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最佳血压值”出炉!血压控制在这个数,死亡风险大大降低!这样运动,不吃药也能降压~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2-11 15:21:00 来源:北京广播电视台

“最佳血压值”出炉!血压控制在这个数,死亡风险大大降低!这样运动,不吃药也能降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目前全球有近30%的成人患有高血压,另有30%的成人可能处于高血压的早期阶段。

高血压看似不致命,其实是心血管疾病发作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可能引发冠心病、心梗、脑血栓、高血压肾病等危机,因此及时降压、控压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最佳血压值”出炉!血压控制在这个数,死亡风险大大降低!这样运动,不吃药也能降压~

而我国指南将血压高于140/90mmHg定为高血压,目前也是将收缩压(高压)降至<140毫米汞柱作为公认的标准降压治疗。那是不是代表将收缩压降至这个数值之下,就能规避高血压对心血管的伤害了?

其实事实不一定如此!高血压若能被控制到140mmHg之下固然是好事,但也不能完全松一口气。比如最近就有一项研究显示,血压下降到这个水平,或许才是最好!快来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吧~

1

这才是国人“最佳血压值”

你有没有超标?

近日,在美国心脏协会(AHA)2023年科学年会上,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静教授等牵头的一项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公布。

研究发现:对于高血压人群来说,与将收缩压(高压)降到<140 毫米汞柱的标准降压相比,把收缩压(高压)降到<120毫米汞柱的强化降压,可显著降低不良心血管疾病风险及死亡风险。

“最佳血压值”出炉!血压控制在这个数,死亡风险大大降低!这样运动,不吃药也能降压~

该研究纳入全国23 个省/直辖市的 116 家医院及卫生服务中心的11255个病例,他们年龄≥50岁,血压收缩压130 ~180毫米汞柱,合并血管疾病或至少两个主要心血管风险因素。

跟踪随访3年后结果显示,与标准降压组(<140毫米汞柱)相比,强化降压组(<120毫米汞柱)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降低12%,心血管死亡率降低39%,全因死亡率降低21%!

从数据不难看出,把高血压降到140毫米汞柱不是万事大吉,当高血压<120毫米汞柱时或许才是最佳!你的血压有没有控制成功?

“最佳血压值”出炉!血压控制在这个数,死亡风险大大降低!这样运动,不吃药也能降压~

有些人可能会说,我的血压总是处于一个波动状态,显示的数值有时候超标有时没超标,这该怎么算?

其实关于测量以及记录血压这回事,很多人都不会做或者做错了!今天可可就来教教大家如何正确测量记录血压,以免影响后续对自身病情的研判和治疗,增加意外风险。

2

量血压做好3点

让病情更明晰

1

选对量血压仪器

现在科技水平快速提升,市面上的血压计品类繁多,我们应该怎么选?

①优先选电子血压计

有些人可能会担心电子血压计会不会没有医院常见的水银汞柱血压计准确,但其实,现在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用经过校正的电子血压计来替代水银汞柱血压计,只要校准的仪器,两者的测量结果其实是一样的。

而且水银血压计单人难以操作,且需要长期训练才能准确测量。所以,在家自测血压,建议购买一个质量可靠的电子血压计。

“最佳血压值”出炉!血压控制在这个数,死亡风险大大降低!这样运动,不吃药也能降压~

②优先选择上臂式

市面上有腕式、上臂式和手指血压计几类血压计,建议优先选择上臂式。

腕式血压计小巧便携,不必脱去袖子也能测量,对于经常出行或者寒冷地区的人是个不错选择。

但多数人在使用腕式血压计时,不能将血压计与心脏齐平,增大了误差。即便规范使用,腕式的可靠性也比上臂式略逊一筹。

市面上还有一种手指血压计,手指的血管很细,张力变化的影响因素很多,测量的结果不够稳定准确,故不建议选择。

“最佳血压值”出炉!血压控制在这个数,死亡风险大大降低!这样运动,不吃药也能降压~

③认准血压计规格

建议选择标注了,通过欧美认证的ESH、AAMI 或BHS 字样的血压计。

此外,电子血压计需要每年校准一次,厂商应该能够提供校准服务。

2

量血压姿势要正确

①在测血压前20分钟保持情绪平静,避免摄入如烟、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②坐下来,将手臂平放在桌子上,使上臂的高度与心脏大致平齐;

③袖带下缘与肘横纹之间的距离以两指为宜,袖带的松紧程度以能放入一根手指为宜。

“最佳血压值”出炉!血压控制在这个数,死亡风险大大降低!这样运动,不吃药也能降压~

3

正确记录血压

每间隔1~2分钟测量一次血压,连续测3次,选其中2次比较接近的血压取平均值(差距在5mmhg以内)

【小贴士】

对初诊高血压患者、治疗早期或虽经治疗但血压尚未达标者,或血压不稳定者,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连续测量家庭血压7天,取后6天血压平均值。

对血压控制平稳且达标者,可每周自测1~2天血压,早晚各1次。

3

血压值控制不好?

试试这些降压妙招

如果你的血压值居高不下或者波动明显、控制不好,除了在医师指导下规范治疗,平时也可以多做做以下3件事,或许能更有帮助:

1

这个最降压的运动,劝你常做

国际权威期刊《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研究中,分析了1990-2023年期间发表的270项试验,纳入了共15827名受试者,研究人员在对比常见的运动后发现,等长运动降血压的效果竟然是最好的!

“最佳血压值”出炉!血压控制在这个数,死亡风险大大降低!这样运动,不吃药也能降压~

等长运动又称为等长性肌肉收缩运动,是一种运动形式,它仅涉及肌肉的静态收缩,而关节角度却没有变化。

看起来可能比较难懂,但可可今天也带来了两个常见的等长运动,大家可以直接跟着做:

①平板支撑

俯卧,双肘弯曲支撑在地面上,脚尖踩地,身体离开地面,躯干伸直,头部、肩部、胯部和踝部保持在同一平面,尽可能地保持。

“最佳血压值”出炉!血压控制在这个数,死亡风险大大降低!这样运动,不吃药也能降压~

一般每天2次,每次3组,组与组之间可间隔2~3分钟。

②靠墙蹲

首先找一面墙,背部紧贴墙面,缓缓蹲下,膝盖弯曲至90°。双手放在膝盖上,臀部不要低于膝盖,下蹲后要保持不动。女士双脚并拢,男士可以双脚微微敞开。

“最佳血压值”出炉!血压控制在这个数,死亡风险大大降低!这样运动,不吃药也能降压~

每天饭后都可以蹲一蹲,一开始大概只能坚持几秒种,坚持不住不必要硬撑,老人应该在身边放置一个板凳,感到疲惫时可以坐下。

2

收好权威降压食谱

专家曾在大医生节目中带来一份专为中国人设计的心脏健康饮食食谱,应用这种健康饮食的志愿者,4周的时间,收缩压下降了10mmHg。

“最佳血压值”出炉!血压控制在这个数,死亡风险大大降低!这样运动,不吃药也能降压~

那具体这份食谱是怎样的呢?

【早餐】1袋牛奶(300ml)+1个鸡蛋++1片全麦面包+1小把坚果+1个水果,坚果中含有丰富的钾、镁,对血压有一定的降低作用;

【午餐】2两瘦肉(红肉、白肉各1两)+半斤蔬菜+1两主食(米饭)+1两粗粮(土豆、山药),粗粮含有丰富的钾元素;

【晚餐】2两海产品+2两豆制品+半斤蔬菜+1两主食或粗粮。

“最佳血压值”出炉!血压控制在这个数,死亡风险大大降低!这样运动,不吃药也能降压~

注意:烹调方式推荐蒸、煮、拌等,减少油脂摄入。

3

掐一掐帮助稳血压

将外耳廓纵向对折,折叠后最高处的尖端,称为耳尖穴,其可以泻横膈往上部位的火,辅助缓解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头晕目眩、失眠多梦等症状。

平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的指甲掐耳尖穴,出现放射性疼痛后坚持3~5秒,然后放松,两个耳朵每侧做10~20次,有助于平稳血压、安神助眠。

【注意】此方法仅为辅助作用,高血压患者仍需遵医嘱用药。

来源:我是大医生官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1 1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高血压每天几点吃降压药最合适?一文揭晓答案
...响睡眠。血压控制失败:如果在需要严格控制血压的时间不吃药,血压可能会升高,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如果不按时服用长效的ACEI或ARB类药物,可能会导致血压波动,使治疗效果不
2023-03-11 21:33:00
一旦确诊高血压就必须吃药吗?低压高更危险吗?
...赶紧吃药降下来,还有的人根本不当回事,即使很高了也不吃药,这些做法都是不对的。心血管医生告诉您,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开始吃药的时间。高压高和低压高见于不同的人群,低压高
2024-05-21 13:53:00
专家透露:只要血脂没超过这个值,不要过量吃药,别自己唬自己
...并根据个人情况决定是否用药,对于血脂超过7或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等风险因素的人群,药物干预可能是必要的。不同于轻微血脂偏高的情况,这类人群更需要遵医嘱规范用药,但对于血脂没有超
2024-11-15 11:13:00
上海医大:只要血压没超过这个值,不要频繁吃药,别自己吓自己
...0/90 mmHg左右,但并没有其他明显病症或风险因素,可以先不吃药。这个情况下的“高血压”并不等于疾病,而是给身体发出的预警。要注意,血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吃药不是为了短
2024-11-14 13:48:00
“高血压疫苗”要来了?以后就可以不吃降压药了吗?听医生怎么说
王大妈是一位高血压患者,几年前体检时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但幸运的是,她的血压并不太高,医生说暂时不需要吃药,只要注意饮食和运动,就能保持血压稳定。王大妈也很自觉地遵守医嘱,平时多吃
2024-03-16 14:31:00
高血压假如不吃药,可通过饮食和运动降低吗?一文了解下
...加想要在不服药的情况下实现降压的目的,那么高血压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日常的饮食和运动实现吗?给您具体分析一下。需要肯定的是,饮食控制和增加运动是可以帮助控制血压,因为高
2022-12-24 17:24:00
为何年轻人很少高血压,到老了就会血压高
...,并咨询医生的建议,以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生。三、不吃药可以让血压降低么?当血压升高时,根据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采取非药物治疗方法来降低血压。虽然不吃药无法直接降低血压,
2023-06-16 14:28:00
天天吃降压药,会对肾、肝造成损伤吗?一文揭晓答案
...药罐子,于是他开始注意清淡饮食,不抽烟、不喝酒,也不吃药。没多久,有一天老胡因为头晕住进了医院,医生说他的血压还是过高,150/90mmHg,必须要服药。于是老胡开始遵医嘱服
2023-02-08 21:51:00
高血压的“死对头”,这些方法不打针,不吃药,血压还一降一个准
...建议少喝饮料。高血压的“死对头”,这些方法不打针,不吃药,血压还一降一个准1.进行锻炼现代社会,我们的整个生活工作状态都发生了变化,很多的工作都是用脑的而不是用力气的,而且各
2024-02-07 18:4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科普 | 菏泽市妇幼保健院:无症状≠无风险,胃肠镜筛查不可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虹 通讯员 孟祥超“没感觉、不难受,干嘛要做胃肠镜?”“听说胃肠镜很难受,想想就害怕...”“等有症状了再说吧
2025-10-09 13:13:00
2025年褪黑素十大品牌综合评测:科学助眠与神经修复产品排名与深度推荐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受睡眠障碍困扰的人群比例正逐年攀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快速入睡”的短期解决方案
2025-10-09 10:28:00
科学抗衰新纪元!2025年度十大NAD+补充产品推荐与选购指南
随着生命科学的研究不断深入,衰老不再被视为一个模糊、不可抗拒的自然过程,而是可以在细胞和分子层面被认知、测量并干预的生物学现象
2025-10-09 10:30:00
双节赖氨酸热销款闭眼入,孩子长高增高挑食选它
家长群里常能看到 “花几百块买的儿童赖氨酸,孩子吃半年没长高还喊胃不舒服” 的吐槽。市面上儿童赖氨酸品牌超 150 个
2025-10-09 10:31:00
假期不宅家丨莫负好“食”光!这个假期,我和河北美食有个“约会”→
8月13日,沧州市民在0317火锅鸡正达店就餐。河北日报记者董昌摄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个假期一定要专门留一天给美食走出家门
2025-10-08 08:30:00
今日寒露,健康养生注意这些→
大河网讯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天气由凉转寒,露水渐浓,昼夜温差增大。此时养生应注重“防燥、保暖”,以顺应自然规律,增强体质
2025-10-08 21:07:00
今天8时41分,福州正式进入……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今天8时41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
2025-10-08 09:37:00
本草茶饮飘香武当,健康理念“圈粉”中外游客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柴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武当山景区内外,数家以“本草茶饮”为特色的体验店,以其独特的健康理念与清新口感
2025-10-07 17:40: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介入治疗技术怎么样?
宫颈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防治工作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手术与放化疗之外,微创、精准的介入治疗
2025-10-07 18:04:00
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中西汇通,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诊疗观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西方医学虽然占据主流地位,但中医药学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独特价值与临床潜力,仍有待深入挖掘。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
2025-10-07 18:05:00
素颜霜选对不浪费!五大高性价比品牌,学生党也能入
在日常美妆护理中,众多女性正受困于素颜霜选择难题:早八通勤想快速提亮却怕假面感;敏感肌换季泛红时,既想遮盖瑕疵又担忧成分刺激
2025-10-07 18:05:00
痔疮膏怎么选?2025年痔疮护理膏7款权威推荐:细分场景精准适配
《2025 中国肛周健康消费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痔疮患病人群突破 6.1 亿,25-50 岁群体占比 85%,细分场景痛点显著
2025-10-06 23:03:00
四川友谊医院:为不同病情患者制定更贴合实情的诊疗方案
针对肺癌、宫颈癌治疗“分期不同、需求各异”的痛点,四川友谊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依托多学科协作、尖端设备与个性化方案
2025-10-06 23:04:00
津力达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助力糖尿病的“防”与“控”
近年来,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攀升,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明确推荐津力达颗粒用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
2025-10-06 23:06:00
节日餐桌鲜味足 时令蔬菜扎堆上市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养生美味上餐桌、“药食同源”受青睐、火锅食材花样多。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厦门各种秋季时令蔬菜丰富“菜篮子”
2025-10-06 08:50:00