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今天是生日,首先,先祝自己生日快乐[可爱]
生日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并不是许愿——毕竟,许了这么多年的愿,基本也没怎么实现过,所以,现在的我,更喜欢在生日这天,对自己做一个梳理,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生日听到最多的话,就是“生日快乐”,但我并没有什么快乐,我其实很想让自己过得快乐,也一直在寻找让自己过得快乐的各种方法……但似乎总是没有找到法门。随着年纪的增长,各种价值观也在对我造成着更为深层的撕裂和冲突。
有人劝我,“你要做一头快乐的猪,吃吃喝喝,白白胖胖,心无烦忧”,我尝试过,但做不到。
有人劝我,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要学会及时行乐,我同样做不到这般洒脱,因为在我的观念里,所有的及时行乐,最后都有可能遭遇代价不菲的后果——我虽然向往快乐,但我相信因果。我需要的,不是那种短暂而不计后果、官能性的快乐,我需要的,是长久的,心灵层面的快乐。
曾经跟朋友交流过这个问题:如果快乐有分类,那么,可以简单分为低层级的快乐和高层级的快乐,低层级的就是吃喝玩乐,而高层级的则是精神心灵层面的愉悦——内耗比较重,难以获得快乐感的人,通常都是后一种人。当然,低层级的快乐,想要获得也不容易,至少你得有足够的物质条件支撑。
但是,低层级的快乐,其实到最后,都是短暂的,并非真正的快乐,因为低层级的快乐其实是放纵,而高层级的快乐则是约束、自律。
低层级的快乐在短暂的快乐之后,通常就会陷入更大的空虚,就需要更加的放纵才能得到满足,然后陷入恶性循环——就像有的人喜欢买醉,最终一定成为酒鬼,用酒精才能麻醉自己,不然,一旦清醒了,就百无聊赖,痛苦不堪;就像有的人纵情深色,只会不停地越陷越深,绝对不可能突然顿悟,然后洗心革面。
所以,一个人一旦放纵了自己,就会覆水难收。
物以稀为贵,想要高层级的快乐,实在是太难,所以,那些追求精神层面快乐的人,最终会明白并接受一个道理:
人,本来就是生而受苦的,苦,才是人生的本源。
到了这个思维层面,很多东西才能豁然,只是,我们芸芸众生,实在难以修为到这个层度,我也同样如此,所以,还继续在“痛苦”中徘徊前行。
大家应该都知道弘一法师,前半生翩翩公子,后半生得道高僧,一生两世,关于他为什么最终会选择远离红尘,他也曾经有过很多解释,但我看了这些,觉得他还是没有透露天机,至今仍然无法参悟——我想,他一定经历了什么特别的事,才会有那么大的勇气和定力,决绝而去,虽千万人吾往矣。
人生是一条自己的路,这条路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复盘,我有时会想,如果人生能够重来的话,大概会是另一番景象;但更多的时候,我也明白,如果人生真的重来,其实还是一样,该走的路,还是绕不过去,并且,一步也不会少。
一个人快乐与否,很大程度上,其实跟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有人乐天知命,有人空自折磨自己。我讲过宠辱不惊的人,也见过矫情繁复的人,不同的人,其实都是“先天”而生的,后天对其作用力其实很微弱,换而言之,我们后天的努力,无非都是在顺应或对抗“先天”——关于此,大概几乎不会有人这样认为,因为这是典型的宿命论。但,不可否认,在我们每个人的内质里,其实都有某些先天设置,就像“出厂状态”一样,好的地方,我们称之为“天赋”,不好的地方,我称之为“原罪”——切记,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所以,我们的不完美,是导致我们陷入困境痛苦的根源。
这些不完美,可能也是很难调整的,不然,不会称之为“原罪”,所以,最近一些年来,我似乎逐渐明白了这些道理,开始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不快乐”。
回到“性格”的话题,所谓“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其实是至理;但,我们是否有进一步深究:什么决定了性格?
我的答案是:习惯。
习惯决定了我们的性格。关于此,很多年前就得到了这个结论,但是,那个时候,我所理解的“习惯”,只是行为层面的习惯;最近一段时间,我才意识到,其实更为深层的,是思维习惯,是思维反馈的模式习惯。
比如,当你碰到一件事情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关注的是什么?这就是思维习惯,思维决定了你后续跟进的行为。
更具体一点的例子,你买了一件衣服,非常好看,但是,你买回来发现,领子上有个小黑点,这个时候的你,是不受影响,还是觉得挺满意;或是,被这个小黑点所膈应,突然变得郁闷……这就是思维的不同。
这个例子也未必恰当,我想分享的是:我们的思维模式,才是深层决定了我们的心情、左右了我们的快乐幸福的罪魁。
那些无法快乐的人,大概都是因为自己形成了不快乐的思维模式,无论碰到什么事,首先都是以“不快乐”的思维模式在演进,并进一步左右着自己的行为、选择等等。
对应的,让自己快乐的方式,就是调整自己,养成“快乐”的思维习惯,固化,稳定,大概就是救赎自己的最好、也可能是唯一的途径。
不快乐的人,通常都优柔寡断、患得患失、内心缺乏安全感、对自己要求太高、太在意别人、极度自尊却又很自卑……
而这些,说到底,也是思维习惯在行为层面的体现。
我们理解了“人生本苦”,并不是躺平然后被生活的“苦”肆意强暴,而是,明白了“苦”是常态,并没什么不正常,然后,坦然面对生活的各种接踵而来的苦难,进而去寻找尽可能的快乐。
我们破解“快乐”的密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既能承受得起苦的人,又能有能力寻找到快乐的人。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每个人都能真正的获得快乐,无论是看到文章的您,还是“生日快乐”的我自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3 1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