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存量房贷利率大调整,房地产见底了吗?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0-14 18:37:00 来源:封面新闻

10月12日一早,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陆续发布公告,10月25日起,将对存量个人房贷利率进行批量调整。除贷款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且为二套房贷款的情形外,其他符合条件的房贷利率都将调整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30BP。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由于首套房和二套房的贷款利率下限不同,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有所不同。

在9月24日释放的一揽子金融政策中,房地产政策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如调低存量房贷利率、统一最低房贷首付比例至15%、央行对“收储”的出资比例从60%上升至100%等,意在从需求与供给两端稳定房地产市场。

随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迅速响应,降低乃至全面取消购房门槛,调低房贷首付比例下限。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虞晓芬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一线城市的风向标意义不容忽视。

相比这些房地产政策,更加引发市场关注的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有关房地产市场的表态,“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中国新闻周刊》专访虞晓芬,解读在决策层已经释放如此明确信号的情况下,未来还将出台哪些房地产政策,房地产行业走出三年“寒冬”的关键是什么。

存量房贷利率大调整,房地产见底了吗?

虞晓芬

预期的改善,对于房地产市场有重要意义

《中国新闻周刊》:你认为决策层在9月底明确提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目标的原因是什么?

虞晓芬:决策层应该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因素提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首先,从今年1—8月的数据来看,房地产行业的核心指标仍在持续下行。新建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18%,房地产投资增速为-10.2%。8月,70个大中城市中,68个城市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全部城市二手房销售价格同比下降。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其核心指标持续下行,必然拖累建筑、建材、家装、家具等行业。房地产资产价格下跌,也使得居民、企业财富缩水,同时会集聚金融风险。其次,随着美联储降息,资金外流压力减缓,为政策加码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契机。

存量房贷利率大调整,房地产见底了吗?

《中国新闻周刊》:你如何评价这一轮房地产政策的力度?

虞晓芬:我认为这一轮房地产政策的力度比较大,特别是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止跌回稳”后,市场普遍预期未来会有更大力度的刺激政策出台。

当前,预期的改善对于房地产市场乃至整体经济形势都有重要意义。因此这一轮房地产政策的出台,以及决策层有关房地产市场的表态,在激励信心上的作用可能大于具体政策的刺激作用。尽管楼市的反应不及股市迅猛,但是一些开发商反馈的数据显示,“十一”假期成交量同比上涨五成以上,这可能是2022年以来优化房地产政策效果最好的一次。

《中国新闻周刊》:随着“止跌回稳”目标的提出,你认为未来会不会有更多直接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推出?

虞晓芬:既然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已经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被提出,后续一定会积极动用政策工具。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政策无非在供给、需求两端发力。比如在供给端,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提出,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此前住建部也曾提出以人定房、以房定地,科学确定住房与土地供给,而非根据地方政府财政需要而确定。

但是不能将“严控增量”简单地理解为控制数量,同时要优化增量的供给结构,比如增加优质地块供应、鼓励开发商进行第四代住宅等产品创新。另外,也要梳理好商品房与保障房的关系,在供给严重大于需求的市场,政府应该减少保障房建设,更多通过收购,或者给予保障对象货币补贴的方式盘活存量市场。

从需求端的角度来看,信贷政策已经基本调整到位,未来除非跟随整体利率进一步下调,否则进一步下降的空间有限,而15%的首付比例放在全球范围来看也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是税收政策仍有调整空间,比如在一些高房价地区,居民置换时交易成本非常高。此外,政府提供保障房的方式可以优化,比如以明补的方式补贴购房者,鼓励其到市场购买住房。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已经有地方政府不再建设安置房,转而进行货币化安置。另外,政府可以考虑将住房公积金的覆盖范围延伸到全体劳动者。这些政策都可以创造一些需求。

存量房贷利率大调整,房地产见底了吗?

《中国新闻周刊》:目前市场对于房地产政策的优先级有一些争论,比如有观点认为,相比刺激需求,消化存量,更应该集中力量“保交楼”,你怎么看待不同政策的优先级问题?

虞晓芬:几项政策的优先级应该是平等的,因为其相互关联。比如如果无法“保交楼”,肯定会影响购房者切身利益,更会影响准备购房者的信心。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很多“保交楼”项目只销售了部分房源,如果不对需求端进行刺激,导致未能销售的房源迟迟不能出售,开发商面临的债务压力与日俱增。因此刺激需求,加快库存去化,也有利于缓解“保交楼”资金压力,两者相互影响。我认为还是应该多措并举。

《中国新闻周刊》:有观点认为,中央政府应该通过发行国债的方式支持“保交楼”,你如何看待这样的建议?

虞晓芬:中央政府确实需要加大对于“保交楼”的支持力度,尽管建立了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但是商业银行提供融资需要遵循市场规律,导致其向“保交楼”项目提供融资的门槛比较高,依靠商业银行向“保交楼”项目提供融资接近“天花板”。中央政府有必要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可以动用国债“保交楼”。当然,在将资金注入这些项目后要处理好与已有债务债权的关系,同时对于资金的使用进行严格的封闭管理,特别是需要开发商也承担一定代价。对于已经出让土地的项目“保交楼”,对于恢复市场信心比较关键,同时也能带动建筑、建材等产业。

《中国新闻周刊》:一些地方政府“收储”存量商品房似乎并不积极,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虞晓芬:“收储”主要受到几个因素的制约。首先,保障性住房以中小户型为主,特别是配租型保障房的面积可能会更小,只有四五十平方米。但是商品房的面积以中大户型为主,与保障性住房的需求难以适配。其次,政府收购配售型保障房的定价是重置价格,按土地划拨成本加建安成本加不高于5%的利润核定,但是如果以这样的价格收储,大部分开发商可能难以接受。而且存量商品房背后往往牵涉复杂的债权关系,一些房产已经被抵押,即使开发商同意政府以较低价格收储,债权人也不一定认同。

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依然存在

《中国新闻周刊》:一些人认为,从人口、城市化进程等维度衡量,当下房地产市场面临结构性需求不足,因此需求难以被“刺激”,你如何看待当下房地产市场的真实需求?

虞晓芬:目前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依然存在。比如“七普”数据显示,居住在没有电梯的公寓的家庭占比58%,并不适应老龄化社会。而且一些老旧公寓的建筑品质、户型已经落伍。再比如大量新市民没有购房,如在杭州,常住人口中租房的比例超过四成。

根据粗略测算,今年1—8月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量约为6亿平方米,如果在剩余的4个月保持类似的成交水平,今年全年成交量约为9亿平方米,相比2021年下降50%。

我们可以将中国的情况与韩国、日本对比。1991年,韩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74.79%,日本城镇化率也达到77.47%。中国去年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不足67%,尚未达到韩国、日本1991年时的水平。从1991年到2007年,韩国每年每千人新建住宅套数是11.35套,日本同期的数字是10.34套,因此中国完全有理由将每年每千人新建住房套数保持在10.5套左右。保守估算,如果我国每年新建住房中七成位于城镇(实际占比高于七成),套均面积110平方米,以14亿人口的体量计算,每年城镇新建住房量在11亿平方米以上,加上商办销售量,扣除保障性住房项目,商品房每年的销售量也会保持在10亿平方米以上。

目前房地产市场确实存在“超跌”现象,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购房者信心不足,从购买力的角度测算,截至去年年底,居民总体储蓄额达到137万亿元,具备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购买力。因此还是应该增强购房者信心,积极鼓励居民改善居住条件。

当然,目前宏观经济形势与房地产市场相互影响,这个循环结需要尽快解开,宏观经济形势改善后肯定会改善购房者预期;反之,也需要稳定房地产市场为稳定宏观经济做出贡献,这也是决策层几次关注房地产形势的原因。

《中国新闻周刊》:目前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但是并未像2008年的美国一样演变为系统性金融危机,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虞晓芬:中国房地产金融衍生品的发达程度确实不比美国,减少了引发全面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美国、日本在房地产泡沫破裂时,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违约率都曾超过10%,中国没有达到这一水平,但是违约率确实在上升,金融系统无疑存在压力。这也是决策层提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关键原因之一。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4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何时调?怎么调?调多少?解读来了
...两个信号,第一个加力提振居民消费,第二个是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相当于给存量房贷家庭吃下定心丸,这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尽快止跌回稳,避免影响居民消费。 中国人民银行引导存
2024-09-30 13:48:00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对消费起到了什么作用?
...管理局召开2023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会议继续体现对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支持,并且提到“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是在7月14日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
2023-08-08 18:08:00
中国楼市转型:存量房贷转按揭政策
...贷款利率以促进家庭消费,这一消息引起市场关注。房地产市场现状:低迷态势难改纵观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低迷态势仍在持续。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7月新房价格同比下跌4.9%,创下20
2024-09-04 16:44:00
楼市不眠夜!存量房贷一降到底,上海深圳广州响应新政“组合拳”
...是回应群众关切,快速落实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部署的“一盘棋”行动。新政发布后,银行火速响应。工、农、中、建、交、邮储银行六大国有行以及中信银行、兴业银
2024-09-30 11:42:00
两部门联合发文调整优化房贷政策
...行与借款人协商调整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维护好房地产市场竞争秩序。二套房房贷利率有望降低此次通知中,关于统一全国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下限的政策,引发轰动。一是
2023-09-01 01:10:00
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要回应群众关切,
2024-09-27 07:38:00
...亮相,介绍稳地产政策“组合拳”,并释放出“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筑底”的官方判断。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1—9月房地产市场相关数据,几个关键数字的降幅均继续收窄。事
2024-10-24 15:16:00
政治局会议深读|首提“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市场将迎哪些变化?
...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要回应群众
2024-09-26 20:23:00
滨州:《关于推动全市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政策》正式印发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9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全市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政策》(滨建房字〔2024〕21号)(以下简称《政策》)。《政策》制定的背景及过程今年以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
2024-10-18 13:4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多人获刑 涉及非法猎捕、贩卖、运输鸟类等犯罪行为
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涉鸟类保护刑事典型案例,典型案例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方面鲜明导向
2025-11-14 18:52:00
高铁上孕妇突然临盆 多方联动救援母子平安
大皖新闻讯 “谢谢列车长,是个男孩,母子平安!”近日,一通报喜电话让G7263次列车长张露及全车工作人员悬着的心彻底放下
2025-11-14 12:38:00
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用科学治疗与人文关怀点亮患者生命之光
在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的走廊里,一幅温馨的画面正在上演:一位身着棕色背心、蓝色内搭和灰色运动鞋的七旬老人,正手持拐杖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练习独立行走
2025-11-14 12:09:00
就诊患者医院停车被收费 院方回应:收费由三方公司负责,会积极协调
鲁网11月14日讯近日,淄博市张店区的张先生向鲁网·民生帮办(0533-3811076)反映,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淄博市第三人民医院)看病停车时被收费
2025-11-14 12:05:00
广州“铜钱大厦”一拍流拍,起拍价13.6亿元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大皖新闻记者从阿里资产拍卖平台看到,广州地标建筑广州圆大厦以13.6亿元起拍,但因无人报名出价
2025-11-14 12:04:00
微光成炬!从“记错时间”到“紧急救援”:荣成白衣天使书写新时代医者答卷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李佳怿 李金翰 通讯员 李甜)在一个普通的周六午后,本计划奔赴养老院开展志愿服务的三位医务人员
2025-11-14 10:1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杨飞“青春没有售价,轮椅直达拉萨”“家人们谁懂啊,坐电动轮椅通勤太香了”……近来,在短视频社交平台,年轻人坐着电动轮椅出行的视频刷爆网络
2025-11-14 10:32: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实探江城芜湖:科创赋能产业,算力驱动高质量发展新实践
大皖新闻讯 长江之畔,创新潮涌。11月13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芜湖
2025-11-14 10:52:00
大皖新闻讯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13日发布数据,2025年10月份,安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
2025-11-14 10:54:00
从“看破”到“戳破” 高校联合58同城推出反诈互动课
“坐进骗局的桌子里,看看你能不能识破身边的骗子。”11月12日,在广州南方学院的多功能教室,一场名为“对号入座”的沉浸式反诈课堂火热上演
2025-11-14 10:57:00
守望精神家园:农村老物件何以成为时代“新教材”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王玉龙)那些被岁月包浆的犁铧、砚台、煤油灯,正以沉默诉说民族的集体记忆。近日,潍坊知名文化学者张崇高先生主编的《青少年研学——探秘农村老物件》出版发行
2025-11-14 10:58: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2日,“离婚证后面有囍字”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热烈讨论。视频中,有网友手持离婚证,在灯光下轻轻晃动
2025-11-14 11:02:00
奇妙气压现真知 动手探索育新人——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一年级开展“神奇压水机”科学实验课程
鲁网11月13日讯“老师,快看!水喷出来了!”“太神奇了,原来空气真的有力量!”近日,在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一年级的科学实验教室里
2025-11-14 10:22:00
玉米脱粒机致手指离断 博爱医护8小时精准修复
鲁网11月14日讯“多亏了周医生团队的妙手仁心,让我母亲的手指失而复得!”11月12日,62岁患者杜女士的家属专程将两面锦旗送到菏泽博爱医院显微骨科医护人员手中
2025-11-14 10:19:00
“婷宝”:菏泽鲁西新区程婷日常工作中的助人为乐点滴情
鲁网11月14日讯“婷宝,我这降压药吃完了,你能帮我买一下吗?”“婷宝,我家老伴儿行动不便,能帮我看看怎么申请轮椅吗?”在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程海社区和颐美康养院
2025-11-14 1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