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衡水日报
费爱民
我国的粮票,1955年发行,1993年废止。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由弱变强、人民生活由穷变富的历史见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们国家百废待兴,物资匮乏,粮食自然做不到敞开供应。国家在实行计划经济的情况下,为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粮票、粮证就应运而生了。
那时,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农民是生产粮食的,所以不用粮证,而是根据生产队粮食收入的多少决定社员的口粮数量。发给粮证的是国家干部职工、工厂的工人、中学以上住校的学生和城市里的居民等。粮票作为购粮票证,它的作用比粮证更广泛、更灵活。
粮票有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之分。都没有时间限制,可以长期使用。全国通用粮票可以在全国各地使用,地方粮票是省里印发的,只能在本省内使用。
粮票和粮证二者有共同之处,也有区别。共同之处是,用粮证可以换出粮票来。同样,粮票也可以像粮证一样,用它在粮站购买粮食。其区别是,粮票使用范围广,本省或全国各地都可使用。而粮证使用范围小,只可在指定的站点购粮。粮证上根据使用者的不同行业和工作岗位,可显示出粮食供应数量的不同。如机关干部,每人每月是28斤。十岁以上儿童及城镇居民每人每月26斤。此外,粮证上还有粗粮、细粮供应的比例。
粮票对群众的生活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人人离不开粮票。那些机关干部和职工,如出门开会办事等,只要吃饭就要交粮票。他们要想得到粮票,得去粮站,销去粮证上一部分粮食供应指标。那个年代,只有国营饭店,没有民营饭店,没有粮票就吃不上饭。供销社若进来点糕点,如果买的话,一斤糕点也要交七两粮票。所以,出门在外,没有钞票寸步难行,没有粮票也是寸步难行的。
我在景县温城公社工作时,经常下乡在农民家里吃派饭。早、晚饭每人交给房东三两粮票、一角钱,中午饭交四两粮票、两角钱。这是按上级的规定办的。实际上,我们吃的应该远远超过了所交的钱和粮票的数量。况且,有时候农民兄弟还专门给做点好吃的呢。我们心里很感愧疚,但又没有办法。因为要想多掏点粮票和钱,我们兜里也没有呀。
农民也需要粮票,如进城办事,吃饭也必须用粮票。农民得到粮票的主要办法是养猪。把养大的猪卖给商业局食品站。卖猪给补助饲料。基数是一百斤猪给60斤饲料。一头猪的重量减去这一百斤后,余下的,一斤猪给一斤饲料。这些饲料主要是玉米、高粱、山药干。如果不想要这些饲料,可以要成粮票。还有一个办法得到粮票,就是按粗粮、细粮的比例去粮站上卖粮食,把粮食换成粮票。农民只有在万般无奈、千方百计弄不到粮票时才会这么办。因为,粮食对于农民来说就是命根子,实在太宝贵、太重要了。
原来的衡水县饮食服务公司,有一个食品加工部。这个加工部制作烧饼和油条,对外不供应,只卖给火车上的旅客。客车进站后,他们利用火车停靠的十来分钟时间售卖,不收粮票。五角四分钱,给一斤半油条,烧饼是一角钱一个。
现在有人可能会说:一人一天八九两粮食,吃得了吗?殊不知那时每月每人凭粮证只供应三四两油,肉、蛋很难买得到,更没有牛奶,蔬菜也不多。没有任何副食品,光靠吃供应的那点粮食,紧紧巴巴的,是不敢敞开肚皮吃的。至于农民,在生产队分的口粮一天够七两算是自足,油料少得可怜。夏季分的小麦很少,逢年过节才能吃顿饺子。平时,还要掺糠掺菜。有一年麦季,我们生产队一人只分了六斤麦子。所以,很多生产队,还要吃国家的“救济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得到很大提高,我国的粮食产量也大幅度提高。过去,夏秋两季粮食亩产才几百斤,现在亩产超过了2000斤,成了吨粮田。粮食吃不了,肉、蛋、奶和各种副食品应有尽有,全国人民彻底解决了吃饭问题,购粮再也不用票证了。1993年,伴随了全国人民近40年的粮票,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现在成了收藏爱好者的“宠儿”,且价格不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9 12:45:5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