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第一个历史决议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判断与革命道路的确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9-04 18:57:00 来源:中国江西网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围绕革命道路展开具体思考,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筑牢理论基石。

一、第一个历史决议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深刻阐释

处理革命问题的前提依据,在于辨明中国的社会性质。第一个历史决议作为党重大理论成就的标志性结晶,不仅在关键时刻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党史经验,更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框架下全面而透彻地解读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

(一)社会性质的判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社会性质是一个社会的本质特征,反映了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关键属性。第一个历史决议敏锐地察觉到近代中国的特殊性,强调其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1]的基本国情。在半殖民地性质方面,自1840年以来,帝国主义势力借由军事侵略威胁中国签订多个特权条约。割占领土、设立租界,使中国丧失了独立政治主权;巨额赔款、掠夺航运与矿权,操纵中国经济命脉,加剧民生困顿;允许传教士来华传教,加速文化渗透。不仅从诸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国,更将中国卷入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在半封建性质方面,农民不仅要生产自需的农产品,还要缴纳地租,朝廷又强制其承担繁重徭役,以维持上下官吏的俸禄和军兵的粮饷、维系国家运转。可以说,封建与剥削紧密相连。辛亥革命虽然终结了从秦到清的中国帝制,可封建剥削并未彻底清除,仍旧在维系。地主豪绅通过高额地租压榨农民、军阀混战导致民生凋敝、封建礼教禁锢民众思想。极少数买办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掌握绝大部分资源,而广大农民、工人、小资产阶级被压迫在生存边缘。第一个历史决议通过分析帝国主义入侵与本土封建势力的勾结,从实质上确认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两大特征——政治上的半主权状态、经济上的封建残余与资本主义渗透并存。

(二)主要矛盾的剖析:“中国人民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革命的首要问题在于剖析敌友。第一个历史决议研判近代中国半殖民地与半封建的共生关系,进而深挖社会矛盾冲突的总根源,一针见血地指明了“中国人民的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2]。决议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放在首位,同时指出,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及其残暴统治,掀起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意识,但“左”倾路线者却忽视了民族危机加剧的局面,拒绝了中间阶级积极的抗日政治倾向与救亡运动,不加以具体分辨,而偏激地采取“打倒一切”的策略。通过阐述列强侵华是民族独立的最大障碍,强调近代中国的首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侵略下主权沦丧的民族矛盾。同时,决议还突出了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强调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为革命爆发积蓄了巨大能量,但“左”倾路线者低估了农民的需求与乡村根据地的重要价值,造成革命受挫。通过阐述封建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强调近代中国的另一主要矛盾是半封建腐朽统治下的阶级矛盾。借由批判“忽视民族矛盾”和“低估农民问题”的两种错误倾向,第一个历史决议昭示了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盘剥下的极端生存危机。

(三)历史任务的明确:“中国现阶段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在准确把握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社会矛盾的前提下,第一个历史决议剖析阶段性斗争的时代命题,明确中国革命属于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而非消灭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现阶段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3]。帝国主义的压迫使民族独立成为近代中国的首要重任,封建制度的顽固则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第一个历史决议的这一表述不仅呼应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内在本质,更揭示了中国革命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典型殖民地的解放运动,中国革命兼具对抗外部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与推翻内部封建秩序的社会民主革命的双重性质。这一历史任务的设定,正是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所反映的核心矛盾的直接回应。

二、准确的社会性质阐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结合

第一个历史决议准确阐释中国社会性质,明确革命历史任务。以“两半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为基础,从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结合,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一)理论创新:“两半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两半论”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直接理论基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为行动指南,而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革命时期的代表性成果,其理论起点正是近代中国的“两半论”。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建构来看,“两半”的社会性质昭示着中国的主要矛盾和革命对象,进而决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时代使命。为此,革命过程中必须明确“动力从哪里来”这一理论难题。最终,在党的领导下,无产阶级团结广大民众,形成了强大的革命力量。所以就思想逻辑关系而言,有这样一个理论发展过程:“两半论”判断——新民主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可以说,“两半论”为后两者在理论上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坚实支撑。

“两半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经典分析与全新论述,庄重地写进了第一个历史决议。“两半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结构深度融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社会双重属性的判断。这一分析范式,打破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种社会形态说”的单线序列发展观,突出了世界时局的变动,也突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复杂性与差异性,是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标志性成果。

(二)实践指导:“两半”社会下中国革命道路的科学策略

“承认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第一个历史决议结合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与复杂的社会阶级结构,强调“两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运用“统一战线”这一武器,团结形成同盟阵线。一方面,决议从理论上分析了近代中国“两半”社会性质中的阶级构成,进而探究了革命的主体力量与依靠力量,强调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核心;而深受压榨的广大农民是革命的主体;至于在困顿时局中难以自存的城市小资产阶级,同样是革命动力。三者的联合使革命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决议从实践上肯定了党争取同盟的革命行动。决议中指出,毛泽东提出的“承认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4]策略,在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长征与抗战期间取得了辉煌成就。革命斗争胜利的实践证明,革命必须由受压迫的社会底层发动,建立统一战线以集中力量对抗共同的敌人。

“革命的乡村可以包围城市”。第一个历史决议从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出发,就近代中国城市与农村不同区域的敌我力量,里程碑式地总结了“农村包围城市”这一革命道路。相较于反动势力在城市高度集中的军事与政治控制,农村的统治则相对薄弱,更有利于开展土地革命、组织群众武装、培养革命骨干。这一社会性质的矛盾与社会结构的空间差异,决定了中国革命不能照搬俄国“城市中心论”,而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道路。一方面,决议批判了“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指出其根源在于误判社会性质,忽视中国革命的不平衡性,继而导致先发动中心城市的幻想与盲目。另一方面,决议事实上肯定了毛泽东在正确把握社会性质基础上的“农村包围城市”路线,从策略上指明“革命的乡村可以包围城市,而革命的城市不能脱离乡村”[5],进一步凸显了农村根据地的重要作用。概而言之,深入农村、发动群众,不仅是特定历史阶段的战术选择,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密码,更彰显了党在复杂环境中实事求是、灵活应变的能力。

作者:袁田田;袁坤

关键词:历史决议;社会性质;革命道路

所在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实践与经验研究(1949—1978)”(项目编号:24CDJ036);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以‘进阶性说理’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头脑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4DJQN021)]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23.

[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2.

[3]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24.

[4]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32.

[5]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27. (新华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4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伟人在古田苏家坡的“洞前对”
...利召开。会上通过了由毛泽东亲自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等多项决议案。决议明确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任务,并指出“红军的打仗,不是单纯地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为了宣传群众、组
2024-08-30 07:31:00
...经验丛书”。丛书立足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分别从党的领导、人民至上、理论创新、独立自主、中国道路、胸怀天下、开拓创新、敢于斗争、统一
2023-07-04 16:44:00
...无数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一道披荆斩棘,带领四万万五千万中国同胞从此站了起来,让一个“长夜难明赤县天”的旧中国从此“换了人间”!毛泽东同志的一生,是为人民牵挂的一生。1893年12
2023-12-27 14:54:00
141:7!联合国通过挺乌决议,中国印度伊朗投弃权票
...方起草了“乌克兰全面、公正和持久和平的基本原则”的决议草案,并在联合国大会现场表决,表决结果为141票支持,俄罗斯、白俄等7票反对,还有32票为弃权票,包括中国、印度、伊朗等
2023-02-24 12:16:00
“三会一课”制度是怎么来的?
...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会议通过的《决议》是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纲领性文献。这个《决议》要求“从党内教育做起”,通过党报、简报、小组会、支部会、党员大会等18种
2023-09-11 16:16:00
...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和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
2023-06-20 20:18:00
...美大洋洲司司长杨涛举行吹风会,就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阐明中方立场。杨涛表示,一段时间以来,美国蓄意歪曲挑战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
2024-05-11 00:16:00
...国大会日前通过了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的决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11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国际社会一致支持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充分表明全球文明倡议
2024-06-12 00:26:00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将“坚持独立自主”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 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
2024-09-29 07:4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物出道计划 | 水里“冒出来”的战国小钺钺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10-19 19:54:00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