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鲁网6月11日讯从市场调研到菌菇上市,仅用10个月,淄博第十批援藏工作组在西藏昂仁县秋窝乡康萨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淄博速度”——建成了日喀则市规模最大、配套最齐全的香菇生产基地。这颗在雪域高原“长”出的产业新星,正成为当地富民增收的希望。
“我们的香菇喝的是多雄藏布江的雪山融水,长在昼夜温差大的高原小气候里,肉质比内地更紧实,口感一绝。”在秋窝乡香菇大棚前,淄博援藏工作组副领队、昂仁县委常委、副县长李战告诉记者,虽然现在种植面积不大,只有3亩地左右,但是香菇的销售额每天在5000元左右。
香菇种植填补了当地种植空白,该项目总投资500万元。“项目是与淄博蓝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成功引进了四个优良香菇菌种,建设4座香菇大棚。目前,新品种试验也在同步进行中。”李战介绍道。
据悉,在高原上种植香菇,是鲁藏两地基层党组织共建联建的生动实践。博山区池上镇与昂仁县秋窝乡通过视频连线签订党组织共建协议,以党建为纽带,将淄博池上镇蘑菇种植传统优势与昂仁县高原生态资源精准对接。
“这是昂仁在高附加值作物上的重要尝试。”昂仁县委常委、副县长李战介绍,两地党委以党建促援建,推动博山区龙头企业蓝泰农业与当地深度合作,4次派专家赴高原指导,将淄博成熟的种植技术、管理经验“移植”到雪域高原,实现“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技术落在大棚里”。
如今,高原菌菇已获自治区及日喀则市领导调研认可,成为当地农业产业新标杆。“基地建小了,完全可以再扩大一倍到两倍!”昂仁县顺意蔬菜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小华坦言。
除了产业效益,基地还带动8人就业,未来计划将大棚规模扩大1至2倍,并引入豌豆苗等高附加值食材,丰富产品种类,建设深加工车间,探索把平菇制成富硒粉等深加工,通过淄博企业渠道打入高端市场,让小蘑菇成为群众增收的“大产业”。
从一颗小蘑菇到系列产业布局,淄博援藏工作组正以“淄博速度”和“淄博智慧”,为雪域高原注入强劲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范金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1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