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大学入学教育体系亟待寻找“最优模式”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10-17 06:3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新生面临适应障碍——

大学入学教育体系亟待寻找“最优模式”

大学入学教育体系亟待寻找“最优模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鲍威 何元皓

当下,新的学期开始不久,大一新生仍处于从高中迈入大学的过渡阶段。美国著名教育研究者汀托将该段历程分为分离、过渡、身份认同3个阶段。当学生离开原生家庭进入大学,不仅要体验由于地理位置变化带来的亲缘纽带断裂、地域文化冲突引发的心理失衡,也需要脱离自身的入学前身份,完成相应的个体转型,实现“高中”与“大学”两个教育阶段间的一系列调适与改变。

然而,这个过渡历程充满了压力与挑战,如调适或建构新的人际关系、自主安排时间等。更重要的是,学生需要适应大学的学术氛围和教学形式,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

当前,我国大学新生适应障碍问题日趋凸显,对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构成了潜在隐患。

新生入学教育体系是帮助新生适应新环境、形成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完成从高中到大学顺利过渡的重要桥梁。对此,笔者所在课题组对全国本科大一学生进行调查和国际比较,试图通过把握国内大学新生适应障碍的特征以及入学教育的实施成效,为探索构建系统有效的入学教育体系、推进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科学支撑。

大学新生的双重挑战

大学新生对高校教学活动、社交环境的适应程度,是其在学期间发展健全人格、提升学业成就,甚至保障其毕业后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石。新生在融入大学环境的过程中,不仅要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身份转换,更需通过与身边教师及朋辈的积极互动,主动弥补知识差距,提升综合能力素质。

然而,根据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我国大学中,面临学术性适应和社会性适应障碍的新生比例分别为14.9%和9.3%。

具体而言,我国有14.9%的大学新生存在无法理解教学内容、难以适应课程进度安排的学术性适应障碍。同时,有18.6%的新生难以完成大学课程作业和阅读任务,12.4%的新生陷入专业兴趣缺失的困境。不仅如此,我国有9.3%的大学新生存在离开父母后无法独立生活的社会性适应障碍。此外,也有4.8%的新生无法与教师、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对所属大学缺乏归属感的学生比例也达到6.9%。

在不同类型大学间,新生适应障碍现象存在结构性差异——在“双一流”大学,因专业课程挑战度较高,陷入学术性适应障碍的学生比例达到15.8%,明显高于地方大学和民办大学。但在校园社会性适应方面,民办大学存在障碍的新生比例达到10.5%,显著高于公办大学。

生源地分布、家庭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的积累,同样对学生进入校园后的学术性适应和社会性适应产生重要影响。数据显示,由于匮乏的家庭支持和薄弱的学业准备,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和贫困家庭大学生更易陷入学业发展停滞和社会交往不畅的困境,其比例是第二代大学生和中高收入家庭学生的1.2倍。

长期、深入的入学教育依然缺乏

从世界范围看,大学入学教育滥觞于上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和波士顿大学的入学咨询服务和新生导师制。经过长期发展,美国已逐步构建起以学生发展和院校影响力理论为基础,以新生适应和学生发展为目的,依托院校专业指导人士、专任教师、朋辈学长共同开展的大学入学教育体系。

美国大学入学教育体系致力于传递大学教育理念、助力新生适应和生涯发展、促进学生大学融入。在实施过程中,该体系覆盖了全体新生,同时为少数族裔等弱势群体学生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学术咨询、心理干预服务。

在形式上,美国大学入学教育除开展集体讲座、提供入学指南外,还引入暑期体验项目、新生定向活动、新生研讨课程、导师制等多元化形式。其内容不仅涵盖大学历史文化、学科专业介绍、学习方法指导、学习资源讲解等,更延伸至对学生学业技能、心理健康、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能力塑造。

在我国,伴随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学生群体异质性的凸显,大学已在新生主题教育、集体军训、集体讲座等传统形式的基础上,陆续开展了研讨课程、本科生导师制等形式创新,但受制于人员、经费等瓶颈,相当一部分大学的入学教育主要依托以辅导员为代表的学工部门,参与人员单一。

调查显示,我国80%以上的大学入学教育主要采用新生入学典礼、校规校纪讲座、安全教育讲座、图书馆学习资源说明讲座等短期、集中形式,引入新生研讨课程、本科生导师制等长期深度入学教育形式的大学仅占半数左右。教学形式单调枯燥、无法针对不同专业和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特别是尚未针对新生适应障碍明显的弱势群体的需求,开展个性化、精细化的学业辅导和心理帮扶。

在教学内容上,我国大学也大多局限于大学教育理念、校规校纪教育、学科专业说明等,各部分教育元素区隔明显,尚未形成系统化、贯通化的入学教育体系。不仅如此,教学周期往往集中于新生入学后的短暂几周,无法开展长期深度指导。功能定位主要侧重于对大学和专业基础信息的传递,塑造新生适应和学生发展能力的入学教育观念相对薄弱。

入学教育究竟能否在缓解新生适应障碍方面发挥预期成效?研究发现,在控制学生性别、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入学前学业基础等个体属性特征和院校、专业差异后,以新生研讨课程和本科生导师制为代表的长期、深度式入学教育,从学术性和社会性两个层面对大学新生适应形成积极促进作用。但遗憾的是,我国大学广泛采用的短期集中式入学教育,对缓解学术性适应障碍并未形成显著成效,即便在帮助学生跨越社会性适应障碍方面,其作用也极其有限。

此外,基于受调查学生对入学教育成效的评价,84.5%的学生可以通过入学教育拓展专业学科认知,即了解院系组织的历史文化、院系学科专业特征,以及毕业后的发展前景。80.2%的学生表示入学教育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自身习得大学学习方法,推进新生明晰选修课程、学术规范、学术写作、学术策略等。相较之下,能通过入学教育完善自我心理建设的学生占比仅为75.7%。

入学教育应探索最优模式

今年,我国大学的入学新生以“05后”的独生子女为主。由于该群体在成长阶段受关注程度高、自我意识强烈、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薄弱,具有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自控力低、抗挫抗压能力低等特点。

此外,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业基础、学习能力与大学的学术要求之间存在落差。

不仅如此,受新冠疫情影响,本学年新生在高中阶段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线上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监督功能的弱化、师生互动与朋辈效应的消解均导致教学成效下滑,由此进一步加剧了当下大学新生群体的学业准备不足等问题的出现。

在笔者看来,面对我国大学新生群体的上述新特点,亟须推进大学入学教育体系最优模式的探索与建构。

首先,以学生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大学入学教育体系创新。

在我国大学学生管理的实践中,入学教育促进学业成就、提升综合素养,落实全员、全方面、全过程育人的重要作用被长期忽视。鉴于此,大学入学教育应超越短期帮扶措施的功能定位,以学生发展理念为指引,构建以提升学业成就、培养健全人格、助力生涯发展为核心目标的入学教育体系。

同时,结合国际经验与本土定位,应探索建立教育周期长、教学形式多元、内容维度丰富、深度互动交流的新生适应干预机制,为学生就读期间与毕业后的长期发展奠定扎实、稳固的基础。

其次,建构协同、联动的入学教育组织管理模式。入学教育的体系创新不仅要在教育理念、形式和内容上打破传统,更重要的是对组织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完善。

当前,我国入学教育严重依赖以辅导员为代表的学工部门。相较而言,专任教师、朋辈学长的参与程度严重不足。为此,大学内部需要打破“教学”与“学工”两大职能部门间的区隔,整合育人资源,探索组建包括专业院系领导、专任教师、辅导员、优秀高年级学生等多元参与主体在内的入学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此外,大学专业院系还应积极引入新生研讨课程、本科生导师制等长期、深度教学模式,搭建新生与专任教师、朋辈学长间交流互动的平台,建立全员参与、协同育人的入学教育新模式。

再次,系统构建针对性、个性化、多元化、精细化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当前,我国大学入学教育体系存在新生全覆盖、形式单一、内容错配等问题,对新生学术性适应和社会性适应干预成效不突出。鉴于此,不同层次、类型的大学应根据自身发展定位和新生特点,拓展创新入学教育开展形式和教学内容。

具体而言,一方面在创新传统讲座、报告、座谈形式的基础上,探索引入暑期体验项目、新生定向越野、新生训练营、新生研讨课、本科生导师制等针对性、个性化教育载体;另一方面,针对“05后”新生心理状况与发展诉求,系统构建涵盖院校基本信息介绍、大学教育理念传递、学习资源和方法说明、心理健康教育、生涯规划指导等在内的多元化、精细化内容体系,为弥合新生知识结构、综合能力、心理素养方面的鸿沟提供全方位引导。

此外,大学还应探索建立弱势群体新生的个性化教育帮扶机制,在提供经济资助的基础上,有策略地通过主动介入和鼓励性辅导等措施,帮助他们培养自尊心、自信心和自主探索动力,顺利融入大学学习。

最后,院校还应积极探索建立新生适应监测发展平台,在大一学年,针对学术性适应和社会性适应双重障碍学生开展动态监测和早期干预,实现全过程帮扶引领。大学应完善适应障碍早期预警机制,在明晰学术性、社会性适应障碍学生特征的基础上,针对适应障碍风险较高的学生群体及时采取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等支持性、引导性帮扶措施,遏制学业发展停滞、人际交往受阻或冲突。

(作者分别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7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思路,构建系统完整、特色鲜明、切实有效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一链带动,筑牢理想信念“奠基石”。组织开展“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时代新人”“树立共同体意识,谱写新时代之歌”等主题活
2023-11-23 00:49:00
...老年群体提供优质文化和教育服务场所。赣州开放大学举体系合力,抓制度设计、体系建设、服务内涵,以培养“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新时代“三有”老人为目标,积极探索老年教育健康发
2024-04-15 03:13:00
吉林大学开展2023级本科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
...吉林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将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持续提供符合学生需求和成长规律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努力让学生享有专业化、系统化、精准化、温情化的心理健康服务,
2023-09-11 22:17:00
...,2022年桂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构建了“12345”协同育人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围绕一个中心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为中心,德技并修的总体要求,桂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聚
2022-12-14 11:14:00
...具体行动,实现5月底挂牌,年底完成全市广播电视大学体系整体转型,使市、县二级开放大学一体化办学体系更加完善,共建共享共发展体制机制运行更加顺畅。”规划部署学校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4-04-26 12:48:00
“硬保障+软实力”双轮驱动,贵州医科大学打造平安学生社区
...所,其安全建设需要构建“硬保障+软实力”的双轮驱动体系。贵州医科大学通过“四微”矩阵、“四型”发展、“四化”提质构建学生社区安全生态圈。“四微”矩阵——全面打造学生社区维稳体
2025-05-30 22:25:00
交叉学科建设应回归“育人”初心
...成可能只占很小一部分,但只有在顺乎人才培养规律的大体系中,高校的交叉学科建设才能长久。在这方面,我们必须承认,目前即便是国内的研究型大学,考虑这些问题时也往往不会把侧重点放在
2023-12-12 06:44:00
...医药院校可以以文化品牌塑造为据点,分层分类完善思政教育体系。一是做好入学、毕业等重要时间节点的教育。制定新生入学教育方案,加强对学校校史、校训、校风等教育。高质量办好开学典礼
2024-05-30 10:24:00
...标为己任,加快完善与‘双碳’目标相适应的高水平办学体系,为中国能源强国建设和亚太电力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第24届东亚及西太平洋电力工业协会大会上,华北电力大
2023-10-26 02:46: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迈好中学第一步,开启青春新篇章——郑州57中南校区开展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课程活动
大河网讯 为切实帮助七年级新生尽快适应初中生活,培养集体荣誉感,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9月1日至5日,郑州57中南校区开展了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课程系列活动
2025-09-08 14:10:00
“林”林总总 正好遇“建”你|直击林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迎新现场
金秋九月 清风送爽,又是一年迎新时,林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迎来了来自天南地北的新同学,为校园注入蓬勃的生机与活力。焕彩迎新迎新现场气势宏伟
2025-09-08 14:10:00
齐鲁医药学院在省医学科普大赛中荣获佳绩
鲁网9月8日讯近日,2025年山东省医学会第二届医学科普创作大赛评选结果正式公布。本届大赛共收到来自全省的2800余件作品
2025-09-08 16:02:00
与父母当校友!武昌理工学院迎来“二代”新生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周黎、陈亦菲)9月7日,武昌理工学院2025级新生报到现场,两张录取通知书完成了一场跨越22年的温情“回归”
2025-09-08 16:22:00
大河网讯 秋高气爽,旌旗飘扬。经过为期五天的严格训练与沉浸式体验,郑州八中2028届新生国防教育体验课于9月5日下午在学校操场举行闭营仪式
2025-09-08 16:43:00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召开第41个教师节表彰大会暨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部署会
大河网讯 9月6日上午,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召开第41个教师节表彰大会暨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部署会。学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出席
2025-09-08 16:44:00
教学改革结硕果 匠心育人谱新篇:烟台城乡建设学校教学成绩再创佳绩
胶东在线9月8日讯(通讯员 王志辉)教学比武树标杆。烟台城乡建设学校全面推行“三级联动,六链融合”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教育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能级的双提升
2025-09-08 17:41:00
荆楚开学联播丨“一站式”+“极速通” 湖北建院喜迎4800余名新生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罗庆丰、范朋颖 实习生李彤)9月6日,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内洋溢着热烈的迎新氛围
2025-09-07 19:00: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许文秀)二手房过户需要哪些手续?房东贷款没还清,交易只能遥遥无期?洪山区政务服务大厅不动产登记窗口的“人气向导”晓慧,全新推出《晓慧说登记》——“二手
2025-09-07 19:01:00
齐鲁工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四个一”创意迎新生
9月7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级研究生迎新工作正式启动。本次迎新以“学传薪火,‘研’启新程”为主题
2025-09-07 20:05:00
山建大联合历城公安走进景和山庄社区开展反诈活动
9月5日上午,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银发守护”团队联合济南市公安局历城分局,走进景和山庄社区,共同开展以“反诈”为主题的“模拟法庭”与知识宣讲活动
2025-09-06 20:14:00
武昌理工学院学子詹思琪诠释青春“无限可能”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周黎)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天安门广场上铿锵的步伐与昂扬的姿态汇聚成国家强大的庄严宣誓
2025-09-05 14:34:00
鲁劳职院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升旗仪式
9月3日清晨,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在西门涌泉广场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升旗仪式。学院教师代表
2025-09-05 16:01:00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学子在省大学生科技外语大赛中获一等奖8项
近日,第十七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外语大赛获奖名单正式公布。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学子凭借扎实的语言功底与出色的科技素养,在英语
2025-09-05 16:01:00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两校区迎新!无人快递车、智能机器人齐亮相
9月4日,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以最饱满的热情,迎接来自全国14个省份的4000余名学子。为保证新生顺利报到,学校统筹规划分别在校本部和文昌湖校区设立报到点
2025-09-05 16: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