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杭城知名主持人,决定送公婆去养老院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5-19 22:50:00 来源:杭州网

潮新闻讯 尽管花儿一茬接着一茬盛开,但是暮春终究会来,正如人会老去。

比我们走在前面的父母,他们头发一缕一缕变白,皱纹一条一条加深,“养老”这个话题,似乎开始变得沉重,但又无法回避。

这个月初开始,知名主持人鲁瑾在微博上陆陆续续分享了送公公婆婆去养老院的点滴,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网友们纷纷在底下留言,家中同样有高龄父母的,期待更多分享,认可的人觉得这是“颐养”。

也会有反对的声音。从理性来看,倘若经济方面没有压力,老人接受,于家庭来说,这是最优解,然而难免会和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存在些许冲突。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横亘在两代人之间的养老矛盾,必然会愈加凸显。

网友“好汤慢慢炖”的感慨,未必不是一代人的无奈:“很多事情超出我们能力范围。老妈最近一次出院后,送到小区养老院过渡了两个月,有些触动更多是无奈。在养老院,为了老人的安全,会牺牲一些隐私,失能老人更是如此,有些老人可能会感到心理伤害。有位老人一直在想方设法逃跑,因为想回家。有位90多的奶奶,女儿70,实在无力照顾……关关难过关关过。”

鲁瑾的分享中,有两代人观点碰撞,有困惑,有坚持,有互相体谅、迁就、妥协,也有收获。

正视:当时光慢慢远去

公公婆婆去养老院之前,已经和鲁瑾他们一起生活了22年。

做出这个决定之前,鲁瑾和先生也经历过诸多情感上的纠结。

一方面,老人家非常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另一方面,作为晚辈此前也从没有想过送公公婆婆去养老院,“我曾经以为他们会和我们一起,直到最后。”鲁瑾一度这么觉得。

直到公公婆婆一年年老去。

毕竟是九十多岁高龄,老爷子已经97岁,哪怕老人家的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但去医院的时间在增加,尤其遇到半夜送医的情况,对于已然不那么年轻的小一辈,光体力方面就是一大考验。

鲁瑾说先生已经68岁,“2017年在俄罗斯摔断脚,第一天还没买轮椅,都是他背我的。现在,他说背不动了。”

在正式作出决定之前,他们想过,万一两老需要紧急送医,有能力第一时间弄到车上吗?大概是不行的。

春节期间,家族里经过讨论,认真考察老家的养老院。至于为什么没有选择杭州,也是考虑到老人家6个子女,除了鲁瑾丈夫,其他姐妹都在老家生活,加上孙辈亲戚邻居都在那里,会更热闹些。

送老人家去养老院,整个过程持续了几个月。纵然期间会有纠结,但这是一个对两代人都好的决定。

对父母来说,养老院有专业的护理,充分的适老化环境,方便的医疗,以及有各种活动和交流。于儿女而言,不再需要时刻紧张家里老人,在外面吃顿饭也可以稍微从容一些了。

博弈:情绪和理性,冲突与化解

起初的时候,老人家很不愿意,带着些许情绪,有时候老人家会闹小脾气,但不管怎么样,对健康都是重视和在意的,因此可以看出来是理性的。接受需要过程。

毕竟要离开熟悉的环境,面对未知,任谁都会惶恐,何况是将近百岁的老人。

作为子女,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消解他们的这份不安。

“我们能做的是让他们感受到不是要把他们推出去,只是养老院可以承担一部分工作。”鲁瑾说。

当忙完4月份的向阳花慈善晚宴之后,她立即赶去二老老家敲定养老院的事宜,和养老院负责人在细节方面做了很多沟通。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老人家接下来要生活的新环境和家里的不同,比如购置新的冰箱洗衣机等日常使用频率比较高的电器;在为了更方便照顾老人做成干湿不分离的卫生间安装浴帘;写下两千字关于二老病情和药物情况交给院方……

二老从抗拒到慢慢接受。

今年4月30日,老家的两位妹妹和妹夫应老爷子要求来杭州“接老两口回家”,这样一种被迎接的仪式感,或许能消除部分改变带来的不适。

到了“新家”之后,按照老人家的喜好,换上自己中意的被子、被褥、枕头,铺上碎花床单。

老爷子94岁那年一个人在车库里鼓捣半天,用坏掉的雨伞钩加坏掉的拖把柄做了一根拐杖,这次也带去了养老院。

前期参观时,鲁瑾发现养老院有个党员活动室,上面有住在养老院的部分党员们的照片和介绍,请工作人员把老爷子的照片也放了上去。“他特别在意准时交党费这件事,一直盯着大妹帮他交的。”果然见到自己照片,老爷子很高兴,感觉找到组织了,“他说有党员会议他会去参加的。”

和先生离开养老院回杭州的时候和二老告别,老太太嘴一瘪一瘪,鲁瑾说“那感觉就是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家长要离开,孩子大哭的感觉一样吧。”

但最后家长还是会离开。

他们相信这是个正确的决定,如同二老信任孩子们做了最为妥帖的安排一样,他们同样信任二老会慢慢适应的。

收获:新鲜又专业的新环境

半个月过去,二老已经不再那么抗拒,对新环境。

日常对老人的护理和病情监控是一件需要一定专业知识并且需要照顾者非常细致。鲁瑾的婆婆吃的关于心衰的药物中,其中两种是利尿的,一种叫呋塞米,一种叫螺内酯,前者强效利尿,但可能引起低血钾,后者是保钾的利尿剂。服用药物的时候需要监测电解质和肾功能,避免吃多了可能尿酸升高,吃少了可能产生积液。

平时在家,即便孩子们已经把药按早晚分到一周药盒里每天不提醒,老人家难免偶尔会忘。

有专人看护后,这样的情况可以有效避免。护理人员会按医嘱时间发药,并看着老人家吃下去。

除了基本照护方面有专业上的优势,还有一些新的收获。

二老开始在养老院打牌,老爷子因为健康,还成了养老院领操员。

当然也会有不适。在家里,二老各有一个房间,在养老院一起住在28平方的房间里,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生活质量下降”。尤其老太太,在家里习惯了互联网作息,难免抱怨老爷子五点钟弄出来的声响,吐槽保洁人员6点多就来拖地板了,影响自个儿睡觉。

饮食方面也在慢慢适应中。不过大抵来说,磨合中,一切在慢慢变好。

“老爷子让三姐告诉我们,让我们放心,说他已经完全想通了。”听到这话那瞬间,鲁瑾说自己鼻子都酸了,“真的非常感动。在艰苦的年代开垦荒地养大了六个儿女的二老有着面对现实的坚强的生命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0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跟大嫂不和,老妈搬来和我住,却想让我送公婆去养老院,我很生气
...去外面租房子住,会被别人看不起的。要不你送你公婆去养老院怎么样?”母亲的话令我感到吃惊和诧异。我连忙回应:“妈,那可不好吧。你也知道我们现在住的这套房子,绝大部分的钱都是我公
2024-02-04 21:32:00
女人的忠告:给公婆养老时,不管感情如何,3件事要提前讲好
...也应该接受。养老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请保姆,比如去养老院,比如在儿女附近租房。可以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去考虑怎样养老最合适,更应该考虑每个家庭现实的情况。大家都要生活,也都有着
2024-05-20 17:16:00
婆婆把2套房给小叔子,让我来养老,我送她养老院:费用一家一半
...我们需要公平的对待。我召集了全家人,提出了送公婆区养老院,并明确表示费用应该由我们和小叔子共同承担。我的话音刚落,小叔子就跳了起来,他瞪大眼睛,满脸怒色地指责我:“你这是不孝
2024-04-20 13:28:00
家庭困境:婆婆与儿媳的难以解开的纠葛
老公的奶奶已经在养老院度过了三年。今年腊月二十三,我和老公特意前往探望她,并给她带了些食物和饮料。奶奶问我买这些东西是不是因为即将过年了。她已经83岁了,虽然年纪大了,但头脑还算
2024-03-04 13:38:00
照顾丈夫哥哥48年,她说:希望子女继续为他养老
...张代兄一个人身上。街坊邻里曾多次劝说她,将兄长送至养老院安享晚年,但都被她拒绝。她说:\"既然答应了公婆,就要说到做到。我活多久,就一定会照顾他多久。\"从青丝到白发,一句承
2023-06-08 20:55:00
养老的心酸!83岁老人独自生活,62岁的儿子被孙子送去了养老
...老的心酸!83岁老人独自生活,62岁的儿子被孙子送去了养老院在我们的村里,有一位年届83的老奶奶。她的伴侣在早些年离世,如今她独自一人在农村度日。这位老奶奶拥有一个儿子和两个
2024-02-03 17:26:00
“谁生的谁养”这句话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不是在败家?
...现在这个通货膨胀,老龄化的趋势,以后养老就算住高档养老院可能也承担不起。可以说大部分父母的养老,不仅需要子女的财力支持,当然更重要的还是精神支持。你有余力时,没有付出情分。到
2023-01-01 14:17:00
...网记者邓俐2月5日,是重庆市涪陵区蔺市镇美心红酒小镇养老院团年的日子。一大早,何金雨就开始紧张地安排工作,接待来养老院的家属、布置养老院、确认联欢会会场、准备团年饭等。27岁
2024-02-09 07:41:00
公婆将房产赠与儿媳,其他子女不服欲要回,法院:儿媳已尽遗赠约定义务,遗赠扶养协议有效
...房产份额由老二李念继承。几年后,夫妻俩被李念送去了养老院。2017年5月,李老和张老二人在养老院与老大李贞的妻子顾平签订了一份遗赠扶养协议,主要内容是二老与顾平建立遗赠扶养关
2023-12-13 16:23: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