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党报是我上党课的鲜活教材”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6-26 07:5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

95岁老人每天坚持读报剪报——

“党报是我上党课的鲜活教材”

“党报是我上党课的鲜活教材”

陆仁宽在看报。陈晨 摄

通讯员 王春贵 徐晶 记者 陈晨

“陆老,今天的报纸到了!”清晨,听到送报工的声音后,陆仁宽便匆匆下楼取报。之后则是他一天最享受的时刻,一边吃着早饭,一边读着报纸,遇到感兴趣的新闻,他会立即放下碗筷,拿起剪刀剪下报道,贴进一本厚厚的剪报集里。

今年95岁的陆仁宽老人,党龄超70年,军龄长达30年,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上海解放战役。自《扬州日报》复刊后,老人养成了每天读报剪报的习惯。40年来,他家的书柜里、床底下堆满了剪报集,足有100多本。陆仁宽说,《扬州日报》是一份集权威性、趣味性、故事性为一体的党报,不仅丰富了他离休后的晚年生活,更成了他为年轻党员上党课的鲜活教材。

25日上午9点,广陵区汶河街道四望亭社区一座民宅内,在陆仁宽老人带领下,一群年轻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我先来读一读一周以来的《扬州日报》,大家一起学一学国家的政策方针。”只见陆仁宽翻开一本厚厚的剪报集,找到一周以来的剪报,开始认真地领读起来。虽然老人年事已高,但字正腔圆、铿锵有力,在场所有人听得认真、记得仔细。

“陆老的党课,深入浅出,让大家听得懂、记得住、受鼓舞。陆老的精神,值得我们不断学习。”提及陆仁宽这位“红色宣讲员”,社区年轻党员个个竖起大拇指。

陆仁宽的剪报集很有特色,每一本的封面都采用废旧纸张制成,剪报内容涉及国家大事、红色故事等,按照时间顺序、新闻类别装订成册。

“一路走来,有党报的陪伴,我的生活变得很精彩。”陆仁宽说,他准备将收藏的100多本剪报集连同参军时的证书和奖章,作为“传家宝”传给后代,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6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30本剪报集,记录我与党报共成长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从读者成长为“草根记者”,投稿千篇被采用四百多篇——30本剪报集,记录我与党报共成长吴继原收藏的剪报集。宝岭摄“这30本剪报集,不仅记录了岁月的变迁、家乡的变化
2023-06-09 07:59:00
『党报为我打开了一扇窗』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他与《扬州日报》有着四十年的情缘『党报为我打开了一扇窗』周晓明手持荣誉证书。 赵磊 摄“这篇以‘仪征县外贸收购额大幅度上升’为题的简讯,是我手里留存的纸质媒体中
2023-07-17 08:08:00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本报“党报学习站”栏目推出“书香扬州·超级读者”寻访活动——两位老人传递书香 这是最动人的芬芳通讯员 刘义 万学梅 李君 陈丹记 者 陈晨为让阅读引领生活,营造
2023-02-24 07:43:00
“流动风景”喜获“先进集体”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流动风景”喜获“先进集体”蜀秀社区“党报学习站”助力社区基层工作结硕果——给假日里的小学生普及铁路安全知识。 庄文斌 摄铁路民警正在铁路沿线上对社区巡防员进行
2024-01-04 08:00:00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党报学习站”新民村站点创新设立“元宵共享点”,可自取、可派送——“共享元宵”暖胃更暖心通讯员 刘义 万学梅 记者 陈晨“‘好地方’就是家,这碗汤圆真暖心。”1
2023-01-31 08:58:00
三份『特色套餐』 满满『能量补给』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双桥街道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三份『特色套餐』 满满『能量补给』“党报学习点”。本报讯(通讯员 邗组宣 杨雪 程启智) 今年以来,邗江区双桥街道党工委聚焦新业
2023-12-02 07:52:00
彭永强:党报领我走上新闻路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从菜场营业员成长为行业报副主编彭永强:党报领我走上新闻路彭永强的《特约记者证》。峰生摄彭永强获得的荣誉证书。 彭永强翻阅收藏的《扬州日报》10000期纪念特刊
2023-06-02 07:47:00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党报学习站”跃进桥社区站点延伸学习阵地,多方共建打造“双拥教育实践点”老兵进校园 “红色种子”植心间通讯员 项唯樑 居萍 顾李扬记 者 陈晨“孩子们,这是真实
2023-06-10 07:58:00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向新而立 向深而行——改版致读者一“元”复始,旭日始“旦”。新的一年,细心的您会发现,手中的《扬州日报》正在发生新的改变。我们的改变,不止为成就更好的自己,更是
2024-01-01 08:01: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珍爱网见证:在屏幕那端,他们找到了余生的伴侣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小李和小陈(均为化名)原本是两条平行的轨迹。小李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品牌策划,生活被会议与数据塞得满满当当
2025-11-05 13:58:00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
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分享润初心 文字力量伴成长
鲁网11月1日讯10月28日,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团队的各位老师们齐聚一堂,将教学里的细碎故事、教育中的点滴思考,融进阅读的时光里
2025-11-01 20:41:00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