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张哥,果子快熟得坠弯枝了,发货的车得提前敲定!”电话里的声音裹着秋晨的湿气,张军捏着手机往果园深处走。
晨露打湿了鞋边,枝头上的猕猴桃裹着薄绒毛,在光里亮得像绿宝石——这光景,让他想起十几年前阿戛镇的矿场,那时风里飘的是煤尘,如今鼻息间全是果木的清香。
水城区米箩镇猕猴桃种植基地。水城区猕猴桃产业如今已覆盖10余个乡(镇)、28个村居,直接链接7356户农户,有效带动就业15000余人次。
2008年的张军,还是六盘水市水城区阿戛镇数得着的煤老板。运煤车在盘山路上排成长队,矿灯在黑夜里晃成星子,他的口袋鼓鼓囊囊。可每次开车过山下的村寨,总看见老乡们背着满篓土豆往镇上赶,寒风里吆喝半天,换不来几张皱巴巴的票子。这样的场景,扎得他心里发沉。
恰是那年,政策风向渐明,煤矿行业的整治信号像山雨前的云,压得人喘。很多当地煤老板纷纷转行。种荞麦,种魔芋,种猕猴桃……进军农业,似乎成了煤老板转行的默契。
也是这年,邻县猴场乡的“红阳”猕猴桃火了——68元一斤还抢不着,果农们挑着筐往县城走,筐沿边晃着的都是笑。
张军在查看猕猴桃长势。
张军眼见着,翠绿的藤蔓爬满山坡,老乡们摘果时腰杆挺得笔直。那股子鲜活劲儿,在矿场的黑灰里从未有过。
“我不光想尝第一口果,还想让乡亲们也尝口甜。”他把矿场盘了出去,准备种植猕猴桃。不少人笑他疯狂:“煤老板当得好好的,偏要去伺候土疙瘩?”
他没多辩,但现实是黑土地的脾气,比黑矿洞难摸多了。
张军在测试猕猴桃糖分。今年65亩猕猴桃即将迎来丰收,张军和“团长”们都在等着糖分达标,等待甜蜜。
头一年春天,新芽刚怯生生探出头,倒春寒便裹着北风扑过来。张军蹲在果园,看着嫩枝在寒风里打颤,最后蜷成小卷,心也跟着凉透。“完全两眼一抹黑,投下去1700多万,结果打了水漂,盼头全冻没了。”
“不会就学,学不会就请人。”他揣着身份证就出发去四川,堵在农业专家的试验田边,跟着学剪枝、看墒情;又托人联系中国科学院的专家,拿个小本子记录着专家的每一句话。
摸爬滚打十几年,2023年,张军把几百亩地缩成65亩。
水城区米箩镇猕猴桃种植基地。
“不贪多,要精。”他给每棵树定了“口粮”,按水城区的小气候调施肥的时间,果子挂枝时特意疏得稀稀的,“让每一棵都能晒到太阳吸足养分”。可果子长得再好,起初也困在“墙内香”——运到外地就被压价,老乡们忙活一季,赚的还不够运费。
“不能按老路子卖。”张军盯着手机琢磨,常规线下批发压价,线上散卖又没保障,他索性绕开这些,从微信朋友圈里筛人。
40多个来自北上广深的“团长”就这么被他“捡”了来——不是传统经销商,是在各自社区里有信誉的普通人,他给他们寄试吃果,教他们辨熟度,让他们在朋友圈里说真话。
“这法子野,但管用。”张军笑,团长们不像中间商只看利润,会跟客户说“这果子得放软了吃才甜”,会拍果园的晨露给人看。
张军在测试猕猴桃糖分。
有一次杭州的团长急得半夜打电话,一批果子久放不熟,客户催得紧。张军连夜查询物流记录,又问专家,得知是运输时温差大,二话不说全额退款,“钱赔得起,信誉不能丢。”后来那批客户不光回头,还拉来了亲戚,“张哥的果子,信得过”。
如今这些团长成了他的“千里眼”,哪个地方的客户爱带箱蜂蜜,哪个社区更认小果型,都能及时传回米箩。
客单价稳在每斤19元,比批发价高了近半,更要紧的是,乡亲们不用再担心“果子烂在地里”——张军的基地雇了不少周边农户,剪枝、摘果、打包,手脚麻利的大妈一季能挣上一万五。
切开后的水城猕猴桃。形状似太阳光散射开来,一颗“红心”,蕴藏着落袋为安的幸福。
“这一片绿,比矿场的黑让人踏实。”张军站在果园边,远处水城区的猕猴桃基地连成片,11.2万亩藤蔓爬过10多个乡镇,富起7356户农户的口袋。2025年的果子就快成熟,预计能收四十多吨,他给团长们发消息:“让客户别急,等糖分攒足了,咱再摘。”
风吹过枝头,果子晃了晃,像在点头。张军伸手碰了碰,指腹沾上点绒毛——他终于吃上了“第一口果”,这甜,不光在嘴里,也在老乡们的笑脸上,在村寨里新盖的砖房上,比当年矿场里的任何一笔收入,都暖得扎实。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策划 范朝权 尹长东 刘斌
文/图/视频 鲁媛
编辑 胥芬芳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27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