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
“一天内做了个心外科全能医生”
刀尖“起舞”,他拿下世界级难度手术
技术创新、多个首例,40岁完成心外科开放全部类型术式,曹海龙这样在朋友圈分享:“一天内做了个心外科全能医生。”其中,David、Barlow二尖瓣修复均是世界顶级难度手术,放眼全球,也是凤毛麟角。手术台上有颗大心脏,手术台下是个热心肠,去年累计完成手术650台,即使再忙,他每天都会抽空回复患者信息。本期名医面对面,记者对话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外科主任曹海龙,听他坦言如何在刀尖上“起舞”。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梦航
1 南京首例微创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19岁男孩感慨:“改变人生轨迹”
作为南京首例微创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的患者,小文(化名)十分感慨,“这真的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因为患有家族性扩张性心肌病,他已经有段时间没有上学了,自认为生命随时会走向衰竭,性格孤僻的他,每天都窝在家里打游戏。
前段时间因为肚子痛,前往医院就诊。一经检查,多项“爆表”指标吓坏家人:转氨酶高达5000多,肝功能衰竭的一塌糊涂。因为人浮肿的厉害,外加长期服用保护心脏的药物,初步筛查以为是肝肾脏功能不好所致。但进一步检查发现,病因还是出自心脏。
“正常人的射血分数一般在55~80,小文只有十几,心衰得很厉害,肝脏、肾脏都出现了问题。”曹海龙告诉记者,家族性扩张性心肌病随着年龄发展,心脏扩大到一定程度就无法继续使用了,小文的心脏功能已经拖至中末期,必须尽快手术“换心”。考虑到他年龄小,曹海龙为其进行微创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术后两个月,小文恢复得非常好。“现在我每天能在跑步机上以10km/h的速度坚持30分钟以上。”小文难掩激动,因为这件事对以前的他来说是奢侈的。现在他全身浮肿消了,人也精神了,再休息一个月,他将整装待发,恢复上学。这件事也让小文的家人感激万分。
2 江苏首例微创David手术 世界上最高难度的手术之一
改变人生轨迹的远不止小文,20岁的小陈(化名)家住武汉,因为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跑遍了全国各地医院。随着病情发展,他的左心室接近8厘米,射血分数仅30多,药物难以控制心衰,手术迫在眉睫。“建议Bentall手术治疗,把主动脉瓣换成机械瓣膜。”这是小陈无数次从不同医生口中听到的相同回答,但置换成金属瓣膜后需要长期服用华法林,未来工作、生活质量都难以得到保障,包括稍重的体力活、值夜班,甚至跑步等寻常事都可能做不了。
能不能保住主动脉瓣?能不能不开胸?带着这样的诉求小陈却屡屡碰壁,“看了全国很多地方,没有外科医生愿意接。”这对外科手术的要求极高,保住主动脉瓣需要进行David手术,这是世界上最高难度的手术之一,全国能做的知名专家也就十几位,而微创更是难上加难。小陈经过多方打听,慕名找到了曹海龙主任。
“打个比方,主动脉瓣就是心脏的大门,门页要保留,但是门框和周围的墙要全部拆除,并将门和门框重建到正常范围。” 曹海龙告诉记者,一般来说,这样的手术需要进行6-7个小时,心脏停跳起码3个多小时。他直言,即使开胸进行手术风险都很大,如果微创又是如此年轻的患者,外科医生的压力会更大。
去年8月,历时4小时,6-7cm小切口,未输入一滴血,曹海龙为小陈顺利实施手术,这也是江苏首例微创David手术。术后,小陈的心脏缩小至6厘米左右,心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生活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他现在还会经常发微信感谢曹主任。
3 40岁拿下心外科开放全部类型术式 多个独创微创技术,平均费用低于全国
“明天41岁生日,今天疯狂一把,四台手术覆盖心脏外科开放手术所有领域,一天内做了个心外科全能医生。”2023年,生日前一天,曹海龙在朋友圈这样分享。一天内顺利完成心外科三个瓣膜修复和置换、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大血管手术、复杂先心及房颤消融,涵盖心外科开放全部类型术式,可能世界上绝无仅有。
放眼全球,能全部拿下这些手术的医生也不超过10人。过完生日的曹海龙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微创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渗透在他每天的工作中。
“其实各种微创技术每一个病种都有在做,现在国际上最流行的一些技术也都能完成。”曹海龙告诉记者,他的独创技术主要集中于心脏瓣膜的修复。“我国心脏瓣膜病人约有2000万,国外一般60%~70%患者会进行瓣膜修复手术,但国内只有20%不到,多数会替换成人工的或是金属的或是生物瓣膜。”他强调,这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一个生物瓣膜贵的要10万元,如果修复好,这部分钱就能省下来。另外,人不用长期吃华法林、抗凝药,服用抗凝药每周去医院抽血化验,生活质量很差,最大的问题是假如摔一跤或者脑出血,血可能止不住,存在潜在的风险。
老李(化名)就是微创技术的受益者,他上有老下有小,储蓄不多,术后还要尽快恢复工作。“医生你救救我,我不能死,不然两个孩子怎么办?”老李紧紧握着曹海龙的手说的话,让他记忆犹新。思来想去,他独创了胸骨上段——改良岛状吻合技术。手术很成功,一个月后,老李发来道谢短信,他恢复得好,又继续工作了。
随着技术的不断精进,曹海龙目前在A型夹层中应用改良岛状吻合技术已经顺利完成18例手术。这些年,他还独创“衣领样”交界重建技术、“蛇样”三尖瓣修复治疗Ebstein畸形与多种二尖瓣和主动脉瓣修复技术……据统计,这些手术的平均费用仅全国平均费用的88%。
“这得益于团队的功劳,心脏外科就像木桶一样,每个人分工协作,没有短板,才能像齿轮一样高效地运转。”曹海龙说,其实微创的应用和创新是利国利民的事,“患者创伤小恢复快,经济负担小,同时也减轻医疗系统的负担。”
4 年纪最大患者94岁,最远的从英国飞回 他存了7000多个病人的微信
从业至今,曹海龙接诊过上万名患者,在他的手机里存有7000多个病人的微信。无数病人的认可,其实在他每天的工作日程上都有迹可循:上午7:30~8:30查房,9点左右手术,如果当天安排5-6台手术,就要等到晚上10点才能下班,往往一站就是一天,这对体力和精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每台手术光缝针就要缝几百上千针,主动脉夹层甚至要缝两三千针,打几千个结。” 曹海龙向记者介绍,去年他累计完成手术650台,手术量连续4年位居江苏首位。
在这样日积月累的磨砺中,他表示,现在遇到再紧张复杂的情况,心跳也只有六七十。如此大心脏又临危不乱的他,对患者是耐心的,更是热心的。再忙他每天都会回复病人的微信,有时候光回消息就要1个多小时。
“曹主任,我家老爷子现在一顿饭能吃三碗米糊。”90岁胡爷爷的家属特别向曹主任反馈致谢。谁能想到,这位上过朝鲜战场的老兵刚到医院时,是被家人用轮椅推着,奄奄一息。手术顺利完成后,出院恢复了一个月,胡爷爷能骑着三轮车带着老婆婆逛街了。
谈起这样的趣事,曹海龙要比平常轻松不少。“有些老年人身体脏器都很好,只是心脏出了些问题,条件允许就能手术。”他随后说起做过手术年龄最大的患者94岁,检查时发现她二尖瓣腱索断裂,一下子心衰喘不动气了。“当时以最快的手术方式对二尖瓣进行修复,术后第二天气管插管就拔掉了。”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朱奶奶(化名)一拔掉气管,就大呼“太饿了!”现在朱奶奶的身体依旧十分健朗。
现在,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前来,记者采访的当天下午,一位患者从英国特地飞回来手术,他在英国排队苦苦等了一个多月都没能约上。“今天下午帮他进行微创的二尖瓣修复,术后休息一周左右就能回去了。” 曹海龙和记者说完,转身就赶去了手术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9 09: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