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国优计划”人才培养:学术性与师范性如何融合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4-16 06:3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徐玲

近日,复旦大学举行“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国优计划”)启动仪式,首批共录取73名有志从教的优秀学生。

“国优计划”启动于2023年,并确定了包括复旦大学在内的30所国内高校作为首批试点。当前,首批试点高校已全面开展“国优计划”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该计划旨在推动高水平高校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高素质教师,并要求入选计划的研究生在强化学科专业课程的同时,兼修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并提出“双研究生学位”制度。

这意味着培养“国优计划”研究生需要兼顾学术性与师范性,既要重视学科知识学习和学术训练,也要加强教师教育知识和能力培育。对于试点高校的人才培养而言,这无异于一项挑战。

架构学术性与师范性融合的桥梁

从目前试点高校公布的计划实施方案看,各高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人才培养的学术性与师范性融合。

一是开展联合培养。高校通过内部院系合作、高校同盟以及建立实践基地的方式开展联合培养,希望整合各方资源,发挥教育教学合力。

例如,天津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将研究生分配到数学、物理、教育学等不同院系培养,整合校内的优势学科和教师教育资源;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则选择分别与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签署联合培养协议,在依托自身学科发展优势的同时,借力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资源。

除此之外,在优质中小学建立教育实践基地也是各高校的共同选择。学生到优质中小学进行教育实践,并获得一线名师的实践指导。

二是构建融合型课程体系。各高校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努力构建融合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的融合型课程体系,从教学内容上推动人才培养的学术性与师范性融合。

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利用学校人工智能的学科优势,开设教育场景中的人工智能技术相关课程,将学科专业知识融入教育理论课程;东北师范大学构建了基于“融合的教师教育”理念的课程体系,组成公共基础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三大模块,致力于学科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三是实施多导师制。“国优计划”提出,全面落实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各高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实行了“三导师制”“四导师制”等多导师制度,通过组合优秀的学科教育和教师教育导师,从教师队伍上推进学术性与师范性融合。

例如,上海交通大学提出了“三导师制”,成立了由教育学导师、学科导师和实践导师组成的导师团队。东北师范大学则实行了“四导师制”,除学科专业导师和教育学导师外,学科教学论导师和中小学导师也被纳入其中。

学术性与师范性融合的现实问题

尽管各试点高校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和探索,力求在“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中融合学术性与师范性,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教育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凸显不够。“国优计划”研究生的学科基础毋庸置疑,但他们能否将这些知识有效地加工并传授给学生,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予以锻炼和检验。

“国优计划”要求研究生完成不少于8学分的教育实践课程。8学分本应是实践培养的底线要求,却成为多所试点高校的实践课程目标。除此之外,教育实践的模式多样,如何考核和评价实践效果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

其次,多导师指导合力难保障。尽管各高校提出了“二导师制”“三导师制”“四导师制”,但各导师的筛选标准、职责权限、指导方式、合作模式等并未明确。而且,各导师通常隶属于不同的单位或部门,彼此间容易缺乏沟通和交流。这极易造成指导主体不明晰、指导内容重叠、意见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在降低导师指导积极性的同时,可能导致“多导师”变成“无导师”现象。

最后,学科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学习难平衡。学术研究要求研究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此基础上增加教师教育学习的任务,容易造成研究生无法兼顾学术研究和教师教育学习,或长期处于时间和精力不足的状态。

特别是对于二次遴选方式选拔的研究生,他们无法像推免生一样在大四学年提前学习教师教育的部分知识,必将面临更大的学习压力。

多措并举促进学术性与师范性融合

针对以上现实问题,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促进学术性与师范性的融合。

首先,强化师范教育的实践性。一方面,要建立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评价标准。除了完成规定的课程学分和学位论文外,应该将“上好一节课”作为“国优计划”研究生获得教育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着重考察学生的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和效果,避免学生成为理论上的巨人、实践中的矮子。

另一方面,要设计合理的实践教育模式。建立见习、实习、研习一体的实践模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多与一线教师交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反思问题。

其次,提升导师团队的协同性。在导师团队的设置上,除了考虑专业能力和学科搭配外,还应识别教师的责任心和指导热情,要求导师能指导且乐于指导。

在此基础上,应明确各导师职责范围,安排第一导师负责整体沟通协调,加强过程指导和管理,做到既各司其职又团结合作。此外,高校应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和载体。比如,吸收中小学名师到大学兼职,安排学科教育导师到中小学实践,鼓励导师团队在课题研究、学科竞赛等方面展开合作等。

最后,增强教育管理的灵活性。高校需要设计灵活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政策,帮助研究生平衡好学术研究和教师教育学习。

在这方面,一是要灵活开展教学。开设寒暑假小学期课程,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授课的方式,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二是实行本研学分互认。学生在本科阶段已经修习并通过的课程,在研究生阶段可以予以免修。三是设置弹性学制。允许二次遴选选拔的研究生根据双学位要求,自主选择适宜的学习进度和路径。四是引入动态分流机制。注重过程性评价,允许无法胜任双学位学习任务、教师职业意志淡薄的学生退出计划,并吸收学科基础扎实、乐教适教的研究生。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6 08: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教育改革发展的专业高级日语人才,其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立德树人、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年来,日语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其
2023-07-21 00:04:00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吕婷婷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导师与研究生接触最多、最为亲密,对研究生影响最大。因此,要发挥
2023-10-16 05:52:00
...才再到成才的全方位全过程培养,形成了系统化科技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从而为学生铺就科技成才之路。
2023-05-28 09:05:00
...进青春赛道,汲取筑梦伟力”专题党课,为“数梦空间”人才培养助力引航。如何培养和造就堪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争做“梦之队”的青春筑梦人?“引导学生细数梦想,憧憬未来,健康成长;
2023-01-28 02:47:00
18名大学生作品获奖|第四届贵州省大学生影评征文颁奖仪式在贵阳举行
...协会十分重视电影人才的挖掘与培养,充分发挥中国影协人才培养平台,先后推荐60余名优秀会员参加新文艺群体、影视版权运营、电影编剧等培训。该协会每年开设“贵州省影视艺术编导名师创
2024-12-06 19:37:00
大学入学教育体系亟待寻找“最优模式”
...者。当前,我国大学新生适应障碍问题日趋凸显,对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构成了潜在隐患。新生入学教育体系是帮助新生适应新环境、形成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完成从高中到大学顺利过渡的重要桥梁
2023-10-17 06:33:00
体现学术性,大学教学有必要引入同行评议
...,而如何引导大学教师真正投入教育教学,不断提高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则成为他在担任清华副校长以来长期关注的问题。他曾经在文章中写道:“在大学校园里,老师与老师之间出现了‘老死不
2023-07-04 05:52:00
高水平大学如何培养“未来大先生”?
...教育的新路,如何培养出未来的“大先生”?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路从镇小到县中,再到全省最好的高中,区域间教育的巨大差异让邵瑞朋逐渐萌生了从教的想法。大学期间,他曾前往广东江门支
2023-11-21 09:06:00
沪上85名高中生与21位大学博导结对学术研究半年多,有何收获?
人才培养的“触角”向下探,上海正在试点“大中小贯通式”创新人才培养。半年前,85名沪上高中学生与21位大学博导结对,半年过去,他们有怎样的收获?10月16日,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23-10-17 15:45: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鲁网9月18日讯近日,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落幕。济南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代表队凭借出色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稳定的现场发挥
2025-09-18 11:28:00
第三届“启梦微来”科普征文大赛正式启动 聚焦微生物前沿科技赋能美好生活
大众网记者 曲顺 青岛报道为加快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推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科普创作,为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贡献学会和全重力量
2025-09-18 12:05:00
北京西城区启动2026年高校人才招录招聘系列活动 超3000优质岗位“西纳英才”
公务员、选调生、选培生及事业单位岗位齐上阵;赴异地送岗位进校园……昨日(17日),北京西城区启动“西纳英才融创未来”2026年高校人才招录招聘系列活动
2025-09-18 12:11:00
厚植爱国情怀 培育时代新人 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2025年军训开营仪式隆重举行
大众网记者 张玉 张洪硕 青岛报道9月15日上午,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2025年学生军训开营仪式在学校操场隆重举行。仪式庄重热烈
2025-09-18 12:12:00
多维度呈现中国职业教育“青岛模式”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高标准协助马尔代夫教育研修班青岛站活动
大众网记者 曲顺 通讯员 李代玉 青岛报道9月14-16日,由商务部主办、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承办、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协助的“马尔代夫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管理研修班”青岛站活动圆满举行
2025-09-18 12:15:00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红十字“双基地”揭牌仪式
2025年9月11日上午,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红十字“双基地”揭牌仪式暨“校园守护 救在身边”主题活动举行。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夯实校园应急救护工作基础
2025-09-17 11:40:00
济南高新一实验教育集团开拓路校区二年级开展“快乐午休”活动
为深入落实 “双减” 政策要求,丰富学生午后在校生活,济南高新区第一实验教育集团开拓路校区二年级创新性开展 “快乐午休” 特色活动
2025-09-17 12:17:00
大河网讯 近日,河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杨昊宇撰写的学术专著《“戏剧-小说”研究》正式出版。该书从跨文体写作的角度系统探讨戏剧与小说的融合与互动
2025-09-17 12:20:00
纸飞机“嗨翻”课堂 解锁航空科普新玩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实习生严呈欣 通讯员王荣荣、朱嘉卉)在全国科普日活动的积极号召下,为大力推动航空科普教育发展
2025-09-17 15:15:00
教师的故事⑪ | “耕”出教育温暖与智慧
【编者按】当数字化浪潮席卷课堂,当“双减”政策重塑教育生态,当AI技术叩响未来之门,一批新时代教师正勇立潮头,以青春之姿解锁教育新篇
2025-09-17 15:16:00
开启科技研学之旅!这所学校学生走进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为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创新思维,9月15日下午,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创意学院与济南市章丘区道通实验学校共同开展“数字赋能研学路
2025-09-17 22:05:00
勇夺金奖!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参赛作品《诗礼炊烟越山海——非遗美食的复兴之路》讲好东方饮食故事
大众网记者 曲顺 通讯员 李代玉 青岛报道9月8日至12日,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争夺赛餐饮赛道高职组比赛落下帷幕
2025-09-16 10:10:00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连续四年承办全省特色高级研修班赋能乡村振兴新质发展
大众网记者 曲顺 通讯员 李代玉 青岛报道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2025年度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计划
2025-09-16 10:13:00
齐鲁医药学院辅导员获多项省级、市级荣誉
近日,中共山东省委教育工委通报了《关于公布 2024 年山东“十佳百优”学校思政课教师和高校辅导员评选结果的通知》(鲁教工委函〔2025〕40号)
2025-09-16 16:37:00
校友子女报考每年减免20%学费 2位新生成首批受益者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周黎、钟纤纤)9月15日,武昌理工学院正式兑现《校友子女报考本校优惠政策》——两位“校友子女”张会翔
2025-09-16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