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柳叶刀尖的温暖力量
——访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主任乔彬□ 本报记者 徐晨
纵观医学发展长河,结构复杂的心脏一度被认为是手术的禁区。即便是在医学技术有了长足进步和发展的今天,手术难度高、风险大的心外科也仍被誉为“外科皇冠上的明珠”。近年来,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在科室主任乔彬的悉心引领下,多次勇闯“禁区”,取得了在国内和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创新成就。
严于律己的师门风气
见到乔彬,很难想象眼前的他已经有68岁。“昨夜有一台大手术,凌晨两点才下了手术台。”乔彬告诉记者,采访前他只睡了四五个小时,然后就紧接着开始了查房和另一台手术。然而,他的眼里却看不到一丝疲惫,不仅如此,他的头发也一丝不乱,从外到内都散发着从容的气度。“这是从我恩师那里学到的,无论多么累必须把自己收拾整齐,这样患者看到我们会觉得这个医生看病游刃有余,自然就放心了。”
乔彬口中的恩师是我国复杂先心病和心律失常外科奠基人、心脏外科医学巨匠汪曾炜。严于律己的汪曾炜,收学生的门槛也很高,目前仅有5人能够得到他的亲传,乔彬就是其中之一。
1980年,26岁的乔彬进入沈阳军区医院心脏外科,当时的科室主任正是汪曾炜。那时,汪曾炜每周都要举行全科人员考试,内容涉及心外、麻醉、影像、呼吸等多个学科。由于缺少系统学习,一开始,乔彬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第一次进手术室观摩学习时,他更是直接晕了过去。
“你不适合做心脏外科!”某一天,汪曾炜把乔彬叫到办公室,当面“泼了一盆冷水”。
“给我半年时间,如果还不行,我自觉走!”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乔彬直接住在科室,废寝忘食地学习,考试成绩也逐步提升,最终获得了汪曾炜的肯定。从医40余年,乔彬始终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这也造就了他挑战手术“禁区”的底气。
目前,乔彬在“无支架生物瓣膜置换”“婴幼儿微创心脏手术”“婴儿瓣膜置换”“出生7小时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中取得重大成果。2003年,在实时三维超声成像技术独立引导下,乔彬成功实施了国际首例儿童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2011年以来,他在国际上首次应用左前胸微型切口手术一期矫治法洛四联症、右室双出口、双腔右心室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真诚是他的底色
对待患者,乔彬始终保持耐心、细心并愿意付出真心。
每一台手术前,乔彬都会亲自向患者演示手术步骤,确保患者了解手术风险和效果。由于心脏模型不便携带,乔彬还定制了印有心脏正反面解剖图的手机壳,便于随时向患者本人或家属演示讲解。
心脏外科手术风险大、难度高,而2022年乔彬科室的患者死亡率却保持为零。被乔彬从生死线上拉回的患者经常送来礼物,但全都被乔彬婉拒。
2021年除夕,乔彬难得休息,心里却一直惦记着住院不能回家的患者。与家人商量后,乔彬决定为他们做上一桌年夜饭。从下午忙碌到晚上,红烧黄花鱼、油焖大虾、油菜炒虾仁、水饺一一出锅,乔彬仔细用盒子装好并亲自送到医院病房里。那晚,乔彬和几位患者围坐在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除夕夜。
公益的脚步遍布多个省份
在20世纪90年代,乔彬就踏上了公益之路。
1990年,乔彬初到山东。某一天,乔彬在病房走廊遇到了一位低声哭泣的患儿母亲,询问得知,她收养了一名弃婴,孩子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需要两万元费用。巨额的手术费用让患儿母亲陷入两难境地,几近崩溃。乔彬听后积极与医院沟通,最终,医院同意为该患儿免费手术。
此后的每一年,乔彬都会专门抽出时间投身公益医疗活动。30多年下来,乔彬参与或组织了多项公益诊疗活动,越来越多的先心病患儿得到有效救治。乔彬和妻子还收养了一名福利院救治的法洛四联症儿童,在二人的精心抚养下,曾经生命垂危的孩子长大成人,并有了自己的家庭。
如今,乔彬的公益脚步遍布云南、甘肃、青海等多个省份,在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之外,也有众多家庭铭记着他柳叶刀尖的温暖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3 1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