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科学卫星中的空间科学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8-04 02:1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科学卫星中的空间科学

从1957年10月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始,人类就进入了太空时代。对空间开展直接研究的新学科——空间研究(Space Research)应运而生。

伴随着人类进入太空的步伐逐渐发展,空间科学成为了一个新兴的、交叉的,且包含众多学科分支(空间物理学、空间天文学、行星科学、空间地球科学、微重力和空间生命科学,以及基础物理试验)的科学领域。如果用一句话来定义空间科学,那就是:利用航天器为主要平台,研究发生在日地空间、行星际空间乃至整个宇宙空间的物理学、天文学、化学和生命科学等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综合性交叉学科。

科学卫星任务的特点

科学卫星以突破重大科学前沿为首要目标。与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任务不同,科学卫星是以科学目标为最主要目标的航天任务。自人类进入太空开始,科学卫星就是一类非常独特,并且始终占有主要航天国家和机构部分预算的重要任务类型。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卫星的预算在全部预算中大约占30%。在欧洲空间局(ESA),科学卫星(不包括空间地球科学、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占全部预算的约15%。

科学卫星以科学目标的重大性为主要立项标准。虽然并没有把公众的关注度放在首位,但是一旦其实现了重大科学发现,或科学前沿的重大突破,特别是一旦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将会产生更加突出的公众效应。实际上,自人类进入太空时代以来,已经有大约10个科学卫星取得的科学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奖。因此,科学卫星在立项遴选时,需要特别关注其科学目标的重大性。

科学卫星根据其科学目标的需求,可以选择任意轨道,如大椭圆地球轨道、月球轨道、日地系统拉格朗日点轨道、脱离黄道面的太阳极轨,以及其他行星际轨道。科学卫星上的科学载荷,往往要突破观测和探测精度的极限,从而获得超过前人的数据精度,实现科学发现。因此,每颗科学卫星对空间技术都有其特殊的需求,往往并不重复。这对航天工程设计师特别是科学有效载荷的设计师会提出挑战,并对航天技术发展有很强的带动作用。但是评价一颗科学卫星是否成功的标准,绝不是它实现了哪些技术突破和创新,而是它是否有新的科学发现和对已知理论的修正甚至突破。如果是以技术突破和试验为主,科学研究为辅的卫星任务,则不应被称为是科学卫星,而应称其为技术试验卫星。

科学卫星的未来发展

科学卫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点是要有重大科学产出。因此,为了确保科学产出的最大化,应该对科学卫星的科学产出进行全价值链的管理,包括战略规划、项目建议、遴选、预研、背景型号、立项、设计、试验、生产、发射、在轨测试、运行、任务总结等全过程。在每一个阶段,都应该有确保科学产出最大化的措施。

科学卫星需要设立首席科学家。与载人航天中的单项试验的科学家,以及深空探测任务的首席科学家不同,科学卫星的首席科学家应该具有一票否决权。这是因为科学卫星的目标是以科学产出的重大性为衡量标准的,而首席科学家是对此目标负责的最终责任人。

目前,我国的科学卫星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航天局都有规划,但是要想使其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必须确保其科学产出的重大化。因此,需要相关管理部门认真研究在科学卫星项目的各个阶段如何来确保科学产出最大化的措施。 作者吴季系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4 05: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由中国科学院牵头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今天(10月31日)在轨交付,并正式命名为“天关”卫星。命名为“天关”目标是发现和研究暂现天体爱因斯坦探针卫星于今年1月成功
2024-11-02 00:02:00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升空 系国内地球磁场探测精度最高卫星
...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该卫星采用“A星+B星”联合观测模式,作为国际首颗低纬度地磁场与空间环境的科学探测卫星,国内地
2023-05-22 09:08:00
...平台是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10月15日,在第三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建宇说。2016年8月16日,在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
2023-10-18 06:49:00
开辟内地与澳门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科技视点)
...号”卫星。新华社发前不久,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首颗空间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正式投入使用。这是目前我国地球磁场探测精度最高的卫星,将大幅提高我国空间磁场探测技术水平。“澳门
2024-02-05 06:52:00
失联40多年的人造卫星现身,科学家担心不已
...年的人造卫星,长期被遗忘在宇宙的黑暗中,突然现身令科学家们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担忧。这颗神秘的卫星名为\"黎明号\",曾在1970年被发射升空,然而从那以后就再没有与地球取得过
2023-11-04 15:30:00
捕捉天体爆发!我国成功发射爱因斯坦探针空间科学卫星
...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继“悟空”“墨子号”“慧眼”“实践十号”“太极一号”“怀柔一号”“夸父一号”之后,研制发射的又一颗空间科学卫
2024-01-09 16:09:00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在轨科学探测图像发布 中关村论坛迎来首个空间科学主题
...文/于晓丹):4月27日,在2024年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空间科学论坛上,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袁为民发布了EP卫星首批在轨科学探测
2024-04-28 20:35:00
探索空间科学探索新范式,他们“众筹”了一颗卫星
...亮伽马暴、国产量子磁力仪首次全球磁场勘测……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卫星创新院”)研制的“创新X”系列卫星的首发星——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在轨频频传来喜讯。“
2024-09-16 13:26:00
...华大学在2016年发起,是一个以本科生学生团队为主体的空间科学项目,也是一个理工学科交叉的基础科学人才培养项目,以寻找与引力波、快速射电暴成协的伽马暴及其他高能天体物理瞬变源
2023-01-17 09:05: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