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七成肿瘤患者需接受放疗 但远不是照光这么简单 腹部放疗专家刘鲁迎:放疗是肿瘤治疗的“隐形手术刀”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0-11 07:45:00 来源:杭州网

肿瘤治疗中,手术、化疗、放疗是最经典的“三驾马车”。有人认为,放疗就是照光,躺着照照光就把肿瘤给治了。更多人一提起放疗就害怕,认为它副作用大、治疗费用高。从目前国际上的数据看,约70%的肿瘤患者需接受放疗,但我国肿瘤患者接受放疗的比例远未达标。

浙江省肿瘤医院腹部放疗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刘鲁迎主任医师说:“放疗是为肿瘤治疗而生的一种手段,可将其看成肿瘤治疗的‘隐形手术刀’,且放疗远不是躺着照光这么简单。”

患者只感觉是“躺着照光” 背后是一套周密的方案及流程

很多患者做放疗时很忐忑:人躺在机器下面,什么也看不到、什么都摸不着,几分钟的时间,就能把肿瘤治了?刘鲁迎介绍,放疗是利用高能量的放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遗传物质,使其失去再生能力,从而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但和很多人想象中不同,放疗并不是躺着照光这么简单。

刘鲁迎告诉记者,放疗有一套周密的流程及方案。“放疗前,医生会进行详细诊断,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根据诊断结果,医生会制订个性化放疗计划,确保射线能精准地照射到肿瘤组织,同时尽量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随后进行模拟定位,根据肿瘤的位置量身定制治疗效果最佳、舒适、可重复性最高的个体化体位模具;模拟定位后,医生勾画肿瘤靶区及正常组织,提出理想的剂量分布要求,物理师会根据医生的要求确定放疗计划;全部复核、验证通过后,放疗技师开始为患者治疗。”

“患者感觉治疗只是躺了几分钟,背后其实是以医生、物理师等制订详细精准的治疗计划为基石。”刘鲁迎所在的腹部放疗科,主要针对消化道肿瘤、泌尿系统肿瘤、淋巴瘤、软组织恶性肿瘤等。比如胃,本身是个空腔脏器,呼吸运动、胃体蠕动、进饮进食都会影响胃体积变化和位置,所以在制订放疗计划时,医生和物理师会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新武器”越来越多、各有专长 医生要有全局思维整合狙击肿瘤

刘鲁迎告诉记者,这些年放疗科医生手里的“武器”越来越多,对肿瘤的治疗已精确到毫米级别。“以我们科室为例,医生会用到直线加速器、射波刀、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以及我们医院即将投入使用的重离子治疗技术。”

不同武器治疗的肿瘤瘤种不同,各有所长。刘鲁迎解释,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能实现360度全角度聚焦,适用于大范围、多发转移的肿瘤;射波刀适用于颅内、颅外多种良恶性肿瘤,如脑瘤、肺癌、肝癌、胰腺癌等,射波刀通过使用大剂量、高能X射线精准对准靶体,治疗时间短;重离子放疗适用于头颈部癌症、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软组织肿瘤等,能有效杀死肿瘤细胞,且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

刘鲁迎说:“以前列腺癌为例,常规放疗治疗周期长,起码要1个半月至2个月,使用重离子放疗,疗程缩短,直肠等脏器能更好地被保护;又比如胰腺癌,常规治疗的预后并不理想,尤其肿瘤晚期患者,手术常常无法开展,这时候重离子放疗可发挥大作用。”

“肿瘤领域的医生要有全局思维,整合出力、‘量体裁衣’、狙击肿瘤。” 刘鲁迎说,在浙江省肿瘤医院,保肛联合门诊就是最好的体现,放疗、外科、放射、内镜、核医学等多科室专家一起,为低位直肠癌患者开出保肛处方,越来越多的患者因此看到健康的曙光。

大咖辟谣

谣言1

做放疗对身体影响大,会掉发。

刘鲁迎:放疗是否会导致脱发,取决于放疗的部位以及是否伴随其他治疗。放疗主要是局部治疗,基本只会对接受放疗的部位产生影响。如果放疗部位涉及头皮或头部,可能会导致头发脱落;如果在腹部放疗,基本不掉发。如果放疗同时伴随其他治疗,比如化疗,可能会引起脱发等副作用。

谣言2

肿瘤晚期采用放疗,无法根治肿瘤。

刘鲁迎:放疗根据治疗目的分三种:根治性放疗、辅助性放疗、姑息性放疗。根治性放疗大都应用在前列腺癌、淋巴瘤、鼻咽癌等疾病,通过放疗可达到根治目的;像直肠癌治疗,在手术前或手术后使用放疗,这是辅助性放疗;为了减少晚期肿瘤患者疼痛、出血、梗阻等症状,通常采用姑息性放疗。

谣言3

放疗都有射线辐射,不能接触家人。

刘鲁迎:放疗分内放疗和外放疗。外放疗的射线进入人体后,不会在人体停留,因此常规放疗后人体没有辐射,不用担心与家人相处的问题。部分内放疗如碘131治疗、粒子植入等,治疗期间人体带一点辐射,但它们半衰期不长,医院会进行相应隔离防护,如果居家应遵医嘱进行相关隔离保护。

谣言4

放疗会“激活”肿瘤细胞,造成扩散。

刘鲁迎:放疗的本质是通过外照射或内照射定点杀灭肿瘤。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了放疗的临床获益,放疗会促进肿瘤扩散是没有依据的。

谣言5

手术越早越好,放疗在手术后进行最合适。

刘鲁迎:手术和放疗各有优势和适应证。选择手术时机时,需考虑肿瘤的类型、患者的身体条件以及手术可能带来的风险。放疗时机取决于手术后的病理结果、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是否需进一步治疗。当下肿瘤治疗已进入综合治疗阶段,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治疗计划,如中晚期患者,我们先通过放疗、化疗来缩瘤,然后再考虑手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1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七成肝癌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这些早期症状要警惕
...5年生存率已从40%提升到了65%。周俭教授认为,光靠一把手术刀不行,还要结合化疗、靶向药、免疫治疗等等,综合起来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晚期不能手术的患者,还可以通过靶
2023-09-01 11:28:00
...就是一把“隐形的手术刀”,与外科手术、化疗一起构成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放疗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将放射线的剂量集中于病变组织内,杀灭肿瘤细胞,同时最大程度保护邻近的正常组织和器官
2023-07-13 06:55:00
这把抗癌“板斧” 让更多肿瘤患者“愈”见未来
...就是一把“隐形的手术刀”,与外科手术、化疗一起构成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放疗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将放射线的剂量集中于病变组织内,杀灭肿瘤细胞,同时最大程度保护邻近的正常组织和器官
2023-07-13 06:08:00
“无形的手术刀” 解决高龄患癌老人排便难题
...人,放疗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式,称得上是“无形的手术刀”,在癌症的治疗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通过放射线精确地照射肿瘤,达到杀灭癌细胞的效果。尽管放疗也有一些副作用,
2023-10-16 00:29:00
肿瘤战场上的“精密武器” 让患者“愈”见未来
...就是一把“隐形的手术刀”,与外科手术、化疗一起构成肿瘤治疗的“三驾马车”。“放疗既能独当一面,单独用于早期肿瘤患者的根治性治疗,还能起到协同作用,应用于晚期肿瘤患者的新辅助治
2024-10-16 06:46:00
机器人为“再造下巴”患者精准种牙
...方案。16日,在唐都医院口腔科手术室,医生们不再使用手术刀,而是在种植牙机器人实时动态导航系统的辅助下,就像有了“透视眼”一样,轻点控制机器人的按钮,控制着机器人的机械臂进行
2024-01-20 03:22:00
搜狐名医 | 王维虎:放疗进入精准时代,副作用不应成为拒绝治疗的理由
... | 搜狐健康作者 | 吴施楠编辑 | 袁月手术、化疗和放疗是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然而,因为放疗的特殊性,大多数人在提到放疗时总是避之不及,担心射线会产生副作用,甚至患者和家
2023-12-08 07:17:00
医师节丨齐鲁医院德州医院苏英锋:以初心守护胃肠安康!
...里藏着个“英雄梦”,觉得外科医生就像战场上的战士,手术刀是武器,手术台是阵地,一场手术就能帮助患者摆脱疾苦。最初,他是名副其实的全能型医生。“那时候外科分科没有现在这么细,啥
2025-08-18 19:52:00
医者说丨杨琦:消化系统肿瘤需早筛、早诊、早治
...方式有助于降低消化道肿瘤的发生风险。内镜也可以是“手术刀”胃肠镜检查是发现胃肠道疾病,尤其是早期肿瘤的金标准。“做胃镜很难受。”“麻醉有副作用,最好不要做吧。”由于人们缺乏对
2024-01-12 11:4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大河网讯 11月23日,2025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继续进行,郑州队坐镇主场迎战平顶山队。“郑州九中加油,葛教练、仲曼莹加油
2025-11-23 17:38:00
宁晋县第一幼儿园:职业课堂点亮孩子成长路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李鹏举、寇立辉、窦鑫)11月14日,宁晋县第一幼儿园开展“双向奔赴,共育花开”家长进课堂活动。来自交警
2025-11-23 17:50:00
驿站清点刚送来的快递,发现其中一个包裹的收寄信息可疑,有可能是诈骗快递,经营者立刻上报社区。11月22日,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一起取件
2025-11-23 20:07:00
华商网讯 11月23日,博兴县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近日,有群众在小鲜肥牛火锅店就餐后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到医院治疗观察
2025-11-23 21:21:00
大皖新闻讯 前几天,老张在上海仁济医院安徽医院完成了新一轮化疗。如果后续评估顺利,他还将在这里接受手术。老张是安徽本地人
2025-11-23 21:39:00
家长接到培训机构的“续费电话”,对方要求转账,并准确报出孩子的个人信息,令人深信不疑。幸亏警方及时来电,才阻止了诈骗。随后
2025-11-23 22:41:00
青岛平度:张戈庄小学教师的美术作品惊艳国家殿堂
鲁网11月23日讯(记者 潘亚妮 实习记者 刘悦 通讯员 柳景)日前,从国家“大地绘彩——2025年农民画大展”组委会传来捷报
2025-11-23 17:07:00
智能装备进家门 老人生活更舒心
(图为独居老人展示智能摄像头)“儿子,看得清楚吗?”11月22日,家里新装了智能摄像头,七旬独居老人迫不及待地给远在江西的儿子打去电话
2025-11-23 20:07:00
郑州市网信办:网传“小乔地铁站附近车祸致8人死亡”为谣言
华商网讯 河南郑州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官方微博@网信郑州 11月23日中午发布辟谣信息称,网传“小乔地铁站附近车祸致8人死亡”为谣言
2025-11-23 21:22:00
2025第四届当代工艺美术批评论坛在上海举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以“全球化语境中当代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趋势”为主题,第四届当代工艺美术批评论坛近日在上海举办
2025-11-23 17:06:00
河北累计争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56家全省中小企业发展质效不断提升河北日报讯(记者米彦泽)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
2025-11-23 07:54:00
2025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1月2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桂杰)由北京联合大学主办的“2025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2025-11-22 21:02:00
1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8件2025年中国反家暴典型案例。典型案例明确,家庭暴力是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违法或犯罪行为
2025-11-22 08:39:00
鲁网11月20日讯初冬微寒,笔墨生暖。在这个沉淀与积蓄的季节里,滕州市大坞镇中心小学的校园里却涌动着一股传统文化的热流
2025-11-22 09:01:00
《法意中国》京华绽放!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圆满收官
大河网讯 大河汤汤,法脉绵长;网聚同心,善治兴邦。11月19日,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北京站”暨收官总结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2025-11-22 0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