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84岁导演戴着口罩上场,90后到00后点燃“芦荡火种”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3-20 10:15:00 来源:上观新闻
84岁导演戴着口罩上场,90后到00后点燃“芦荡火种”

“你要看着他们走、目送……”《芦荡火种》排到中途,复排导演周中庸从座椅上站起来,走到阿庆嫂扮演者洪豆豆身旁,细细讲解。4月11日,上海沪剧院传承版《芦荡火种》将亮相天蟾逸夫舞台,90后到00后演员来自06级、13级沪剧班,第一次主演全本《芦荡火种》。3月19日,沪剧院打开汾阳路150号排练厅大门,欢迎第一批观众沉浸式体验传承版《芦荡火种》排练。

这是84岁周中庸执导的第9版《芦荡火种》,1995年出生的洪豆豆是他遇到的最年轻“阿庆嫂”。周中庸戴着口罩,周围人需要竖起耳朵才能听清他在说什么。洪豆豆却说,“导演记性很好,特别细心。”

84岁导演戴着口罩上场,90后到00后点燃“芦荡火种”

周中庸给洪豆豆说戏 诸葛漪摄

洪豆豆演过《芦荡火种》折子戏,曾经依样画葫芦学习的动作,在这次排练中经由周中庸解惑,“阿庆嫂经常把手放在腰部,我开始以为围裙上有口袋,但细看又没有找到。导演解释,阿庆嫂习惯把钱或其他小东西塞在围裙里,才会下意识经常摸腰;阿庆嫂与陈天民躲过日本兵巡逻后,从远处走到陈天民身旁,我以为只是简单走位。导演说,这里要伴随阿庆嫂的眼神告诉对方,‘现在安全了’。”

每天排练10个小时,洪豆豆与年轻演员们一天天蜕变,“我的高音有点细、有点尖,老师们说,阿庆嫂不可以这样,像小孩。我必须把声线压粗、压低。老板娘也不仅是热情招呼客人,还要有骨子里的气场。”洪豆豆反复研究前辈艺术家丁是娥在《芦荡火种》如何表演,“丁老师很稳,甚至微微有一些‘端’,不会急急忙忙。”

《芦荡火种》改编自报告文学《血染着的姓名———三十六个伤病员的斗争纪实》。1960年初,人民沪剧团首次上演《芦荡火种》,丁是娥、石筱英、解洪元、邵滨孙、张清、俞麟童、李廷康、陆敬业、诸惠琴、许帼华、贡中浩等在剧中分饰重要角色。《芦荡火种》代代相传,诸惠琴、马莉莉、吕贤丽和程臻等均曾饰演过阿庆嫂这个经典人物。

此次《芦荡火种》传承版排练采用“老带新”的教学模式,由饰演过剧中角色的艺术家作为指导老师,确保每个表情、每个招式都能得到精准传承和展现。“阿庆嫂”程臻说:“我很荣幸能和青年演员洪豆豆教学相长,助力她传承并诠释这一重要角色。洪豆豆在形象和嗓音方面都与这个角色很适配,在排练过程中也很努力,不断完善自己的表演技巧。”内紧外松的表演方式给了洪豆豆很大的挑战。程臻悉心指导洪豆豆,从基本的练唱到落地排练,逐句精细打磨,还原“丁派”唱腔的艺术魅力。

84岁导演戴着口罩上场,90后到00后点燃“芦荡火种”

执行导演居峰和阿庆嫂扮演者程臻给洪豆豆说戏

“拿到阿庆嫂这个角色,我的痘都冒出来了,压力很大。”洪豆豆坦言,“《芦荡火种》太成功,角色深入人心。阿庆嫂有点像卧底,与敌人周旋,与一般的革命者形象不太一样。阿庆嫂与陈天民、刘副官同台,面对不同人,老师们要求我把反差演出来。阿庆嫂对着刁德一冷笑、对着胡传魁糊弄的笑、缓解尴尬的笑,千差万别。”最忙的一天,洪豆豆与同事们排练到晚上9点,第二天先去太仓演《大雷雨》,再回上海排练,回家继续加练“审沙”。

“和师哥、师姐们一起研究《芦荡火种》录像,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饰演郭建光的李秉儒生于1999年,“郭建光与叶排长都是军人,个性不一样。周导强调,要重视人物的感觉,他不放过每个细微的动作。郭建光受腿伤之后,我有拍腿动作。周导问我,腿受了枪伤,怎么还可能去拍它?周导还指点我去看京剧,学习谭元寿老师如何自然生动地演绎郭建光的正气。”

施佳杰担心自己饰演刁德一时表现得过于脸谱化,没有深度。曾经的“刁德一”凌月刚提醒施佳杰多看录像,传承“邵派”的独特韵味。“刁德一这个人物很有特点,常常以微笑掩饰背后的阴谋。施佳杰在排练时非常专心,各方面素质都不错。”

84岁导演戴着口罩上场,90后到00后点燃“芦荡火种”

刁德一扮演者凌月刚指导青年演员施佳杰

“胡传魁”金玉明指点韩朝群演绎胡传魁,“年轻人缺乏相应的生活阅历,很难理解人物的内心。我们深入剖析人物特质,协助年轻人更全面地演绎角色。”赵雅婧一直唱汪派,这次饰演的沙老太则是石派,唱腔和年龄上的跨度都给她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沙老太”徐蓉不厌其烦,严格为赵雅婧正音正字,“只有在流派传承的基础上,戏曲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84岁导演戴着口罩上场,90后到00后点燃“芦荡火种”

韩朝群饰演胡传魁

84岁导演戴着口罩上场,90后到00后点燃“芦荡火种”

赵雅婧饰演沙奶奶

“花园挺好看,有海派感觉。”上戏学生张如也在上海沪剧院公众号看到邀约观众观看《芦荡火种》排练后报名。走进汾阳路150号,她的注意力被花园洋房吸引,“我没有看过这种沉浸式的公开彩排,剧组抠戏很仔细。乐队实时伴奏,演员要唱又要演,导演要控制音乐、调度舞台,看上去比话剧复杂。”从事数据工作的西西因为《雷雨》喜欢沪剧,刚刚看了沪剧名家孙徐春从艺五十周年演唱会,“排演传承版特别好,让好戏一代代流传,除了《芦荡火种》,我还想看《雷雨》复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0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办喜事”。《芦荡火种》是样板戏《沙家浜》的前身,阿庆嫂这个大IP,常熟人信手拈来。而对于母亲,“阿庆嫂”这个称呼更是跟随了她大半辈子。17岁那年,扎着两个小辫的母亲正读高中
2022-12-21 05:41
杭州自驾2.5h可达,这里秋游正当时!
...IP品牌。每年针对不同市场客群,陆续推出中秋品鉴夜、阿庆嫂家宴、胡府喜宴、长桌百福宴、船餐蟹宴等不同形式的“千蟹宴”主题产品。今年,景区将传统露营结合户外运动类项目体验与“千
2023-10-25 13:01:00
...(后又改名为《沙家浜》)。赵燕侠在《沙家浜》中饰演阿庆嫂1977年,赵燕侠正式重返舞台。1979年,任北京京剧院一团团长
2025-03-19 19:16:00
重温芦荡烽火 赓续红色血脉
原标题:重温芦荡烽火赓续红色血脉——纪念新江抗成立84周年系列活动在沙家浜举行11月6日,“重温芦荡烽火赓续红色血脉”——纪念新江抗成立84周年系列活动在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举行
2023-11-08 10:20:00
大丰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再添“新丁”
...在新型农村社区主干道设立饮水思源生态景观、新四军“芦荡火种”故事栏,立足红色文化,挖掘新四军“芦荡火种”红色主题,留住乡愁记忆。近年来,大丰区围绕“特色”“田园”“乡村”三个
2023-12-26 01:58:00
“盛夏·风来”常熟市沙家浜镇芦荡社区开展蒲扇DIY活动
...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扇子的一种。近日,常熟市沙家浜镇芦荡社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盛夏·风来”蒲扇DIY活动。俗话说,文人扇胸,武人扇肚,农民扇背,和尚扇领口,青士扇袖筒。活
2024-07-31 15:00:00
常熟市沙家浜镇芦荡社区开展风扇DIY活动
来源:扬子晚报7月20日下午,常熟市沙家浜镇芦荡社区开展了一场“科学小制作点燃大梦想”——风扇DIY活动,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提升科学探究力,开拓孩子们的科学思维。活动开始前,志愿
2024-07-31 14:59:00
两浙词人 芦荡诗会
...具逸趣的“两浙词人”水上吟诗会在西溪湿地秋雪庵前的芦荡水域举行,为正在举办的“2023年西溪听芦节”增添了文化韵味。据悉,西溪秋雪庵曾是文人们以诗词会友的重要场所,秋雪庵也因
2023-12-15 08:30:00
常熟沙家浜镇芦荡社区开展“浓浓青团香温馨邻里情”巧手做青团
...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近日,常熟市沙家浜镇芦荡社区开展“浓浓青团香温馨邻里情”巧手做青团活动,让辖区居民了解清明节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大家一起邂逅春天的美食——青团
2024-04-05 20:5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