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快科技3月3日消息,无论开车还是坐火车,在通过漫长的隧道时,经常都会失去网络信号,甚至电话都没法打,但是如今的很多高铁列车,就算在隧道里也能做到“信号满格”。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原来,在修建高铁隧道时,一般每隔500米就设有一个洞室,用于安装运营商的通信设备,相当于在隧道里每隔500米就有一个“基站”。
有了“基站”,自然还需要“天线”。
隧道洞壁上都装设有通信漏泄电缆,与相邻洞室的“基站”相连接,就像室外的“天线”,可以实现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这些通信漏泄电缆安装高度也有讲究,一般铺设在高于轨面2.1米和2.6米的洞壁上,刚好与列车车窗上下沿对齐,可以提高覆盖效果,减少信号损耗。
比如连接河南郑州、山西太原的郑太高铁,就穿越太行山,沿线隧道多达39座,最长的珏山隧道超过13公里。
尤其是在寒冷低温的天气里,隧道设备很容易受损,列车高速经过产生的气流和震动,也可能导致漏泄电缆两端接头松动,进而影响数据的传输,造成信号不佳。
因此,铁路工人们要逐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修复信号弱的地方,确保网络稳定畅通。
高铁列车穿过珏山隧道只需要160秒,但每次检修都要长达4个小时。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上方文Q
文章内容举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03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