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汉中之战将星云集,曹操主动撤离汉中尽显高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16 17:1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曹操赤壁之败,给了“浅滩蛟龙”刘备崛起的机会,刘备因此“借”到荆州,在东汉末年的乱世站稳脚跟,又积极履行诸葛亮的隆中之策,进取益州,从此蛟龙入海,证明了曹操曾说过的一段高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汉中之战将星云集,曹操主动撤离汉中尽显高明

刘备入主益州使曹操很焦虑

刘备是编草席的,这是当时大多数人的看法,刘备是一个英雄,却是曹操的高见。曹操没看错,当刘备取入主益州之后,英雄气概尽显,站稳脚跟的刘备,早不是世人所言的“织席贩履”之徒。

曹操见刘备发展壮大,第一时间派兵出征汉中,打算以汉中为屏障,阻断益州北伐之路。其实曹操此刻已经有点心急了,因为他对刘备十分了解,若不尽早限制,恐怕后患无穷。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攻占巴蜀的时候,曹操则进军汉中。汉中张鲁在刘备与曹操的包夹之下,最终选择投降曹操,他的态度十分坚决,“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其中具体原因比较复杂,有机会另外再写一篇文章讲一下。

正如曹操之前构想一样,刘备得蜀中,他得汉中。曹魏占据汉中的消息传入巴蜀的时候,百姓都十分害怕,“蜀中一日数十惊,刘备虽斩之不能止”,可见,蜀中人民当时对曹魏和战争多么抗拒,也从这里可以看到,汉中对蜀中而言,威胁有多大。

汉中之战将星云集,曹操主动撤离汉中尽显高明

汉中的地理位置之于蜀中,就像是蜀中的咽喉一样,曹魏占据汉中,则扼住蜀中的咽喉,随时都给予蜀中强大的武装压力。

刘备感受到汉中的压力

因为汉中的重要性,司马懿劝谏曹操,应该直接一鼓作气,拿下蜀中。司马懿的建议可以说非常正确,曹操也明白这一点,只不过曹操没有选择这么做,是因为此刻曹魏之中出现叛军,他必须回去解决。

司马懿其实也明白,进攻蜀中不可为,他只不过是在展示自己的能力,至于是不是这么做,是曹操的选择,但是我作为谋臣,该做的工作做到了,这也是司马懿老奸巨猾的地方。正如法正后来所言:

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三国志》

随后,法正还指出,夏侯渊和张郃的才能有限,如果主公带着诸位将军,“举众往讨,则必可克”。

汉中之战将星云集,曹操主动撤离汉中尽显高明

其实法正这个献策,和司马懿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他说与不说,此时的刘备都必须要进攻张郃。因为在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偷袭荆州,同时张郃也趁机进攻巴西,一度打到了宕渠一带,刘备不得已之下,与孙权暂时谈和,回兵进攻入侵的张郃,毕竟孙刘联盟,共抗曹操才是正道。

但是刘备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却是法正的话给了他决心。此次军事行动受到张郃的牵制后,刘备切身地感受到汉中有曹魏驻军对自己影响极大,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刘备在得到法正的肯定之后,下定决心一举拿下汉中,一劳永逸。

刘备与曹操激烈争夺汉中,将星云集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汉中之战由刘备主动拉开战幕,这一次大战,可谓将星云集,蜀汉方面更是除了荆州精锐之外,倾巢而出。刘备集团,自己亲征意外,更带上了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法正、黄权等名臣名将,曹魏集团方面,也派出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等一众名将,双方阵容堪称豪华,也体现出双方对于汉中的重视程度。

刘备虽然踌躇满志,但是曹魏的实力摆在那里,最初的战事,刘备还是碰了钉子。刘备派张飞、马超、雷铜、吴兰四位将军攻打下辩,却被曹洪、曹休、曹真击败,搭上了雷铜、吴兰的性命,张飞与马超逃走。

汉中之战将星云集,曹操主动撤离汉中尽显高明

除此之外,刘备派遣陈式去劫马鸣阁道,想一举通过这样的行动切断汉中与许昌之间的联系,这样的想法非常正确,但是陈式的对手是徐晃,被杀得打败,“多死者”。徐晃捷报传到曹操手中,曹操大喜过望,因为汉中如果被切断与许昌的联系,将陷入危机之中,曹操因此对徐晃大加赞赏。说道:“将军一举,克夺贼计,善之善者也。”

曹操有多开心,刘备自然就有多痛苦,这几次败仗下来,让刘备的兵力开始不足,军心开始不稳。当刘备的求援信传到诸葛亮手中时,诸葛亮也没有当机立断,而是选择去咨询杨洪。

杨洪这个人是刘璋时期的旧臣,十分有能力,他闻听主公前方失利,来信求援之后,给了诸葛亮一个积极正确的建议。

杨洪认为,“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如今汉中战事虽然吃紧,却是一场只能胜不能败的关键之战。杨洪提出“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汉中之战将星云集,曹操主动撤离汉中尽显高明

诸葛亮听到杨洪的说法,深以为然,于是决意赌上国运,男子战,女子运,以全国之力支援汉中,刘备得此助力,汉中战事开始升级。

曹操来了

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

曹操在汉中战事吃紧的情况下,带着“数千万囊”的粮草来到汉中,他的态度非常明确,这汉中他要定了。

曹操对汉中十分重视,刘备对汉中势在必得,这场激战爆发,互有胜负,有黄忠中伏,也有赵云反击。刘备损失了几员大将,曹操也损失了夏侯渊。

刘备与曹操在对峙博弈之后,刘备主动出击,曹操逐渐开始不敌,虽然表面上调来自己的“黄须儿”曹彰,却在他到来之前,便选择退出汉中了。

汉中之战将星云集,曹操主动撤离汉中尽显高明

曹操主动撤离汉中尽显高明?

有很多人认为,曹操其实没败,而是主动撤出汉中,这是曹操的高明之处。

不可否认的是,曹操确实是三国枭雄,其实力强悍自然不必多言。但是刘备也不是软蛋,在形势分析,军事指挥调度上,他也是一把好手。

对于汉中而言,曹操是“壮士断腕”,刘备确实“以命相拼”。汉中之战,曹操其实是惨败而走,损兵折将,丧失汉中,也就意味着丧失了对巴蜀的军事压制力。

之所以有人认为曹操高明,是因为曹操在撤退的时候,带走了汉中的一部分人口,而古代战争中,人口资源极为重要。所以,很多人认为曹操带走人口,只留给刘备一座“空城”,让刘备分兵把守,徒然耗费国力。

汉中之战将星云集,曹操主动撤离汉中尽显高明

“汉川之民,户出十万,财富土沃,四面险固”,这是阎圃劝谏张鲁时对汉中的介绍,可见汉中不仅有人口,还有“财富土沃,四面险固”。更是杨洪口中的“巴蜀咽喉”,战略意义极高,即便汉中空无一人,也绝对不能让给曹魏,作为落脚点,但从这一点来看,根本就不是曹操主动撤退,更谈不上所谓的“高明”,放弃汉中这样“得陇望蜀”之地,绝非曹操所愿。

曹操边民内迁,当时并不是针对汉中的特殊举动,而是一个广泛的策略,在汉中迁民主要分两次,《三国志》记载如下:

鲁降,既说太祖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

太祖还,拜袭驸马都尉,留督汉中军事。绥怀开导,百姓自乐出徙洛、邺者,八万馀口。

“汉中民数万户”、“八万馀口”,这是曹操两次迁民的数量,具体数字不得而知,但是从这里来看,再对比“户出十万”,曹操迁走的人大概有汉中半数。

汉中之战将星云集,曹操主动撤离汉中尽显高明

可见,曹操走后的汉中,并非是所说的“空城”,有民有田,战略意义重大。最重要的是,曹操内迁之民是“双刃剑”,虽然增加了人口,也因为难于管理,屯田制的巨大压力,让这些人思念家乡,频繁发生叛乱的情况。

纵观汉中之战,得益者还是刘备,胜利者也是刘备,曹操是败退无疑,虽然迁民之举退走不失为正确选择,但也绝对谈不上“高明”吧。

汉中之战将星云集,曹操主动撤离汉中尽显高明?其实刘备更胜一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6 2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是三国最有争议战将,武力直逼蜀汉五虎将,差点射杀曹操
...议的人物,但是刘备在历史上对魏延一直很宠爱。他自称汉中皇后后,曾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授予他督办汉中镇压汉川的权力。据史料记载,刘备宣布任命魏延后,“全军震惊”,可见
2023-02-19 20:47:00
西汉初年有“汉中对”,东汉末年有“隆中对”,其中“汉中对”是韩信为刘邦提出来的,“隆中对”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来的,两个都是非常著名的军事战略构想,究竟哪个更高明?二者根本不在同一
2024-06-14 14:03:00
魏延:最适合守卫汉中的蜀汉将军
刘备让魏延守卫汉中,因为魏延是当时蜀汉将军中比较适合的人选。除了魏延,我们也可以看下其他几个将军。关羽当时镇守荆州,荆州的重要性不亚于汉中,再加上汉中之战关羽没有参加,也就不适合
2024-01-10 05:35:00
此人勇猛堪比张飞马超,实力足够位列蜀汉五虎将,却一直被误解
...国不仅兵力和土地大损,绝顶战将也逐渐凋零。1、镇守汉中刘备取西川时,魏延随刘备出征,多次立下战功,攻克广汉、雒城,被刘备提拔为牙门将军。“牙门将军”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对,赵
2022-12-22 13:08:00
为什么刘备攻汉中时曹操只收了两个月就撤退了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的曹刘汉中之战,是决定三国蜀汉版图的关键战役。战前,刘备大军刚刚经历了益州之战,又劳师远征出兵公安与孙权争夺荆州南部,直到听闻曹操南下汉中的消息,刘备才匆
2023-05-20 10:25:00
公元219年,刘备取得汉中之战中的最后胜利,他逐渐飘了起来。此时,曹操早已称魏王,刘备为了在身份上和曹操看齐,于是上表汉献帝刘协,称汉中王。刘备称汉中王后,给许多人升了官,如许靖
2023-01-02 14:26:00
诸葛亮的“隆中对”其实是非常高明的
...定要争取的地方,当年汉高祖就是从那里起事的。曹操对汉中、益州也是垂涎三尺,因而刘备必须尽快拿下。荆州的话也是风水宝地,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东吴和曹魏都想占据荆州。如果刘备不
2024-11-18 10:44:00
刘备畏惧的大将是谁,马超是他手下败将,张飞拼尽全力也拿不下他
...个大胜仗对于刘备来说恐怕他会记一辈子,这场战事就是汉中之战,在汉中之战中刘备率领蜀军战胜曹操,可以说这场战事是改变刘备命运的重要转折点。在汉中之战胜利之后,刘备实力显著提升,
2024-04-26 17:11:00
如果张辽投奔刘备,五虎上将谁会被淘汰?关羽心知肚明!
...下身份,亲自招降了张辽,那么在刘备得势之后,也就是汉中之战过后。刘备会给张辽安排什么样的职位呢?很简单,刘备在汉中之战过后,提升了五虎上将,当然了刘备提升五虎上将分别是以他们
2024-08-28 10: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