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老人染病去世后养老院直接注销,院方曾隐瞒老人病情致恶化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8-22 13:43:00 来源:缘之心

老人在养老机构染病去世,家属索赔发现机构已注销,怎么办?8月22日,湖南郴州北湖区法院通报了这样一起案例。

2017年8月,被告张某等人共同出资登记成立某养老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核准经营范围为养老管理服务、社区服务、餐饮服务、住宿服务。

2021年5月,原告万某因工作繁忙,无法照料其腿脚不便的父亲,便聘请该公司为其父提供养老服务。合同签订后,万某将父亲送至该公司养老服务中心。

同年10月,万某前往服务中心看望其父时,发现老人身上多处红肿、溃烂,经医院诊断为压疮。11月6日,老人病情加重,万某担心父亲在外病故,于是要求出院。三天后,万某再次将其父送至医院治疗,治疗过程中老人出现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书,万某见其父治愈无望,遂于次日办理出院手续,老人出院后当日于家中去世。

万某认为该公司未尽服务义务,致使其父身患疾病,既未为其进行治疗,也未告知家属,最终导致其父病情恶化,经治疗无效死亡。万某遂将该公司诉至法院。经查明,该公司于2022年6月8日登记注销。

法院审理认为,因一方当事人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原告与该公司签订《聘用服务合同》,系各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该合同依法成立且有效,该公司应按合同约定向万某父亲提供符合服务质量标准的养老服务。万某父亲入住养老服务中心5个月后被发现身生压疮,被告未提供证据证明其尽到了应尽的义务,万某作为家属有权要求该公司承担侵权责任。

万某父亲两次住院共计35天,花费医疗费15269.49元,其中自费支付6576.7元;住院伙食补贴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为3500元(100元/天×35天);护理费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的劳务报酬标准,计为7616.38元(79428元/年÷365天×35天);交通费酌定为600元,营养费按30元/天共计1050元。

关于原告诉请的其他费用,结合本案双方的证据材料,老人身体的实际情况、过往疾病史、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在侵权行为发生时是否积极履行救助措施和通知义务等情况以及家属决定对受害人采取何种医疗救助措施等因素,法院酌定该公司承担购买呼吸机的费用、丧葬费、死亡赔偿金各50%的赔偿责任共计135383.5元。

关于精神损害抚慰金,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及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法院酌定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0元。综上,该公司应赔偿原告174726.58元,扣除已支付的费用,还应支付164726.58元。

本案中,该公司未经清算就被注销。根据法律规定,应由其股东张某等人对公司债务承担清偿责任。当事人收到判决书后不服,向中院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法官说法:

本案中,该养老公司未积极主动提供合同约定的养老服务,致使老人患病,最终治疗无效死亡,导致了家庭破裂和公司赔偿两种悲剧。消费者在选择养老服务时,要了解清楚机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养老机构在提供服务时也要尽到自身义务和责任,尽心尽力照顾老人,让老人能够安度晚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2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老母亲病重搬离养老院,10万元押金却拖着不退,院方:经营困难
...费用高昂,一个月就要2-3万元,她非常希望能够尽快要回养老院的10万元押金,缓解她的经济压力。何阿婆2021年突发脑梗,经过治疗后病情有所缓解。周女士考虑到自己是独生女,平时
2024-11-14 17:38:00
...保证老人的基本生活来源,同时将老人安置在锦江镇中心养老院。至此,在外流浪了多年的万某财终于有了安身立命的家。在镇纪委与镇民政所的共同努力下,万某财顺利地住进了养老院。万某财入
2024-11-29 21:05:00
...王金和为记者一一列举:唱歌、剪纸、书法、绘画……在养老院里,几乎每周都有活动。老人的健康情况尤其让“掌门人” 刘汉强牵挂。近几年,该院医护人员加强对有基础病老人的健康监测,除
2023-02-14 05:25:00
离谱!老人去世闹出乌龙
...知家属称弄错了陈女士告诉记者,大伯母尹婆婆此前住在养老院,2022年12月27日下午6时许,养老院通知家属,老人因身体不适,需送往北际医院治疗。次日凌晨,医院通知家属称老人病
2023-01-05 06:37:00
养老院床铺护栏没装 94岁老人摔伤半月后离世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养老院床铺护栏没装94岁老人摔伤半月后离世事发后院方称“养老院不是‘保险箱’”市民束先生向“新民帮侬忙”反映,自己94岁高龄的母亲住进静安区临汾路1513弄45
2024-05-10 15:49:00
南京两年轻女子住进养老院每月3500元包吃住?院方回应:不是真的入住,只是体验宣传
...名)发视频称,自己和闺蜜一起住进了南京市中心的一家养老院体验生活,倪小姐在视频中表示养老院一个月收费3500元,一天吃五顿,还能做早操、打麻将、唱卡拉OK、玩体感游戏机,还有
2023-08-30 17:11:00
老人当月住了6天去世养老院不退费合理吗?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走访、咨询了西安十家养老机构
“这家养老院看起来环境不错、设施齐全、收费也合理,我们可以将老人送来吧?”别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提醒你,考察一家养老院能否放心入住?还需要了解养老院是怎么规定退费的。老人住了几
2025-02-15 19:01:00
养老院里的新生活
...左右。老人如何“养老”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而养老院则是养老机构的一个重要环节,把养老院当成新家,在养老院里开始新的生活是银发一族当下比较关心和热议的话题。本期带大家从不
2024-05-20 14:54:00
...,知名主持人鲁瑾在微博上陆陆续续分享了送公公婆婆去养老院的点滴,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网友们纷纷在底下留言,家中同样有高龄父母的,期待更多分享,认可的人觉得这是“颐养”。也会有
2024-05-19 22:50: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
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分享润初心 文字力量伴成长
鲁网11月1日讯10月28日,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团队的各位老师们齐聚一堂,将教学里的细碎故事、教育中的点滴思考,融进阅读的时光里
2025-11-01 20:41:00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
珍爱网:原生家庭不是枷锁,爱也可以被重新定义
都说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在最需要的时候总是能够给予温暖和爱,让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可原生家庭的情况不同,对每个人的影响也不同
2025-10-29 14:31:00
东湖评论:别让“老漂族”的爱,漂在孤独里
桂香起,又重阳。这个承载着敬老与思念的节日,再次将“老漂族”的身影带到我们面前。他们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故土,跟随子女来到陌生的城市
2025-10-29 15:52:00
护理“小白”到养老“专家” 爱心女孩践诺“归巢反哺”
近日,2025 年第三次 “中国好人榜” 发布活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举办,我省王志刚、李少全、张伟建、赵丹丹、赵君芳
2025-10-29 17:02:00
孩子满口“包的”?家长别慌! 老师支招:无需刻意禁止
大皖新闻讯 “包的”“因为我善”“我勒个豆”……中小学生张口就来的网络热梗,成了家长们的“理解难题”。有家长因听不懂而焦虑
2025-10-29 19:37:00
十五载相守 为爱续航
鲁网10月28日讯十五年前,泰安高新区北集坡街道魏家洪沟村的村民周仁华突发重病,医生给出的“植物状态”诊断,如晴天霹雳劈碎了这个普通家庭的安宁
2025-10-28 1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