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作家李静睿:当两个P人成为父母后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5-06-05 16:44:00 来源:新周刊
作家李静睿:当两个P人成为父母后

“父母永远逃不开自身的局限”,换言之,世上或许不存在满分的完美父母。那么,也不需要如此要求孩子。

记者 | 王中中

编辑 | Felicia

封面丨《好东西》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李静睿和丈夫带着四个小孩在河边野餐。李静睿的女儿猫猫有几个关系要好的朋友,每个月都会聚上一两次。家长们早上把孩子送去他们家,等他们吃完晚饭再接走,孩子们就这样玩一整天。李静睿家挨着河边,那天天气特别好,铺好野餐垫,再点个外卖比萨,足够孩子们在草地上疯跑几小时。

猫猫放学拿回上美术课时画的“礼物”,李静睿才知道那天是母亲节。她不怎么关注这些事情,也没什么仪式感,至于自己在孩子心中是什么形象,“这得等孩子长大后自己讲才知道”。目前唯一确定的一点是,“我会比她爸爸凶一点”。

猫猫画的肖像画中,“女神妈妈”被鲜花、蜜蜂簇拥,头顶皇冠、红唇上扬,“卡姿兰大眼睛”和颈上的项链同样闪闪发亮。小孩子的爱很好懂——爱她就让她做色彩斑斓的世界中心最靓的妈妈。

作家李静睿:当两个P人成为父母后

家长带着孩子在上海迪士尼乐园玩耍,一起感受童话世界的快乐。(图/阿灿)

在成为全职作家前,李静睿曾做过8年法律记者,也在美国、日本旅居过,组建家庭后,说走就走的决心成了过去式,现在她拥有一种很确定的生活——在通州的温榆河边组成一个三口之家,家里堆放着2万本书。

不是父母陪伴孩子,

而是孩子陪伴父母

五月尚未过半,李静睿已经订好了一家人暑假旅游的机票,目的地是伊斯坦布尔,“如果不是为了省钱,我根本不会提前做这些”。如果从省钱角度出发,其实再提早一点会更好,但在这之前,李静睿要确保工作的事情先落实。

关于工作的计划,李静睿会非常明晰地安排好时间表,但如要“提前去考虑很远的生活”,她只会觉得头痛难受。“想好暑假要去哪儿玩”已经是极限,再没有更多了。套用现时流行的MBTI理论,她和丈夫都是P人,完全随性、很少计划。

她周末起床时间随机,有时十一点才从床上爬起来;下午有什么活动,除了看演出,别的全靠天气和心情决定。旅行也是,到了一个城市,可能当天中午才会想晚上去哪儿吃饭,“走到哪家有位置就吃哪家”。

作家李静睿:当两个P人成为父母后

(图/《比天堂还美丽》)

这种无计划感也贯穿着李静睿的育儿方式,她不会特意为育儿安排什么活动,“所有那种妈妈陪小孩一起做什么的活动,只要能不参加我就不参加”。但她会组织时间让猫猫能和朋友凑一起玩,她在边上看书,亲子共享空间而又独立拥有时间。

李静睿身边有那种把每个周末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家庭,也有因为孩子喜欢登山,每周换一座山爬,还要去日本徒步的家长,“但我们确实做不到,精力和心力都跟不上”。猫猫说过几遍想要滑雪,李静睿不爱滑雪,但可以考虑给孩子报个滑雪营,她在酒店待着。她们去过好几次北京环球影城,因为离家比较近,但李静睿却差点在上海迪士尼乐园这个“世界上最快乐的地方”崩溃——实在太累了。“当天我就跟她(猫猫)说,妈妈再也不会陪你来这个地方了,太累了,简直快死掉了。”

“我们陪她做所有这些事情的前提是,我不能做自己实在不喜欢的事。”一个陪伴型家庭,在李静睿家更像是指“孩子陪伴父母”。

作家李静睿:当两个P人成为父母后

(图/《母亲》)

“我们很喜欢看各种演出,电影、音乐会、戏剧等。但其实这些活动并不是我陪着孩子,是孩子陪我。”李静睿和丈夫都是狂热的演出爱好者,“到了某个年龄段你就会感受非常明显,人生的乐趣就那么些”,为了不错过这些能“吊着自己一口气”的精神灵药,他们只能带上女儿一起参加。

猫猫也接受良好。去年,猫猫连刷三场露天剧场的《仲夏夜之梦》。前段时间猫猫看《第十二夜》,她笑得直接滑到椅子下面去。前两年猫猫抱着平板电脑看吕思清拉小提琴,现在也是看过《梁祝》音乐会现场的猫猫了。

接下来的六月,猫猫还有望刷新她的最长观看演出时间纪录。他们买好了国家大剧院拉赫玛尼诺夫全套钢琴协奏曲马拉松音乐会的票,上下场加起来约莫有6小时。他们也做好了猫猫大概率坚持不下来的准备,“上半场是没问题的,如果下半场孩子很排斥,那我老公就带她回家,我继续听完”。李静睿说丈夫已经做好了“牺牲”的觉悟,毕竟他也想听完全场。

像这样的“极限一换一”事件还有很多。今年春节档,猫猫爱上了《哪吒之魔童闹海》,李静睿足足陪孩子看了4遍,才到了“母爱到此为止”的极限,而孩子爸爸二刷时已不肯再来了。

“我们会和她说,有爸爸妈妈陪你的时候,也有你陪爸爸妈妈的时候。”最近猫猫很沉迷去公园打乒乓球,但是她和丈夫更想去游泳,那就公平起见,二者轮流进行。

作家李静睿:当两个P人成为父母后

(图/《苦尽柑来遇见你》)

“父母永远逃不开自身的局限”,换言之,世上或许不存在满分的完美父母。但每一天都做些该做的事,能把这些事情都做到,已是接地气的生活逻辑。《完美的日子》这部讲述平凡人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美好的电影里,有句台词是这样说的:

“以后是以后,现在是现在。”

孩子对生活有发言权

母亲节那天,李静睿在微博上传了一段猫猫弹奏《卡门》的视频。他们家有一台钢琴,丈夫时不时弹点小曲玩玩,猫猫由此萌生了想要学琴的念头。现在,以一到两周上一次课、每周练琴6小时的频率,猫猫已经学了两年多的钢琴。

等到八九月份,猫猫的钢琴项目也将迎来“年审”——每一年,李静睿都会问她今年还想不想学琴。“猫猫是喜欢钢琴的,但练琴肯定会觉得辛苦。孩子到底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些东西其实需要父母好好地观察。”李静睿把家长这种行为形容为“走钢丝”,既不能拼命push孩子,也不能让孩子轻易放弃,这个关键的“度”非常难把握。

至少,李静睿现在觉得迷茫,没有答案,而观察孩子在此刻发挥了最大作用。去年问猫猫这个问题时,猫猫非常直接地说要继续学,所以现在孩子每天都还能“相对比较开心地练琴”。

“把孩子当成一个对自己的生活有发言权的人,对于怎么安排自己的生活、怎么安排时间,不是说完全脱手,百分百让孩子做决定,但她可以投出自己的一票。”

作家李静睿:当两个P人成为父母后

(图/《好东西》)

育儿最大的投入其实是时间。对家长来说非常重大的课题是:孩子的时间该怎么分配?

有些孩子兴趣爱好非常多,弹琴、跳舞、画画、游泳,时间就是安排不过来,孩子的生活节奏很快,但要让他们选择放弃,孩子又会哭。

“孩子是没有选择这个概念的,只知道自己本来拥有的东西没有了。”猫猫目前时间固定的兴趣班只有钢琴,但今年开始接触滑冰后,猫猫滑冰和画画的时间就冲突了,她两个都想要,也哭过好几回。最后的解决办法是:因为学校还有美术课,家里也能画画,所以选择先把画画课暂停,下学期再续上。

“(家长)想把每一个问题都解决,但生活不是这样的,很多问题就只能让它‘划’过去,过去了就不再讨论,它并不一定需要100分的答案。”

成为母亲后,李静睿感觉人生变成了一条河流,生活像流水一样,流淌到某个地方,遇到能解决的问题就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随它流过去,她不时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但那无关紧要。他们对猫猫也没有结果论的要求,一切都是过程。

作家李静睿:当两个P人成为父母后

(图/《母亲》)

一些新生代父母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带着一种“无欲无求”的感觉——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就好。但对于李静睿而言,能做到这点已经是一个艰巨任务。她很喜欢加缪在《孤独与团结》里给双胞胎女儿的一段话,大意是我们做父母的竭尽全力,不过是为了让你过上普通的生活。

“孩子有自己的命运,我们能做的事情很少,我们做父母的只能做好我们的事情。说白了,不要用那么高的要求来要求孩子,那孩子也不要用那么高的要求(对待父母)。”

人生就是一件又一件的事情,来到面前,那就按当下的直觉去做。如果做得不好,那也放过自己。河水总会淌过去。

珍惜稀里糊涂的部分

“有了孩子之后,你会很强烈地在孩子身上感受到你的影子。”李静睿翻过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发现猫猫基本和她当年长得一模一样。但这种奇妙到略微令人害怕的相似,反而更让她感受到孩子只是孩子本人,并不会是另一个版本的她。

在李静睿的观察中,猫猫是一个活泼、大大咧咧、并不那么敏感的小孩,这一点遗传她爸,这种性格很好。李静睿自己是个敏感的人,一开始把猫猫送往托儿所时,她很怕孩子难以适应。结果第一次试课才过了5分钟,猫猫就能跟着老师进屋找其他小朋友玩,一口气待到吃完午饭才回家。

作家李静睿:当两个P人成为父母后

2025年2月26日,北京。小朋友和家长在亮马河畔玩球。(图/视觉中国)

“当了妈妈后会有很多改变,可是又发现其实并没有。”和爸妈在一块儿时,李静睿仍觉得自己也是小孩,理智上知道自己已经是妈妈,但情感上好像没太大区别,“主要是出门得带上个小孩”。

最煎熬的时期,也是快10年前的事了。猫猫一岁半之前,李静睿正在创作《慎余堂》。孩子离不开大人照顾,她和丈夫都不喜欢家里长期有外人,请了阿姨也只让她傍晚来照顾一下。而早上,丈夫带着女儿外出,她可以独自在家专心写作。等后来他们把猫猫送去托儿所,李静睿形容,以前的生活似乎又回来了。

作家李静睿:当两个P人成为父母后

(图/《我的塞林格之年》)

谈到“母职绑架”这个经常被讨论的现代女性议题,李静睿觉得这需要看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每个妈妈的境况和内心需求都不一样。她见过乐在其中的全职育儿妈妈,也认识奔波在事业与家庭之间疲惫不堪的母亲,“我可能介于两者之间”。她尽量去理解各种各样的人,但很难一概而论。“这是一个现实情况,(作为父母)你只能这么选。事实上哪怕没有小孩,个人生活要怎么安排、怎么选择,这也有一个时间分配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李静睿拒绝过那种“把编剧在上海关起来写三个月”的工作机会,只是因为她不想三个月见不到女儿,也放弃过很多国外访学的机会。就算不考虑猫猫,她也放不下家中的另一只猫猫——一只叫花椒的猫咪,比女儿还大一岁。

“现在这个阶段我放弃了一些东西,但到底是不是因为育儿放弃的,我也不太知道,也没有一个平行样本去对比这件事。也许只是单纯因为我到了40多岁,对这些事情失去兴趣了。”

作家李静睿:当两个P人成为父母后

(图/《承欢记》)

一些事情是没有意义的,它们不能被体系化,也不需要被组织起来,保持无意义的状态就好。李静睿的微博碎片就是这样,不需要把具象的生活整体化记忆。她会学习猫猫身上那种粗糙的生命力,珍惜人生中“稀里糊涂”的这些部分。

春天的时候,猫猫从学校图书馆借来一本叫《完美公主》的书,坚持要妈妈读一读。完美公主戴着金色皇冠,为了讨父母欢心,她学习所有的东西,“有时在晚上,完美非常疲惫,她觉得自己的头都要在她金色的皇冠下爆炸了”。

故事结尾,脱下皇冠的公主和朋友一起在最漂亮的花园里玩耍。朋友给她起了新名字,不再叫她“完美”,因为不存在完美的人。公主的新名字叫陀螺,它的意思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运营:鹿子芮;排版:黄琳

本文原载于《新周刊》

总第684期《今天我们如何做父母》

原标题:《孩子不必完美,父母也是》

684期杂志已上市

,即可购买

作家李静睿:当两个P人成为父母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05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老婆,AA制婚姻,你生孩子我不出钱” 不用出钱,孩子随我姓
李静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验孕棒,脸上的表情复杂。她和张强结婚两年了,两人都是职场上的佼佼者,AA制婚姻是他们共同的选择,但此刻,她的心情却难以平静。张强从厨房端出两杯咖啡,看到李
2024-06-26 11:36:00
1998年湖南杀夫案:女子为救夫被人性侵,岂料这是丈夫设下的陷阱
...惨遭丈夫嫌弃新婚第二天,原本应该沉浸在快乐气氛中的李静蓉却在哭泣,旁边是她的丈夫王亮,站在窗前、吸着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李静蓉站起来向王亮走过去,却被王亮嫌弃的推向一边,而后
2023-06-24 09:58:00
她卸下惧怕,满怀盼望地写作
...现,身穿白色长衫和衣裙的人影幻化为幽魂。带给剧作家李静创作灵感的是《吕氏春秋》里的简短故事,她借此搭起时长两个小时的大戏:齐国墨家义士戎夷与弟子石辛前往鲁国进行援助,途遇大风
2025-01-02 09:26:00
李静:用仁爱之心,托起学生进步的阶梯
...道存术自在,爱在术自有。”在武汉市七一中学英语老师李静看来,教书育人要常怀一颗仁爱之心。从教20年来,李静老师的仁爱之心托起了孩子们进步的阶梯。一次,李静的班上来了一名转学生
2024-04-13 18:07:00
主持人戴军:中年退休,55岁不婚不育,自称保养秘籍是“三无”
...于平淡。其实,戴军被人熟知的是主持人身份。他和搭档李静,两人诙谐幽默的主持风格,在主持圈独树一帜。但人到中年的戴军,却选择退休,在泰国享受着美好的“退休”生活。现在的戴军,看
2025-02-22 00:31:00
我一个月相亲3次,3个男人都问我这两个问题,太尴尬了
李静,一个渐渐步入不惑之年的女性,心怀着开放而平和的态度,开始了自己相亲的旅程。北京这座繁华的都市中,她像是一颗跳跃的音符,在亲友的推荐和助推下,在乐曲中寻找自己的位置。第一次相
2024-07-01 08:44:00
女子长得太漂亮,婚后生孩子,要丈夫给20万,夫家:离婚吧
在一座安静的小城里,李静以其惊人的美貌而闻名。不论走到哪里,她都是众人目光的焦点,这让她的生活既有光彩也有困扰。李静总是笑着对人说,“美丽是一把双刃剑,带给我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不
2024-06-15 10:46:00
...到了团长手里,任务完成了,接下来他要赶回去结婚了,李静民早已在家等着他了。李静民是他初恋,是一个二人转演员,两人之前在火车上遇见的,经常一起去演出。火车上那么多人,她只跟他说
2025-01-23 18:06:00
25年前姜昆不顾妻子反对收养养子,15年后,养子为何要找亲生父母
...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事业的巅峰时期,姜昆遇到了李静民,那个与他有着共同艺术追求的女子。他们彼此相爱,相互支持,在艺术的道路上携手前行。他们的感情像一块坚不可摧的磐石,任
2024-01-06 10:39: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珍爱网见证:在屏幕那端,他们找到了余生的伴侣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小李和小陈(均为化名)原本是两条平行的轨迹。小李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品牌策划,生活被会议与数据塞得满满当当
2025-11-05 13:58:00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
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分享润初心 文字力量伴成长
鲁网11月1日讯10月28日,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团队的各位老师们齐聚一堂,将教学里的细碎故事、教育中的点滴思考,融进阅读的时光里
2025-11-01 20:41:00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