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红河日报
一粒米的家国情怀
——访“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李文祥

李文祥查看设备
●记者 罗宏伟 文/图
为了“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他倾注稻种研究15年,成功研制出“白大米育种”模式,实现种源自主可控;为了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他将种植核心技术教给稻农,并以订单农业稳粮区保供给;为了强链延链,他潜心研究27年,在稻谷精加工工艺和产品外包装等方面,先后获得多个发明专利与产品外观设计专利……他就是云南红河卧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文祥。
“我是一名普通稻农,种好水稻、稳定粮区、促农增收是我不变的初心。”李文祥性格开朗、为人谦和,即使获得红河州劳动模范、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状、云南省拔尖农村乡土人才、全国十佳农民提名等荣誉,他依然戴着草帽、挽起裤角与稻农打成一片。7月18日,李文祥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表彰为“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
科技赋农稳增粮
“为了培育优质稻种,我带领稻农,在稻谷成熟季节数稻穗,寻找优质稻株,初选后又在显微镜下精心筛选、对比、培育……”自1996年开始,李文祥用细心、耐心和造福一方群众的责任心,持续奋斗6年,将原产150粒的“云恢290”大米稻株优化到260粒,亩产量增加200多公斤。
稻种与其它粮食作物的种子一样,需要一两年更换一次,才能够保产量、减少病虫害。为破解这一瓶颈,李文祥最初提出村民与村民、村与村稻种互换的模式,降低稻农购买稻种的成本,但他发现水稻产量并没有增加多少。“在创新种业的道路上,只有反复实践才能验证对错。”李文祥说,通过年复一年的实践论证和推翻再来,2010年他成功研制出“白大米育种”模式,每亩水稻产量平均增至700多公斤。
“白大米育种”与稻谷育种的区别在于,稻谷种苗插秧时需要两三株合并为一株,白大米所育秧苗仅需要一株,间距变大、发芽更多、病虫害少,而且不需要土地轮作、更换稻种。如今,“白大米育种”模式在开远“云恢290”大米种植核心区仍在延续,连年品质稳定,促进稻农增收。
强链延链谋新篇
只有让种粮农民有赚头,农民种粮才有劲头,粮食安全就有盼头,才能激发种粮热情。在掌握稻种“卡脖子”核心技术、实现水稻增产的同时,李文祥还把精力投入到销售端。
为了将大米卖个好价钱,李文祥背着米袋子参加各类展销会,先后到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法国、意大利等地进行推介、展销。令人欣喜的是,“云恢290”香软米于2014年被省农业厅评选为“云南六大名米”之一,2019年在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会上获金奖。
近年来,“云恢290”香软米的品牌影响力与销售量不断提升。“只有诚信经营、保证品质,卧龙米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李文祥说,为解决大米保鲜问题,卧龙米业在保持稻谷现加工现销售的基础上,独创“稻谷精加工工艺”,并获得国家专利;为创新包装样式,他带头设计出10多个带有云南、红河地标元素的包装袋,其中10项外观设计获得专利。
“卧龙米业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党委、政府和农科专家的精心指导,更离不开稻农的大力支持。”李文祥说,自2010年开始,为回报稻农、提升农民种稻热情,公司在签订收购合同中明确“每公斤稻谷的收购价都在6.5元以上”,还向农民发放肥料、设立优质奖、组织免费培训。同时,着力推进“五个统一”种植模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李文祥以一粒米的家国情怀持续奋斗了27年,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歇。近年来,“云恢290”香软米在开远的种植面积稳定在5.7万余亩,涉及5600多户稻农,每年可为稻农带来1.5亿元收入。同时,带动周边县市种植优质稻谷20多万亩,促农增收6.5亿元,为乡村振兴增添发展活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4 06: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