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多彩贵州网讯 近日,走进遵义市凤冈县绥阳镇金鸡村的凤冈县动力养殖场,方有文正忙着给牛喂水。经过十多年的摸索学习,他精准掌握了母牛从饲养到受孕、生产的全流程技术。凭借丰富的养牛经验,方有文成了能繁母牛养殖领域的行家里手,并于2021年被认定为凤冈县首批产业引领型“乡村掌墨师”。
方有文表示:“做事要专心。起初养牛全靠自己摸索,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十多年下来收获不少。”他计划在附近新建一个400多平方米的养牛场,目标是饲养100头能繁母牛。
在养好牛的同时,方有文积极发挥“乡村掌墨师”的带动作用,帮助周边群众发展肉牛产业。绥阳镇玛瑙村村民杨昌位就在他的带动下养殖能繁母牛,遇到难题时,方有文总是毫无保留地提供帮助。
近年来,凤冈县大力实施“乡村掌墨师”人才振兴工程,按照产业引领型、经营管理型、技术技能型、社会治理型、乡土文化型“五型”标准进行乡土人才识别和认定,并建立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这些“掌墨师”活跃在田间地头、基层一线,送技术、传经验、作指导,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
走进凤冈黔北老夷州民俗博物馆,窗雕、面具、牌匾等富有地方特色的老物件引人注目,收藏者练发旭自1989年起开始收藏、修复古家具。为保护传承这些物件背后的文化,他建立了民俗博物馆进行展示保护,至今已收藏万余件老物件,并向省内外多家博物馆提供了数十件珍贵文物。
练发旭说:“这些老物件是历史的见证。因为自己会修复,就想到建个博物馆永久保存,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夷州文化。”
作为手艺人,练发旭运用榫卯结构、浮雕透雕等非遗技法制作传统家具和建筑。他还通过传统建筑雕刻,以师带徒方式传承木工雕刻技艺。练发旭继承父辈木匠手艺,十几岁开始学艺,从2011年起规模性从事仿古建筑群和传统木工雕刻。“作为一名乡村掌墨师,更应通过自己的双手,把传统文化延续下去。”练发旭说。
据了解,目前凤冈县入库“乡村掌墨师”11587人,重点培育对象846人,认定一、二、三级“乡村掌墨师”326人,已建成“乡村掌墨师”工作室10个。(唐珍珍 卢永)
一审:余从源
二审:王 信 姚 腾
三审:唐全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09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