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胜保在帮助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慈禧在夺取了权力以后,仅仅过了两年,就把大功臣胜保给杀掉了。那么,慈禧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不是一种过河拆桥的行为呢?
应该说,这并不是一种过河拆桥,而是慈禧做出的一种非常正确的事情。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胜保确实该杀。任何统治者遇到胜保这样的官员,都会杀他。胜保该杀的理由有三点:一是胜保在镇压惠民叛乱中作战不力,连战连败。这就是一个败军之将。败军之将被杀,那就是执行军法。二是胜保贪赃枉法。打仗不行倒也罢了,他还要贪污军饷。如果你打了胜仗,就算有点贪污,也说得过去,打了败仗还贪污,那不是瞎胡闹吗。三是胜保专横跋扈,养寇自重。也就是他极力党护苗沛霖和宋景诗这两个逆贼。而这也解释了他为什么总是打不赢仗的理由了,原来是故意不答应,通过这个让自己拥兵自重。到这里为止,胜保就有点谋逆的味道了,一个人已经到了谋逆的地步,难道还不该杀吗?
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不好理解,胜保本来是慈禧的人,慈禧发动辛酉政变时,还让他参加核心机密的事情,为什么他却还要谋逆呢?
当然了,这里其实并非谋逆。所谓养寇自重,其实就是因为没有人保护他,他才会很担心,才会养寇。养寇以后,就可以手里掌控兵权。有了兵权,他才会很踏实。
但既然他是慈禧的人,为什么慈禧不保护他呢?
这我们就得看看慈禧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
慈禧发动政变,成为最高掌权者后,他急需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就是要能够获得天下绝大多数人的支持。只有这样做,才能够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如果慈禧排斥异己,仅仅用她自己的人,她就会失去民心。
事实上,慈禧能够在权力宝座上呆近半个世纪,也正是因为她能够更好的团结各方力量。
慈禧垂帘听政,最不满的应该是皇室成员。但恰恰是皇室成员很拥戴她,并没有反对过她,这说明,他是保障了皇室成员利益的。
慈禧的这种做法,和历史上的吕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吕后掌控了权力以后,虽然没有为难朝中大臣们,但是她不断剥夺刘邦儿子们的权力,同时还杀掉了不少人。这使得最终他死后,刘邦的那些后代就开始造反,表达对她的不满。
武则天也是这样。武则天在当权的时候,打击了不少李唐家族的人,有些被杀掉,有些被拿掉。这也使得武则天年老的时候,权力稍微有些懈怠的时候,就有一帮大臣撺掇李显造反,最后推翻了武则天。
可是慈禧太后对待皇室成员却并没有这样做。就算她把恭亲王拿下了,其实也是因为恭亲王确实是一副暮气沉沉的样子,这一点,大家都看得出来,慈禧并没有什么做得不对。
慈禧和朝中大臣们的关系也搞得很好,尤其适合汉人大臣把关系搞得很好。
在慈禧之前,汉人大臣们是不受重用的,他们在朝臣几乎说不上什么话的。但是慈禧掌控了权力以后,就把这些大臣们提拔起来,让他们在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且后来,又把他们提拔到朝廷中来,让他们逐渐成为朝廷中的主导力量。
而这些人也不负慈禧所托,确实在晚清的朝廷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慈禧在掌权以后,没有搞小团体,并没有只重用自己的人,不重用别人。慈禧所体现出来的格局,确实很大。
当然了,慈禧体现出这样的格局,还在于他有一个很重要的抓手,就是他手中有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同治皇帝是咸丰皇帝唯一的血脉,唯一的接班人,不可能再有人与同治皇帝争夺。这一点可以说也是慈禧的幸运。吕后和武则天都没有遇到这样的好事,能够和刘盈、李显李旦争夺的,不在少数。所以他们要打击皇室成员,慈禧不用。
正因为慈禧不需要用太多的精力保权,因此她才不需要拉帮结派。所以,当胜保犯错后,慈禧才对他一点儿也不客气,该杀就杀,不用讲情面。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8 18:45:3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