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25年接力青岛为中国花生安上耐冻芯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7-17 00:0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25年接力青岛为中国花生安上耐冻芯

将大花生种植区域北推5个纬度440公里,结束吉林等地不能种植大花生的历史 穿梭试验田为花生杂交

7月14日的莱西,气温高达35℃。眼下的青岛,是花生全年生长的关键期,对花生杂交育种而言,这个季节也极为重要。身为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花生遗传育种优势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的迟晓元,7月14日早上就从青岛市区的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赶到了青岛郊区的莱西市。

“花生研究所在市区,但花生试验田在适合花生生长的莱西市。”迟晓元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基地有数百亩,种植了多个品种花生。每年6月23日,他们开始为这里的花生进行去雄杂交,持续20多天。

试验基地每天都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对这里的花生进行看管,与其他普通种植区相比,每棵生长在这里的花生都弥足珍贵,因为它们是重要试验品,专家要在它们身上获取一些关键数据。

身为首席专家的迟晓元,这段时间每天都在试验田里。“我们需要实验室中的数据,但更需要试验田里的数据。”迟晓元说,花生新品种的研发,是一项系统复杂工程,不是一时半会、三年两年甚至十年八年就研发成功的。

进试验田后,迟晓元有时观察花生的长势,有时要为一些花生去雄进行杂交。“水泥池子下栽培的是花生的父本,水泥池子里栽培的则是花生的母本。”迟晓元说。每次进田,迟晓元不但要带着一个小镊子,还会随手拎着一个小方凳。“去雄杂交要小心翼翼,不能有半点马虎。”迟晓元说,蹲在地上授粉,人的身体的稳定性差,而坐在小板凳上就会好一些。

实际上,这个面积达200亩之巨的花生种植试验基地,近年来走出了众多优质花生品种,其中为我国花生安上“耐冻芯”的“花育33号”的部分试验,就是在这个基地完成的。

从所长手里拿过接力棒

低温冷冻害是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严重气象灾害。早在1978年~2010年间我国农作物平均每年受灾面积为5005.5万亩,成灾面积为2337万亩,其中部分为花生受灾面积。2009年后,低温冷冻害受灾较为严重和容易发生的区域集中在我国东北、西北和东部地区,并且受灾程度上升。低温胁迫是限制花生生产的重要因素,导致减产20%以上并严重影响品质。

为我国花生安上“耐冻芯”,对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的科技工作者而言,不是拍着脑袋臆想,而是一次史无前例的科研攻关与突破。

“我国东北地区寒冷,一直以来不适合种植高产的大粒花生。”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科技管理科科长杨珍说,“当地只适合种低产的小粒花生,况且种植区域限制在了北纬40°以内的大连。”

区域的气候特性,将我国大粒花生种植范围的末端锁定在了大连,而大连以北区域不能种植大花生的现状,对花生科研领域的每位工作者而言,若要突破绝非易事。

同样的花生种子,在青岛以及我国中原、南方等地种植均可正常出苗,但放在大连以北等地区就因春季气候寒冷出苗异常甚至死苗。在花生研究所看来,冲破北纬40°,不光要解决花生种苗低温气候条件出苗率提升的问题,同时还要解决生长与收获前不受冻的问题。

迟晓元说,早在1998年,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前首席、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前所长禹山林等专家就已经着手对大粒花生的耐冻性进行科研攻关。

“科研攻关的关键性步骤是杂交,过程相当漫长。”迟晓元说,“杂交的终极目标,是在咱中国的花生植株身上安上‘耐冻芯’。”

作为项目初期攻关带头人的禹山林,早年时常和同事一道在炎炎夏日穿梭在试验田里。禹山林退休后,向“耐冻芯”进发的接力棒转交到了迟晓元手里。

为中国花生安上“耐冻芯”

从前辈专家手里接棒的迟晓元倍感责任重大。她除了带着团队成员在青岛实验室里进行各类实验外,还要和团队赴辽宁走进试验田。

当从多株收获的试验花生身上取得一粒饱满的、聚集着耐冻基因的花生种子,迟晓元和团队高兴之余,思考最多的是手上的这粒种子能否在来年结出更多饱满的耐冻种子。

“次年收获了20粒。”研究所成果转化与推广科科长谢宏峰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这20粒耐冻的种子继代到第六代,性能才稳定了,直到第十代才收获了100多斤种子。

“培育出‘花育33号’,首次采用芯片杂交方法解析了花生低温胁迫的调控机理。”迟晓元说,“挖掘出12个低温胁迫调控基因,揭示了其耐低温胁迫的分子机理。”

100多斤集中着耐寒、耐冻基因的种子,适合种植在我国的哪些区域?以迟晓元为主导的研发团队,首先将目的地选择在了最容易发生低温冷冻害的东北地区。

“我们在东北地区有科研合作单位。”迟晓元说,他们将这些种子标本送到北纬40°以外的区域,当地再就他们送到的大粒花生进行种植并提取各项数据。

在将种子送往东北地区的同时,研究所还将种子送往了河南、河北、江苏、安徽、山西、新疆等多个省份试种。

杂交一粒种子的目的,不单是为低温冷冻害最容易发生的区域创造价值,花生研究所和迟晓元的团队期待这粒种子丰盈中国人餐桌的同时,冲出国门造福于全人类。

迟晓元和她的团队要知道他们杂交出的大花生种子在北纬40°以外的诸多区域春播后,能否经受住倒春寒影响,能否经受住低温冷害导致的出苗率低、烂种,以及收获不及时或遇初霜期提前发生冻害,导致种子发芽率降低或丧失,造成留种困难的一系列问题。

试种表明,聚集着“耐冻芯”的种子,在北纬40°以外不但经受住了“寒”与“冻”的考验,而且果粒饱满。此后,走出北纬40°区域大面积种植。

“种子在东北等地区的大田里相当耐冻,而且高产。”迟晓元说,“花育33号”成为第一个适于我国北纬40°以北地区规模化种植的大花生新品种,将大花生种植区域向北推进了5个纬度440公里区域,到达辽宁阜新、吉林扶余等地。当前累计推广3068.66万亩,新增产量11.18亿公斤,新增经济效益44.12亿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7 12: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粒花生常吃常新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青岛莱西精耕细作花生产业链——一粒花生常吃常新本报记者 刘 成“欢迎来到花生直播间,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款精美的多味花生,酥脆入味,甜而不腻。”在位于青岛莱西市的“
2024-01-28 06:26:00
亩产787.81千克!高油酸花生新纪录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亩产787.81千克!高油酸花生新纪录青岛种植的“花育958”破全国纪录花育958”创下全国高油酸花生新纪录
2023-09-29 00:13:00
我家花生地来了群专家
...育958”新品种在莱西市于家寨子村试种收成,9月18日,来自青岛、济南、烟台多地的专家来到莱西市沽河街道,齐聚在农民崔凤红的花生田里。随着收获机下地,一垄垄花生被起获,新鲜泥
2023-09-21 00:31:00
南国智库·观察丨种植面积超5000亩!七彩花生在海南如何一路生花?
...业大学博士邢洁洁从上任驻村第一书记手里接过乡村振兴接力棒,到四更镇挂职党委副书记、任英显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上任伊始,如何带动村民发展产业,实现乡村振兴是摆在
2025-01-18 16:47:00
“科创中国”中国—塞内加尔花生全产业链国际培训班圆满结业
...“科创中国”中国—塞内加尔花生全产业链国际培训班在青岛顺利结业。塞内加尔驻华大使伊布拉伊玛·锡拉,山东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梁金光,山东省委外办副主任李红出席并致辞。山东省农科院党
2025-07-21 10:36:00
中国太保产险青岛分公司“农业保险+期货”助力岛城乡村振兴
记者尚青龙为推动青岛市政策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中国太保产险青岛分公司协同银河期货、华泰期货等期货公司合作开展的“农业保险+期货”新业务模式试点,突破了传统保险仅覆盖物化成本、仅
2023-10-10 13:57:00
盐碱地上的育种人
...个学生模样的小伙安排下,播种着花生。花生育种专家、青岛农大退休教授王晶珊头戴遮阳帽,和当地村民一起下地干活,让人心生敬意。2013年,王晶珊教授带领团队在利津县汀罗镇毛坨村搞
2024-06-11 16:36:00
中国首个全球花生产业研究院正式揭幕,汇聚全球科研焕发非遗古法花生油新动能!
...业的高质量发展,胡姬花全球花生产业研究院揭牌仪式在青岛成功举办。活动以“全球科研焕发中国非遗古法花生油新动能”为主题,得到了来自青岛市人民政府、胶州市人民政府及国内外多位院士
2024-07-08 19:36:00
从“种子革命”到“舌尖革命”,鲁花用一粒花生重塑餐桌健康
...录每一颗果实的特性,只为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如何让中国人吃上更健康的油?这个问题的答案,最终被鲁花集团刻在了一粒小小的花生种子上。7月23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产业链
2025-07-23 22:0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太和夜话 | 十年“腹腔重担”,一朝卸下!61岁阿姨在太和医院重获生命轻盈
听众朋友,晚上好。这里是十堰广播电台晚间节目《太和夜话》,我是文艺。当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有一个关于生命接力的故事,正在太和医院的深夜悄然上演
2025-11-05 18:03:00
敏感肌用什么洗面奶温和不刺激?适合男生用的洗面奶推荐
《2025中国皮肤健康产业白皮书》(中国皮肤科协会与某电商平台联合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敏感肌人群已达2.5亿,其中男性占比40%
2025-11-05 11:41:00
告别色斑用什么产品好?2025年十大祛斑品牌测评
每天早上化妆时,看着镜子里那些顽固的色斑和暗沉,费尽心思用粉底遮盖,可一到下午阳光直射下,斑点又隐隐浮现,脸颊和额头就像打了一层灰蒙蒙的滤镜
2025-11-05 11:41:00
四川友谊医院王小辉医生:舌癌临床表现与转移特点
舌癌作为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早期症状多样易被忽视,晚期则侵犯范围广、转移风险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王小辉主任凭借其在头颈部肿瘤领域的丰富诊疗经验
2025-11-05 11:43:00
强效防晒、温和护肤的高口碑防晒霜推荐
据《2025中国皮肤健康与防晒市场调研白皮书》(中国皮肤科协会与美容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发布,样本量n=9800)显示,18-40岁人群中因防晒不足导致的色斑发生率达48
2025-11-05 11:44:00
什么产品淡化纹路好?分类型选对成分更高效
换季时眼周细纹卡粉、穿低领衣显颈纹、产后妊娠纹难遮挡。这些纹路困扰着不少人,大家挑选淡化产品时总犯愁:到底什么产品淡化纹路效果好
2025-11-05 11:44:00
控油洗面奶如何选择?十大好用的油皮洗面奶推荐
油性肌肤总被“洗后快油”的问题困扰。其实油皮的核心问题是“皮脂腺活跃、毛孔堵塞、皮肤屏障弱”,只有精准解决这三点,才能真正实现长效清爽
2025-11-05 11:44:00
什么品牌的护手霜比较好:排名第一的护手霜是哪款?
针对干燥、粗糙、裂纹、老化等手部核心问题,护手霜的成分配方并非简单叠加,而是基于皮肤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设计的精准方案——以下从机制拆解
2025-11-05 11:44:00
7款抗皱紧致眼霜推荐:分型护理眼周衰老难题
《2025 眼周肌肤老化修护临床指南》由牛津大学医学院皮肤研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 医院)皮肤科联合发布
2025-11-05 11:45:00
哪款眼霜性价比高?几款值得购买的国货眼霜推荐
最新调研显示,全球18-45岁人群中,约90%面临眼周肌肤问题,其中68%受黑眼圈困扰(血管型占41%、色素型37%)
2025-11-05 11:45:00
去头痒、头屑选择哪款洗发水?2025年精选几款控油去屑洗发水推荐
头痒、头皮屑多,加上出油扁塌,成了许多人日常护发的共同困扰——早上精心清洗后头皮清爽,到了下午就忍不住抓挠,肩头落满白屑
2025-11-05 11:45:00
央视网主持人走进英氏米粉高效安全生产车间,“101方针”筑安全防线,“五共体系”推产业升级
2025年10月21日14:00,央视网《超级工厂》栏目走进英氏,在主持人常婷的带领下,千万观众跟随直播镜头深入英氏浏阳超级工厂
2025-11-05 11:46:00
无菌操作三部曲:每个环节都不能少
在医疗环境中,无菌操作是保障患者安全、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基石。清洗、消毒、灭菌这三步在医护人员日常工作中极为重要,每一步都不可或缺
2025-11-05 06:42:00
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管理:走出阴霾,重焕生机
血液透析患者常常会感到疲惫、乏力,稍做活动就气喘吁吁,这些症状大多与贫血有关。贫血就像隐藏在身体里的“小怪兽”,悄悄影响着生活质量与透析效果
2025-11-05 06:42:00
成年男性贫血:不容忽视的健康警示与系统性诊疗路径
在临床实践中,贫血常被公众误认为是女性的“专利”。这种观念源于女性存在周期性的生理失血,使得育龄期女性贫血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2025-11-05 06: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