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2月11日中午,蒙蒙细雨中,3辆大巴车缓缓停靠在泰山脚下的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门前,从车上陆续走下来近120人。他们来自千里之外的胶东苹果主产区,是烟台市蓬莱区村里集镇30个村的苹果种植技术带头人。这次前来,是登门学习果树管理新技术的。
当天下午,一行人迫不及待地参观了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的苹果示范园,现场听取了专家讲解的苹果化学疏花疏果、免套袋优质高效生产等新技术。据介绍,这片示范园在建园的第三年,亩产便达到3000斤,第五年亩产实现1万斤,之后每年的亩产量都稳定在1万斤以上。这些数据让果农们感到吃惊。
12日,会议主办方安排了多场管理技术“盛宴”。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聂佩显博士、王金政研究员和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无人机装备系统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勇研究员、蓬莱盛鑫农科园农药植保专家姜作春,先后作了《苹果化学疏花疏果技术》《苹果免套袋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枝向对靶”植保无人机打药技术》《果园精准营养植保技术》报告。与会的果农们聚精会神听讲,直呼过瘾。
报告会之后的互动环节,果农们提出化学疏花疏果需要掌握的适宜气温、适宜花量、适宜用药浓度、亩用水量,以及免套袋后的病虫防治、科学用药、土壤有机质提升、果园生草、防涝排水等问题,专家们一一作答。
据了解,2021年,我国苹果栽培面积2963.34万亩,产量4597.34万吨。山东省苹果栽培面积364.87万亩,产量977.21万吨。
虽然栽培面积大,但苹果传统人工疏花疏果、套袋生产的面积比重仍然在90%以上。王金政分析说:“苹果化学疏花疏果和免套袋生产这两项新技术未得到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原因,是果农还心存疑虑,担心化学疏花疏果影响坐果率,担心免套袋果实受到病虫为害,影响外观品质和销售价格。”
之前,王金政、薛晓敏领衔的科研团队,历经13年探索创建了苹果免套袋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先后在泰安、烟台、威海等地建立生产中试和集成示范基地8处、面积1.2万亩,推广应用面积累计5.5万亩。多年生产中试和集成示范证明,应用该技术,果园病、虫果率分别可以控制在1.0%和1.5%以下,果实内在品质显著优于套袋果,外观品质近同于套袋果,具有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等突出优点,每亩节省纸袋成本1500元左右,节省人工成本65%以上,新增纯收益3665—5650元。
“实践证明,苹果化学疏花疏果技术、苹果免套袋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是成熟的苹果栽培新技术,高产优质高效,大家可以放心应用。”王金政说。
“这次学习,我收获满满。”村里集镇王庄村果农李建卫说,他种植了五六亩果园,跟乡亲们一样,一直沿用人工疏花蔬果、人工套袋的传统做法,费力、费时、费钱。这次泰安之旅开阔了他的眼界,也改变了他的想法,他准备今年在自家果园试试化学疏花疏果和免套袋技术。
“我们希望能让果农们亲身体验现代化果园的先进之处。”本次培训的策划者、烟台六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闫长征说,烟台是我国苹果主产区之一,我们就想把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的新技术介绍给当地果农,让新技术加快落地,促进我省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农村大众报记者 王 萌
通讯员 刘观浦 王来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1 15: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