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曲靖日报
本报记者吴茶洪 文/图
朱树平在介绍他的书稿。
奔忙在大街小巷卖报。
如果提到朱树平,或许熟悉的人并不多,但提到“卖报哥”,相信很多人就会想到他,想到那个手摇着三轮车、满脸洋溢着笑容、每天沿街卖报的小哥。
朱树平,出生于1981年,湖南籍,从小跟随父母来到曲靖,因患有唐氏综合征,在念完初中后便休学在家。疾病摧残了他的肢体,却始终难以磨平他骨子里的倔强。多年来,他靠着卖报养活着自己的同时,在写作的路上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卖报路,一走就是20年
2003年,在遭遇家庭变故后,为了养活自己,朱树平走上了卖报的道路,一走便是20年。
每天,朱树平都会早早起床,洗漱完后就出门,在小区对面的早点铺吃过东西后,便前往相距约2.5公里位于南宁西路的曲靖日报社取报纸。
12月6日,朱树平的早餐,是一位专程去看望他的朋友带去的一碗饺子。他左手紧握勺把,缓缓舀起一个饺子,头深深地低下,颤颤巍巍地将饺子送入口中。吃完一碗饺子,他用了差不多15分钟。
上午11时许,朱树平摇动着三轮车到达了曲靖日报社大门口。工作人员看到他后,连忙将准备好的报纸放到他的三轮车上。他吃力地说完“谢谢!”后,便沿街卖起了报纸。
一路上,因为发声困难,朱树平没有响亮的吆喝声;因为手脚不便,他总是走走停停。
“以前,每天都要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卖完报纸;现在,每天下午六七点就能卖完。”朱树平说,卖报路上,他碰到的都是好心人。
这一路走来,朱树平总是被身边的人温暖着,又总是温暖着身边的人。
“给他买报纸,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我总是早早准备好零钱等着他来。”一位姓刘的市民说,“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看到他那天真无邪的笑容,我的内心里就会升起一股暖意。”
那些经常给朱树平买报纸的市民,早已经和他形成了默契,如果接连几天看不到他的身影,有的还会主动问起他。
在接受此次采访前不久,朱树平因为脚扭伤后无法出门,在家休养了一些日子。这期间,他接到了很多关心和问候他的电话和信息,还有一些人专程来到他家看望了他。
朱树平希望通过报纸向大家说声“谢谢!”,告诉大家他又可以出门卖报了。
写作路,决不轻言放弃
卖报之余,阅读和写作是朱树平人生最长情的陪伴。
朱树平从小就喜欢翻阅各种书籍。阅读早已成为他的一种习惯。在他干净整洁的家中,高高垒起的书籍随处可见,客厅的沙发上摆着一本他正在看的书——《碌碌有为》。
2001年3月的一天,朱树平那颗深埋心底的文学梦种子开始慢慢发芽。梦想像一粒种子,一旦生根发芽,就会迸发出不可思议的力量。
历时22年,朱树平创作完成了超30万字的长篇小说《选择》。小说以女主角丁段从农村到城市后,由打工到创业的奋斗历程为主线,串联起了她的两个女儿文若南、文若仙及男主角左宗汉等人在不同阶段的人生选择。
翻开那一沓沓已经泛黄的手稿,看着一个个“笨拙”的字,让我瞬间明白了什么是梦想的力量,也让我懂得了曾经看到过的一句话:不是所有的坚持都有结果,但总有一些坚持,能从一寸冰封的土地里,培育出怒放的十万朵蔷薇。
在被问到“在小说创作过程中是否有过想要放弃的想法”时,他在手机屏幕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既然选择了开始,便不会轻言放弃”。
最开始写小说的那些年,朱树平是用笔在信笺纸上写,后来他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便在手机上写。他说,手机写起来比用笔写快多了。除了使用手机写作外,他在生活中跟人交流时,很多想要说的话也是通过手机来完成。
每次在手机上输入文字时,朱树平会将左手的大拇指高高向上翘起,食指和中指垂直向下竖起,另外两根手指向掌心内弯曲,整只手如同一把手枪的造型。总是满脸笑容的他,在那一刻收起笑容,露出坚毅的表情。
在看到朱树平表情上的这个细微变化时,一名同事说:“他是因为思考所以收起了笑容。”“不,是因为他在战斗!”话音刚落,另外一名同事紧接着说道。随后,两名同事默契地看向我,似乎想要听听我的看法,我思索了片刻,想到了一个好像有点圆滑但听从内心的答案——他在思考着如何战斗。
采访结束时,已是傍晚7点多,朱树平挥动着左手和我们告别,在晚霞的映照下,他那满脸的笑容如冬日的火把,点亮了我们的心。我们不约而同地站在原地,看着他摇动着三轮车走出去很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8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