同样的方式,把这个看似璀璨又暗淡的大地,推向了下一个时代。

那个无奈死去的曹髦,也被称为曹家人最后的血性,宁死勿屈,这是他身为少年天子的最好写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1 0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曹操一个用人策略的失误,导致了曹魏的灭亡
...瘫痪的状态。曹丕在无人可用的情况下,只好启用了外臣司马懿,因为那时候能抵抗诸葛亮北伐的人只有司马懿,虽然曹丕不愿意用他,但实在是无人可用了。就这样司马家族一步步的掌握了曹魏的
2023-06-01 11:04:00
为什么曹叡死后魏国就开始落到司马懿手里
...权利开始出现改变了呢,归根结底是因为一个人,那就是司马家的主要人物司马懿,虽然没有得到曹操的重用,但是他的位置也是比较关键的,一些大事情曹操还是会选择听一听司马懿的意见,曹操
2023-05-13 17:18:00
...丕接受禅让,代汉自立,在政治合法性上没什么问题。而司马懿之于曹魏政权,只不过是可以当成一员大员或者封疆大吏的角色,对内未有挽狂澜之既倒之功业,对外未有开疆扩土的战勋,故而终期
2023-08-26 14:47:00
被司马家诛杀的曹氏,其后人是如何复仇的
前言在三国鼎立的乱世中,曹魏和司马家族的斗争犹如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角逐。当司马家族篡位成功,曹氏一门惨遭诛杀,仿佛历史的胜负已然定局。然而,正当世人以为风云变幻之势已尘埃落定时,
2024-05-29 15:13:00
为何张郃被乱箭射杀的那一刻,诸葛亮瞬间明白自己是中计了?
...,张郃不幸遭蜀军箭雨击中,英魂陨落。孔明顿悟,此乃司马懿精妙布局,二人皆为其计所困。司马懿策谋,意在拔除心腹之患张郃,恐其阻篡位之路。张郃不幸中计,司马懿的勃勃野心再无遮掩,
2024-12-11 08:49:00
司马懿骂妻,儿子司马师更离谱,毒杀妻子夏侯徽并诛灭大舅哥三族
司马懿晚年十分宠爱妾室柏夫人,经常留宿其室,连正妻张春华都很少有机会能见到司马懿,有次司马懿因病不能起床,张春华出于关心前往探望,谁知司马懿却口出恶言,骂张春华是讨人厌的老东西。
2024-12-31 16:55:00
司马懿为什么要等到七十岁才夺权,他之前在怕什么?
...政变,彻底改变了曹魏的高层政治格局。已经70岁高龄的司马懿,趁着大将军曹爽挟持皇帝曹芳,去给先帝曹叡扫墓的时候,悍然发动政变,彻底控制了曹魏高层大权。这次曹魏高层的权力之争,
2023-03-09 10:32:00
司马懿:从隐世才俊到权倾天下的传奇之路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县(今河南焦作)人,生于公元179年,于公元251年病逝,父亲司马防在东汉末年担任过洛阳令和京兆尹这样的京官,和曹操走得比较近,曾多次赞扬和举荐曹操,因此一
2024-04-05 14:30:00
历史上曹操想传位的人是谁
曹操在司马懿和杨修之间,最后选择除掉杨修,实际上关于曹操杀杨修的动机有很多种说法,但最靠谱的一种应该还是因为储子之争。司马懿选择帮曹丕,杨修站曹植,历史上总喜欢把曹植打造成曹操的
2022-12-23 17: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