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这个王朝的皇帝个个都勤于朝政,却因为一个女人亡了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3 11:33: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皇帝可谓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自称天子。一个皇帝的好坏往往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命运,贤明的君主可以让王朝更加强盛,昏庸的君主可能会葬送了先辈辛辛苦苦创下的基业。这就是封建王朝皇权至上的弊端,没有可以制衡皇权的其他权力,这样的王朝碰到昏君的话就会走向衰落。

这个王朝的皇帝个个都勤于朝政,却因为一个女人亡了国

在中国古代历史王朝中,因为昏君而误国的例子比比皆是。最有名的就是秦朝的胡亥秦二世,胡亥因为宠信奸臣赵高,把好好的一个大秦帝国短时间内就搞的民怨沸腾,烽烟四起;最后刘邦率先攻入关中拿下咸阳,秦王朝就此覆灭。还有隋朝的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奢靡无度,耗尽了先帝攒下的基业,最终被自己的宠臣陷害。

这个王朝的皇帝个个都勤于朝政,却因为一个女人亡了国

有些人不适合做君王,却无奈生在帝王家。南唐后主李煜,善于诗词歌赋,却不热衷于做皇帝,因此荒于朝政,被宋军攻破金陵投降,却仍然不能得以善终,被赐下一杯毒酒了却一生。宋徽宗如果不是一位皇帝,也一定会名垂历史,他会成为一个著名的书画家。他没有干好本职工作,把北宋葬送了。

这个王朝的皇帝个个都勤于朝政,却因为一个女人亡了国

判定一个好皇帝的标准是什么,大家都会认为是勤于政事,不沉迷于后宫等,那么清朝的几位皇帝都可以称之为好皇帝。从皇太极到光绪帝,都是勤政的君主,不贪恋后宫,按时上朝,这在之前的王朝中是很少见的。

这个王朝的皇帝个个都勤于朝政,却因为一个女人亡了国

清朝为了避免前朝的弊端,很注重皇子的教育,让皇子们认真学习汉人的文化,为他们聘请专门的汉人教书先生。皇子们非常刻苦,六岁就要开始学习,还是定期接受测验。除了学习汉家知识,还要学习满蒙文化,骑马射箭也是必修的课程。这样就避免了以后的继承人不学无术的现象发生,可以更好的选取继承人,所以很少有说清朝的哪个皇帝是昏君的。

这个王朝的皇帝个个都勤于朝政,却因为一个女人亡了国

虽然清朝的皇帝很勤劳,无奈整个时代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封建统治制度已经过时了,但是清朝统治者却闭关锁国,导致清朝与整个世界的发展脱轨。光绪帝最后想要变革,施行戊戌变法,仍然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光绪帝没有实权以失败告终。而也正是慈禧的一系列的作为,让清朝是割地赔款,最终也没有避免前朝灭亡的悲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3 13:45:5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慈禧一向健康,为何光绪驾崩后20小时就离世了?看她临终都干了
...大清朝政掌控自如的女人,一直以精力充沛而著称,但在光绪帝去世后仅短短20小时,她竟然猝然辞世。这一反常现象引发了无数猜测:到底是什么让这个掌握大权的女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走向生
2024-12-28 10:31:00
她大权在握却荒废无度祸乱朝政,导致皇朝灭亡
...权。1875年同治崩逝后,慈禧又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光绪帝)为继承人,自己则继续垂帘听政,把持大权,而年轻的光绪也沦为了傀儡皇帝。后来,慈安太后去世,慈禧太后便开始一人独
2023-02-13 17:35:00
慈禧的最后一天:早上在处理光绪的后事,傍晚嘴中就含上了夜明珠
...臣拟写遗诏,之后,慈禧太后便在睡梦中驾崩了。也许是光绪帝死后两天的日夜操劳,再加上年事已高的慈禧太后本身患有旧疾,所以,几番折腾后,身体也就扛不住了。慈禧太后的葬礼规模非常盛
2024-02-24 08:03:00
聊聊最后一位国葬出殡的皇帝
清朝倒数第二位皇帝乃是光绪帝。他四岁登基,由两宫太后扶持,成年后面对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国家,他全力支持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人士们对整个国家进行改革。然而历时103天的改革
2023-02-02 12:40:00
溥仪为什么会认为大清朝的灭亡会和“他”有关
...哥”这个名号,本身年龄就比较大的慈禧太后太后,因为光绪帝身边没有儿子。所以说这个慈禧太后太后和光绪帝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不好,而且这个时候的光绪帝的身体也是非常的不好。后来在光绪
2024-02-07 17:20:00
...是种种的迹象都表明,光绪皇帝的病情还不至于死亡。在光绪帝在去世的前一天,还曾发布过谕旨,让全国各地的督抚遍寻名医灵方,从速推荐进京为他治病。由这个说明了病中的光绪皇帝此时的神
2023-09-04 16:25:00
...运。慈禧在这当中,只是充当了一个导火索的作用罢了。光绪帝为何不杀掉慈禧独掌大权?溥仪:3个后果,他承担不起慈禧为了把握住手中大权,在同治和光绪在位期间,她一直都垂帘听政、临朝
2024-06-10 22:57:00
汉武帝临终遗言是哪八个字
...继承了皇位,光绪当皇帝期间,光绪完全是个傀儡,后来光绪帝想要变法,却被慈禧扼杀在摇篮中,慈禧命令杀死了光绪最喜欢的女人珍妃,而且在自己死前还命人毒死了光绪帝,可见慈禧之狠毒。
2023-08-05 22:02:00
为何说奕訢其实是个悲剧性的人物
...后,奕訢协同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在同治帝和光绪帝两朝时,总理大清朝政及外交事务,被加封为大清朝的第十个铁帽子王。看完奕訢的简历,您一定觉得他地位显赫,风光无限,但我接
2023-04-25 11: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