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海南,提到剪纸,不得不提到的一个地方,就是素有“民间艺术之乡”美称的乐东黎族自治县大安镇,闻名遐迩的大安剪纸便诞生于此。
相传,早在汉代以前,生活在乐东地区的黎族先民,就以芭蕉叶、树皮为材料,通过口咬、刀刻技艺,创作出各种各样充满生活元素的图案,完成对生活与劳作、对生命与自然的“歌咏”。
黎族传统剪纸老艺人林文生。
现年57岁的林文生,是当地有名的黎族剪纸老艺人之一。7岁时,开始模仿村里的老人剪纸,已经和剪纸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其所创作的作品中,无不透露着浓厚的黎族生活气息,作品也屡屡在国内外各类剪纸大赛中斩获殊荣。林文生坦言,黎族剪纸不讲究几何比例,也没有约定俗成的构图样板,仅靠手艺人的想象和指尖的功夫。田野、黎乡、椰舞、图腾,在粗犷的线条下,传递的意象主题丰富而淳厚,也流淌着黎族人最真实质朴的美感。
受林文生的影响,林崇靖从小也爱玩剪纸,长大后考上了琼台师范美术教育学院,也为今天从事剪纸教学打下了最好的基础。欣喜于子承父业之余,林文生也常在周末与儿子展开宣纸上的“对话”,并在这一过程中分享自己的经验之道。例如,剪纸人物的眼睛、眉毛都需要一个个刻出来,但如果线条刻得多了,会失去大安剪纸民间艺术的味道。所以,人物手、脚的镂刻,都要刻得很抽象。
黎族剪纸新匠人林崇靖在创作中。
这一次的“比拼”,林文生完成了作品《拉手舞》,林崇靖则给自己的剪纸命名《大力神》。父亲的刀工充满野性和粗狂,儿子的刀法则是圆润、细腻,但父子俩不谋而合的创作理念,都是黎族剪纸要体现原汁原味原生态,如果用美术的形式去体现,剪纸就失去了生命力。
黎族剪纸的创作从“口咬”中衍生,在镂刻中发展,作为山区黎乡的独特艺术形式,千百年来,黎族剪纸一直口口相传、手手相授,在民族文化的沃土中盛开。
“跟着我剪纸的优秀学员到现在有10多个人。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一到高中考上大学他就放弃了。”谈到剪纸人才的培养,林文生也坦言,这是目前存在的最大困难。不让大安剪纸失传,也是他最大的心愿。为此,进村培训、校园开课,继续办好剪纸艺术培训基地,是父子俩的初心与使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8 1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