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临清之战,八旗打了败仗,不敌太平军,咸丰偏袒自己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08 21:5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1854年,临清之战,八旗打了败仗,不敌太平军。但是,咸丰偏袒自己人,把打胜仗的山东巡抚张亮基革职查办,发配军中效力。

林凤祥、李开芳北伐后,杨秀清也在筹备组建北伐援军,曾立昌的7000北伐援军就是其一。

7000精兵北上,抵达运河城市临清,距离林凤祥的连镇不到两百里。此时,如果双方信息畅通,及时行军,北伐军可以保存主力。

曾立昌留下来攻打临清,这是一个战略上的错误,不但损失了数千精锐,还不能救出林凤祥、李开芳。

但是,临清之战,却暴露出八旗兵的弱点,以及清朝内部的矛盾。

冯振文,清朝诗人,此时正在临清生活,见证了这场战斗的经过,并将其记录下来,写成《临清之战组诗》,作为茶余饭后谈资。

现将其内容分享。

十二日,胜保、善禄两位八旗将领从城西北出击,率领八旗兵迎战太平军,随便施放枪炮就回来,完成任务而已。

原文:“十二日,胜、善两营由城西北出队,各施枪炮而退。”

所谓施放枪炮而退,就是随便开枪,不敢跟太平军近距离格斗,敷衍咸丰帝罢了。

十三日,双方再次交战,山东巡抚张亮基也跟着上。八旗一触即溃,被太平军追到城墙附近,因守军开炮,不得已撤退。

张亮基率“勇丁”拼杀,与太平军格斗,又得到城头火炮的配合,故而杀退太平军,还能反追击。

原文:“十三日,善、张两营出队,既合,善兵剧退,贼追至城东北角,城上用大炮轰击,贼败退趋东南,张营追截。”

八旗打不赢,也不敢血战,是张亮基的汉军“勇丁”能打,否则胜保、善禄更惨。

十五日,张亮基率先出战,胜保、善禄跟在后面。太平军避开张亮基,先攻打八旗,善禄又是溃败。接着,太平军攻打张亮基大营,被“勇丁”埋伏,厮杀多时,太平军撤退。

原文:“十五日,善、张出战,善兵又先退,贼乘势合攻张营,马队失利,步兵为五伏,贼闯至三伏,兵皆奋勇力战,贼始退。”

诗中描述的3场战斗,八旗都是一触即溃,毫无招架之力。如果没有张亮基,说不定曾立昌就能灭了胜保,然后去连镇救出林凤祥。

张亮基立下大功,却没有得到赏赐,还被革职查办,发配军中效力。胜保、善禄这些八旗将领作战失败后,一直躲在营垒,则封赏。

胜保打了败仗,毕竟是钦差大臣,他瞧不起张亮基,更讨厌他来抢夺功劳。如此,胜保上奏咸丰,说张亮基虚报战功,欺骗皇帝。

史载:“既奏捷,帮办军务大臣胜保劾其取巧冒功,诏斥亮基欺罔,褫职,遣戍军台。”

打了胜仗,还被革职查办,张亮基未免太倒霉了。是咸丰帝糊涂,是非不分吗?非也,咸丰偏袒自己人,不希望汉军势力大而已。

张亮基,一代能臣,深得林则徐赏识。左宗棠能够出山并崛起,离不开张亮基、骆秉章、胡林翼的帮忙。

其中,张亮基开了头,他担任湖南巡抚时,左宗棠来投奔他,得到重用,并参与机要。

胜保能力如何?咸丰心里很清楚:胜保不是打败仗,就是在打败仗的路上,还特别喜欢养寇自重。

但是,胜保毕竟是自己人,靠得住,咸丰也希望他能在战斗中成长起来,与汉族督抚抗衡,捍卫大清江山。

遗憾的是,胜保实在不给力,他麾下的八旗兵也表现不佳。

高唐之战,胜保率一万多兵马围困李开芳的600太平军,打了9个月,还是没啥进展。

咸丰很生气,当即将其捉拿回京,然后发配边疆。后来,军情紧急,咸丰又让胜保回来带兵作战,依然屡战屡败。

1863年,慈禧忍无可忍,胜保被赐死。

咸丰时代,胜保屡战屡败,都还能带兵,多次重新“出山”。可知,此时八旗人才凋零,也就僧格林沁还算可以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8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太平军悍将李开芳被凌迟
1855年,7位太平军悍将被凌迟,咸丰皇帝很悲伤,直言:“八旗没落,这仗打得太丢人”。3万清军出动,包括八旗马队,却被400太平军弄得灰头土脸。1854年,曾立昌率7000兵马增
2023-08-21 06:38:00
“乱拳打死老师傅”陈仕保,7000兵马北上增援曾立昌挂帅
...结果在麦田里被小兵张皮绠割喉,改变了晚清军政格局。太平军悍将彭大王,率兵下乡征粮,结果被小兵江于榜刺死,也是醉了。还有一位,就是本文主角,陈仕保带人在村中休息,晚上没有防备,
2023-08-22 21:09:00
咸丰重用的第一位八旗悍将乌兰泰:此人号称火器专家
...,让他们恢复入关时之雄风,为大清江山续命。通过剿灭太平军,恢复八旗斗志,这是咸丰之想法,也付诸实践。至于汉族地主武装,如湘军等,则只能打替补,充当炮灰。赛尚阿、和春、僧格林沁
2023-08-22 16:10:00
僧格林沁、胜保等率6万兵马攻破天津城池
...运往承德,一边准备打包行李去承德“狩猎”,暂时躲避太平军锋芒。此时,林凤祥、李开芳手中兵马3万,雄视天津,大有一举攻破北京,再现徐达、常遇春辉煌之战绩。可惜,北伐军深入清朝腹
2023-08-22 21:47:00
...的统治。骁勇善战的八旗劲旅,是清朝统治的基础,但被太平军击败,一点脾气都没有。永年之战:太平军两广“老兄弟”,与八旗劲旅的一次精彩对决。1853年5月,林凤祥、李开芳率2万兵
2024-07-15 16:08:00
杨秀清三次用人不当,导致西征失败
...惯战之悍将则充当配角。结果呢,曾国藩湘军逆袭成功,太平军惨败湘潭,2万精兵全军覆没,西征战局被迫采取守势。第三次用人不当,拒绝派石达开出征,让有勇无谋的秦日纲布防田家镇、半壁
2023-08-22 20:39:00
历史上的今天:陈玉成击败八旗马队
...。曾国藩孤军冒进,临阵指挥失误,湘军在九江、湖口被太平军暴揍一顿,水师大型战舰几乎被焚毁殆尽。此战,曾国藩再次表演绝活,假装“投水自尽”,激励士气。九江、湖口大捷后,太平军乘
2023-08-22 16:19:00
太平军首战获胜
1853年3月20日,江宁将军祥厚拒绝投降,负隅顽抗,太平军向满城(内城)发起猛烈进攻,炸毁城墙数十丈,而后杀入内城搏斗。此战,江宁将军祥厚自杀、都统霍隆武被打死,4000八旗兵
2023-08-22 20:43:00
太平天国救援杭州之战
...成带兵攻入巡抚衙门,王有龄早已沐浴更衣,席地而坐。太平军打开房门时,王有龄已经自缢而死,书桌上面留下一封给李秀成的信件,直言:“饥不食腐鼠,渴不饮盗泉”,让忠王好好安抚城内居
2023-08-21 17: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将至一位福州人的事迹在央视播出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余则成是虚构的但吴石是真实的今年9月30日这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当天
2025-09-30 22:45:00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